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和选站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2539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9
本申请涉及变形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和选站方法,可实现多站点资源的最佳选站匹配,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变形监测解算服务。该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包括:确定监测站周围预设范围内M个基站;根据各基站的数据质量评分、高程差评分和地形地貌评分以及各评分项的初始权重系数建立选站模型并计算各基站的初始评分;将各基站根据初始评分进行排序并确定N个优选基站的初始序列;分别基于N个优选基站对监测站进行定位解算;根据解算结果对N个优选基站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序列;当初始序列和目标序列不同时,调整选站模型中各评分项的权重系数以使得根据调整权重系数后的选站模型得到的评分的新序列和目标序列相同。和目标序列相同。和目标序列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和选站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变形监测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和选站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过庞大的地面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地基增强定位服务,同时基于数量众多的地面实体站通过SGR技术加密生成数量庞大仿真站点。用户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服务区域将有大量站点资源可供选择,如地基基准站点、自建站点、仿真站点。不同基站服务能力具有差别,如用户自建站点,一般是为项目专门建设,通常可以保证较短的基线距离,因此其服务能力一般会优于距离较远的地基基准站点。再如地基基准站点和仿真站点对比,地基基准站点通常会有很高的建站标准,同时会具备较高的运维保障能力,其稳定性和数据质量都要高于仿真站点。此外,即使同类基站同等基线,因其所处空间位置不同,与监测站之间的高差等空间一致性也有差异,所具备的服务能力也会有差异。
[0003]传统的变形监测服务一般按基线距离进行选站,仅考虑基站距离远近,未考虑不同基站类型情况下不同基站服务能力的差异情况,这可能导致自动选站选到距离近但服务能力较差的基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其中,所述选站模型用于预设区域的基站选站,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确定监测站周围预设范围内的M个基站,其中M≥2;根据各基站的数据质量信息确定每个基站的数据质量评分,根据各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监测站的位置信息确定每个基站相对于所述监测站的高程差评分,以及根据各基站的位置信息和地图信息确定每个基站的地形地貌评分;根据所述数据质量评分、所述高程差评分和所述地形地貌评分以及各评分项的初始权重系数建立选站模型并计算各基站的初始评分;将各基站根据初始评分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选取排序在先的N个优选基站,所述N个优选基站的排序为初始序列,其中,2≤N≤M;分别基于所述N个优选基站对监测站进行定位解算得到定位解算结果,其中所述定位解算结果包括定位精度和定位结果可用率;根据所述定位解算结果的定位精度和/或定位结果可用率对所述N个优选基站进行排序得到目标序列;当所述初始序列和所述目标序列不同时,调整所述选站模型中各评分项的权重系数,以使得所述N个优选基站根据所述数据质量评分、所述高程差评分和所述地形地貌评分以及所述各评分项的调整后的权重系数得到的评分的调整后序列和所述目标序列相同。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选站模型中各评分项的权重系数,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初始序列中排序最先的基站的初始评分中占比最大的优势评分项,单次或多次降低所述优势评分项的权重系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基站的数据质量评分、高程差评分和地形地貌评分的初始权重系数均为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监测站周围预设范围内的M个基站,进一步包括:确定监测站周围预设范围内的所有S个基站,其中S≥M;将所述所有S个基站按照“自建站类型优于地基基准站类型,地基基准站类型优于仿真站点类型”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并且对于相同类型的基站按照基线距离从短到长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从S个所述基站中选取排序在先的所述M个基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模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M=3,N=2。6.一种基于地基增强系统的选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预设区域的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响苏杰许允波
申请(专利权)人: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