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模式配置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模式配置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5G作为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主要技术,具有支持超宽带、大连接等技术特征。目前在无线网络架构上,基站侧采用基于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和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单元)的架构。CU和DU之间采用F1接口来传输控制面和用户面的信息,其中CU实体主要负责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和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层的协议功能,而DU实体主要负责物理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层功能,并由部分RRC层ASN.1的编解码功能。根据目前协议规定,基站的物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模式的配置方法,所述配置方法由第一基站执行,包括:第一基站集中单元的控制面实体在接收到用户终端上报的测量信息后,根据所述用户终端的终端能力和所述第一基站集中单元的用户面实体支持的连接模式,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到第二基站后能够采用的连接模式,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所述控制面实体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辅基站添加请求后,根据所述辅基站添加请求中包括的第一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用户面实体进行承载配置,根据配置结果生成第二承载配置信息,并指示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所述第二承载配置信息进行承载配置更新;所述控制面实体根据所述用户面实体的承载配置更新结果生成第一接入配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接入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所述控制面实体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的第三承载配置信息生成用于对所述用户面实体进行承载配置的第四承载配置信息,并指示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所述第四承载配置信息进行承载配置更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切换到所述第二基站后能够采用的连接模式包括:在所述用户终端仅支持单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单连接;在所述用户终端支持双连接、且所述用户终端选择的公共陆地移动网所对应的用户面实体的核心网连接能力为支持5G核心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与所述第二基站仅建立单连接;在所述用户终端支持双连接、且所述用户终端选择的公共陆地移动网所对应的用户面实体的核心网连接能力为支持演进的分组核心网和5G核心网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面实体根据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与所述第二基站建立单连接,或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切换请求包括所述第二基站的地址信息和切换辅助信息,其中所述切换辅助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第一核心网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的下一代应用协议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与所述第二基站仅能建立单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切换请求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测量结果;在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能够与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建立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切换请求中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测量结果,和与所述第二基站所使用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测量结果;在所述切换原因是演进的分组系统回落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面实体所述切换请求中不包括测量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测量结果包括测量小区的标识,以及与所述测量小区的标识相关联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信号强度包括长期演进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新空口小区的同步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信号质量包括长期演进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或新空口小区的同步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中的至少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面实体向第二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包括:所述控制面实体通过与所述第一基站相对应的第一核心网、以及与所述第二基站相对应的第二核心网,将所述切换请求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面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配置信息对所述用户面实体进行承载配置包括:所述控制面实体在根据所述下一代应用协议标识判断所述用户终端已在所述第一基站配置上下文、并正执行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判断在所述第一基站的承载中,是否包括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相匹配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其中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服务质量信息与所述相匹配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的服务质量信息相同;若存在与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相匹配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则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在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需要保持在所述用户面实体中,并建立所述控制面实体与所述相匹配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的映射关系;若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没有相匹配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则所述控制面实体确定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在所述用户终端在切换后需要删除;若所述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没有相匹配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则为所述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添加相匹配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面实体指示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所述第二承载配置信息进行承载配置更新包括: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一承载上下文修改请求;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修改请求中包括的第二承载配置信息进行相应的承载配置更新,并停止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承载配置信息包括需要删除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信息、需要修改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信息和需要添加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其中所述需要删除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信息包括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和挂起操作指示,所述需要修改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信息包括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与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具有映射关系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和对应的承载类型,所述需要添加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信息包括需要添加的演进的无线接入承载标识和对应的服务质量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置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面实体进行相应的承载更新操作后,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第一承载上下文修改响应,所述第一承载上下文修改响应包括成功添加的承载列表,成功删除的承载列表,成功修改的承载列表或无法成功接纳的成功列表中的至少一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所述控制面实体将所述第一接入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所述控制面实体将所述第一接入配置信息封装在无线资源控制容器中,并通过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接口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一接入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实体成功添加的承载列表,成功删除的承载列表,或无法成功接纳的成功列表中的至少一项。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方法,其中,指示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所述第四承载配
置信息进行承载配置更新包括:所述控制面实体向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第二承载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森,孙震强,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