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方法以及多电极芯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421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09:24
一种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方法以及多电极芯片。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装置包括毛细管,注射泵、进样装置,两个以上富集分离电极;所述毛细管一端连接检测装置,一端为毛细管进入口;所述毛细管进入口连接注射泵和进样装置;所述富集分离电极分布在所述毛细管上;通过调节施加在所述富集分离电极上的直流电压形成离子阱,实现对所述毛细管内液相离子混合物的富集分离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多电极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方法可以实现液相离子的富集,精确控制混合物的分离和释放,液相离子控制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且更便于与检测装置兼容。兼容。兼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方法以及多电极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相离子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涉及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方法以及多电极芯片。

技术介绍

[0002]质谱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痕量物质的检测。为了获得高精度,质谱往往在真空条件下分析离子,而生物大分子通常需要在液体环境下才能维持构象和生物活性。因此现有的质谱在分析生物大分子时存在局限性,另外目前质谱对于复杂样品中超痕量物质的检测也存在一定局限,样品中各组分在离子源中发生电离,生成不同质荷比的离子,以离子束的形式进入质量分析器,待测组分之间、待测组分与杂质之间会产生离子化竞争,使得低丰度、离子化效率低的组分不易被检出。目前已经开发了一些待测组分分离装置,但是现有的方案不能实现液相离子富集,在毛细管两侧施加直流电压,样品分离效果、操作灵活性、灵敏度都比较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方法以及多电极芯片,以便进一步减少离子化竞争,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一端连接检测装置,另一端为毛细管进入口;注射泵,所述注射泵连接毛细管进入口,用于把缓冲液注入所述毛细管进入口;进样装置,所述进样装置连接毛细管进入口,用于向毛细管进入口输入液相离子样品;两个以上富集分离电极,所述富集分离电极分布在所述毛细管上,用于向毛细管施加直流电压,通过在所述电极设置可调节直流电压,在电极间形成和所述毛细管中液相离子样品流动方向相同或是相反的电场,调节电场强度和液体流速实现不同液相离子样品的富集和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还包括进样阀,所述注射泵、进样装置通过所述进样阀连接毛细管进入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阀内还设置对进样体积精确控制的定量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富集分离电极为四个电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还包括多通阀,所述电极通过所述多通阀连接毛细管。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所述进样装置为进样泵或是进样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液相离子富集分离的装置,所述毛细管为石英毛细管、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雨张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聂尔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