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61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32
用户装置具有:发送部,其向基站装置发送包含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1消息;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用于进行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竞争解决的第2消息;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所涉及的参数,决定所述第1消息中所包含的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尺寸。享信道的传输块尺寸。享信道的传输块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及基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后继系统即NR(New Radio)(也称为“5G”)中,研究了作为要求条件而满足大容量的系统、高速的数据传输速度、低延迟、多个终端的同时连接、低成本、省电等的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
[0003]在NR中,与LTE同样地,为了进行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间的同步建立或者调度请求,而执行随机接入。随机接入过程有竞争型随机接入(CBRA:Contention based random access)过程和非竞争型随机接入(CFRA: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过程这两种(例如非专利文献2)。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非专利文献
[0006]非专利文献1:3GPP TS 38.300 V15.5.0(2019

03)
[0007]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8.321 V15.5.0(2019

03)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NR无线通信系统的竞争型随机接入过程中,除了以往的4步随机接入过程以外,还研究了使用MsgA和MsgB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在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需要决定用于发送除了MsgA的随机接入前导码以外的数据部分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TBS(Transport Block Size:传输块尺寸)。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决定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消息的尺寸。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2]根据所公开的技术,提供一种用户装置,该用户装置具有:发送部,其向基站装置发送包含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1消息;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用于进行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竞争解决的第2消息;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所涉及的参数,决定所述第1消息中所包含的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尺寸。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所公开的技术,能够决定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使用的消息的尺寸。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
[0016]图2是用于说明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1)的时序图。
[0017]图3是用于说明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2)的时序图。
[0018]图4是用于说明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的时序图。
[0019]图5是用于说明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的时序图。
[0020]图6是示出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2的示例的图。
[0021]图7是示出4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4的示例的图。
[0022]图8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0023]图9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随机接入过程的示例的时序图。
[0024]图10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0025]图1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一例的图。
[0026]图1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基站装置10或者用户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是一例,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2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在进行工作时,可适当地使用现有技术。该现有技术例如是现有的LTE,但不限于现有的LTE。此外,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LTE”具有包含LTE

Advanced以及LTE

Advanced以后的方式(例如NR)的广泛含义。
[0029]此外,在以下所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使用在现有的LTE中使用的SS(Synchronization signal:同步信号)、PSS(Primary SS)、SSS(Secondary SS)、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等用语。这是为了便于说明,也可以将与它们同样的信号、功能等称作其他的名称。此外,NR中的上述术语对应于NR

SS、NR

PSS、NR

SSS、NR

PBCH、NR

PRACH等。但是,即使是在NR中使用的信号,也不一定明记为“NR
‑”

[0030]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双工(Duplex)方式可以是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方式,也可以是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方式,或者还可以是除此以外(例如,灵活双工(Flexible Duplex)等)的方式。
[0031]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设定(Configure)”无线参数等可以是预先设定(Pre

configure)预定的值,也可以设定从基站装置10或者用户装置20通知的无线参数。
[0032]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装置10和用户装置20。图1中分别示出1个基站装置10和1个用户装置20,但这仅为示例,可以分别具有多个。
[0033]基站装置10是提供1个以上的小区并与用户装置2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装置。无线信号的物理资源是通过时域和频域定义的,时域可以通过OFDM码元数量来定义,频域可以通过子载波数量或者资源块数量来定义。基站装置10向用户装置20发送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同步信号例如是NR

PSS和NR

SSS。系统信息例如通过NR

PBCH被发送,也称为广播信息。如图1所示,基站装置10通过DL(Downlink:下行链路)向用户装置20发送控制信号或者数据,通过UL(Uplink:上行链路)从用户装置20接收控制信号或者数据。基站装置10和用户装置20均能够进行波束成型而进行信号的收发。此外,基站装置10和用户装置20均能够将
基于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的通信应用于DL或者UL中。此外,基站装置10和用户装置20均能够经由基于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的SCell(Secondary Cell:副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户装置,其中,所述用户装置具有:发送部,其向基站装置发送包含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的第1消息;接收部,其从所述基站装置接收用于进行2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竞争解决的第2消息;以及控制部,其根据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所涉及的参数,决定所述第1消息中所包含的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与所述基站装置之间的通信所涉及的参数包括如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无线质量、上行链路发送功率、调制所涉及的信息、编码所涉及的信息、与MIMO即多输入多输出有关的参数、发送的数据尺寸以及与QoS有关的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在重新发送所述第1消息时或者在通过4步随机接入过程重新发送所述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比上次发送所述第1消息时使用的传输块尺寸小的传输块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装置,其中,所述接收部接收所述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块尺寸的多个候选以及与各所述候选关联的下行链路无线质量的阈值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原知也内野徹高桥秀明王理恵侯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