管道支撑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9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49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管道作业的作业性良好的管道支撑工具。管道支撑工具(10)具有:螺丝扣(20),具有基部(21)以及拧紧片(22、23),带片(30),具有安装于拧紧片(22)的悬吊部(31)以及支撑管道(P)的周面的一部分的支撑部(32),带片(40),具有安装于拧紧片(23)的悬吊部(41)以及支撑管道(P)的周面的其他部分的支撑部(42),以及螺栓(60)和螺母(70),将形成于拧紧片(22、23)以及悬吊部(31)的圆孔及形成于悬吊部(41)的长孔(41a)插通并将它们紧固;在悬吊部(41)上设置有抵接片(43)以及倾斜片(44),抵接片(43)在拧紧片(22、23)以及悬吊部(31)被紧固的状态下与拧紧片(23)抵接,倾斜片(44)从抵接片(43)的上部向上方且从拧紧片(23)离开的方向延伸,长孔(41a)从抵接片(43)起延续至倾斜片(44)而形成。斜片(44)而形成。斜片(44)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管道支撑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建筑物等构造物来对管道进行支撑的管道支撑工具。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安装于建筑物等构造物(如“与土木、建筑相关的设计的基本”(国土交通省)所定义的那样,在本申请中,“构造物”用作“具有作为目的的功能,意图对作用进行抵抗而人为地构筑的结构”。)来对管道进行支撑的管道支撑工具,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管道支撑工具。
[000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管道支撑工具(管道吊挂带),具有:螺丝扣(turnbuckle),第一支撑构件(管道临时放置用的带片),具有安装于螺丝扣的第一安装部(吊片)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部的下方并支撑管道的周面的第一支撑部(弯曲片),第二支撑构件(管道按压用的带片),具有安装于螺丝扣的第二安装部(吊片)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部的下方并支撑管道的周面的第二支撑部(弯曲片),以及螺栓,将分别形成于螺丝扣、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螺栓孔)插通,并将螺丝扣、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与螺母一同拧紧;在第一支撑构件以及第二支撑构件上配置有构成直径比弯曲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的内径大的圆弧部的大径部位,通过防止螺栓以及螺母在拧紧时出现滑动的可能性,尽可能高地确保管道作业的作业效率并且能够将管道稳定且可靠地套嵌保持。
[0004]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管道支撑工具,具有:螺丝扣,第一支撑构件(带部),具有安装于螺丝扣的第一安装部(支撑片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安装部的下方并支撑管道的周面的第一支撑部(管道抱持部),第二支撑构件(带部),具有安装于螺丝扣的第二安装部(支撑片部)以及设置于第二安装部的下方并支撑管道的周面的第二支撑部(管道抱持部),以及螺栓,将分别形成于螺丝扣、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螺栓孔)插通,并将螺丝扣、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与螺母一同拧紧;在第一支撑构件的末端部安装有一端利用组装机构或者铰链机构连结的开闭构件,在第二支撑构件上设有供开闭构件的另一端钩挂的钩挂机构,第一支撑构件以及第二支撑构件通过在第一安装部或第二安装部的至少一方配设弹性构件而以按压状态安装于螺丝扣,由此,螺栓、螺母的旋松、紧拧作业极少或不需要,因而提高了管道抱持安装时的操作性。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

21464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2453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管道支撑工具中,在进行管道作业时,作业人员将管道临时放置在第一支撑构件(管道临时放置用的带片),但此时,通过使第二支撑构件(管道
按压用的带片)绕螺栓的轴转动而用一方的手进行按压,从而在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确保间隙,在此基础上,必须穿过该间隙并用另一方的手临时放置管道,在作业性方面还有改良的余地。
[0011]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管道支撑工具中,在进行管道作业时,作业人员不需要持续按压开闭构件,但必须使第一支撑构件以及第二支撑构件扩开来将管道嵌入(参照同一专利文献的图3),在由多个管道支撑工具支撑一个管道的情况下的作业性未必良好,在第一安装部或第二安装部配设弹性构件的结构存在因部件数量、组装工时增加而不优选的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且管道作业的作业性良好的管道支撑工具。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管道支撑工具具有:螺丝扣,具有安装于构造物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对置片,第一支撑构件,具有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以与所述一对对置片中的第一对置片抵接的方式安装,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方,支撑管道的周面的一部分,第二支撑构件,具有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以与所述一对对置片中的第二对置片抵接的方式安装的,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方,支撑所述管道的周面的其他部分,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卡合,以及紧固构件,插通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紧固;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抵接片以及倾斜片,所述抵接片在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被紧固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对置片抵接,所述倾斜片从所述抵接片的上部向上方且从所述第二对置片离开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从所述抵接片起延续至所述倾斜片而形成。
[0015]根据该管道支撑工具,在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抵接片以及倾斜片,该抵接片在第一对置片、第二对置片、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被紧固的状态下与第二对置片抵接,该倾斜片从抵接片的上部向上方且从第二对置片离开的方向延伸,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从抵接片起延续至倾斜片而形成,所以在进行管道作业时,作业人员以使紧固构件在插通孔中相对地从抵接片侧向倾斜片侧移动的方式抬起第二支撑构件,不使抵接片而使倾斜片与第二对置片抵接,由此能够在使第二支撑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构件打开的状态下直接将管道放入管道支撑工具的内部,在进行管道作业时,作业人员无需持续按压第二支撑构件。而且,该作业与以往的管道支撑工具相比,不特别增大部件数量、组装工时就能够实现,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管道支撑工具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管道作业的作业性良好。
[0016]优选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与所述第一对置片抵接的部分以及所述抵接片在上下方向的尺寸相同或大致相同,由此,能够防止在紧固构件的紧固时螺丝扣倾斜的情况。
[0017]优选所述紧固构件由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螺栓插通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各插通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结合,此时,若所述第一对置片以及所述第二对置片能够相对于所述基部弹性变形,在所述螺栓或所述螺母上设置有防脱部,该防脱部以即使将所述螺母相对于所述螺栓拧松也维持所述
第一对置片以及所述第二对置片的弹性变形的方式对所述螺母进行防脱,则可防止螺母的脱落,并且在使倾斜片抵接于第二对置片而使第二支撑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构件打开的状态(临时施工时)下,从第一对置片向第一支撑构件施加弹力,从第二对置片向第二支撑构件施加弹力,能够抑制第一支撑构件以及第二支撑构件的晃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管道作业的作业性。
[0018]另外,此时,若在所述第一安装部或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凹部,该凹部将所述螺母的至少一部分以临时固定于所述螺栓的状态收纳,则在螺母被完全拧紧前的临时固定状态下,即使作业人员为了调整管道的位置而移动管道,伴随于此,第二支撑构件相对于第一支撑构件上下偏移,至少一部分被收纳于凹部的螺母也钩挂于凹部,抑制其上下的偏移,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管道作业的作业性。
[0019]进而,也可以在所述第一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管道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螺丝扣,具有安装于构造物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向下方延伸的一对对置片,第一支撑构件,具有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以与所述一对对置片中的第一对置片抵接的方式安装,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方,支撑管道的周面的一部分,第二支撑构件,具有第二安装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以与所述一对对置片中的第二对置片抵接的方式安装,所述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下方,支撑所述管道的周面的其他部分,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卡合,以及紧固构件,插通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并将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紧固;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抵接片以及倾斜片,所述抵接片在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被紧固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对置片抵接,所述倾斜片从所述抵接片的上部向上方且从所述第二对置片离开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插通孔从所述抵接片起延续至所述倾斜片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与所述第一对置片抵接的部分以及所述抵接片在上下方向的尺寸相同或大致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道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构件由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螺栓插通所述第一对置片、所述第二对置片、所述第一安装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各插通孔,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结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撑工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杏介米田守
申请(专利权)人:日荣樱天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