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6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包括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上保层、硬化层、PET层、能够进行光热双固化的光学胶层、TPU层、硅胶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上保层固定在硬化层的上表面,硬化层固定在PET层的上表面,光学胶层固定在PET层的下表面,所述TPU层固定在光学胶层的下表面,硅胶压敏胶层固定在TPU层的下表面,离型膜层固定在硅胶压敏胶层的下表面;优点是不需要定制不同规格的弯曲成型模具,在裁切制片、定位覆膜和紫外灯UV固化后,即完成曲面屏手机保护膜成型,可满足不同弧度曲面屏手机的贴合要求,此外UV固化工艺温度低、自动化程度高,使保护膜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通讯工具和娱乐工具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手机屏幕很容易被刮伤或者碎裂,为了保护手机的美观和使用手感,往往会在手机屏幕上面贴一层保护膜。传统的保护膜通常为PET单层膜、PET+TPU结构膜、自修复膜以及钢化膜等。
[0003]随着智能手机设计的不断创新,市场上出现了曲面屏手机。为增加手机用户的感官体验和手持感,曲面屏手机的屏幕曲率由初始的2.5D逐渐过渡到3D甚至是3.5D。
[0004]现有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通常为多层结构,但是一般只能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进行弯曲成型。故此,现有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曲面屏手机尺寸,定制不同规格的弯曲成型模具,在成型工艺中需要工作人员不停的完成覆膜、热压、脱模等工序,虽然经热压成型后处理后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尺寸与曲面屏手机完全匹配,但是其成型工艺复杂,以致整体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该曲面屏手机保护膜不需要根据不同的曲面屏手机尺寸,定制不同规格的弯曲成型模具,仅需通过裁切制片、定位覆膜和紫外灯UV固化,即完成曲面屏手机保护膜成型,此外UV固化工艺温度低、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脱模,无需热压高温作业,使曲面屏手机保护膜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包括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上保层、硬化层、PET层、能够进行光热双固化的光学胶层、TPU层、硅胶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的上保层固定在所述的硬化层的上表面,所述的硬化层固定在所述的PET层的上表面,所述的光学胶层固定在所述的PET层的下表面,所述TPU层固定在所述的光学胶层的下表面,所述的硅胶压敏胶层固定在所述的TPU层的下表面,所述的离型膜层固定在所述的硅胶压敏胶层的下表面。
[0007]所述的上保层的厚度为30

120μm。
[0008]所述的硬化层的厚度为2

4μm。
[0009]所述的PET层的厚度为10

100μm。
[0010]所述的光学胶层为大分子双网络聚合体,其厚度为10

100μm。
[0011]所述的TPU层的厚度为20

100μm。
[0012]所述的硅胶压敏胶层的厚度为5

40μm。
[0013]所述的离型膜层为氟素离型膜,其厚度为25

100μ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上保层、硬化层、PET层、能够进行光热双固化的光学胶层、TPU层、硅胶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构建曲面屏手机保护膜,上保层固定在硬化层的上表面,硬化层固定在PET层的上表面,光学胶层固定在PET层的下表面,所述TPU层固定在光学胶层的下表面,硅胶压敏胶层固定在TPU层的下表面,离型膜层固定在硅胶压敏胶层的下表面,由于TPU层没有极化角度,在任何方向的光通量都是一样的,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极化角度的PET层,可保证曲面屏手机指纹解锁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由于能够进行光热双固化光学胶的存在,该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在裁切制片、定位覆膜和紫外灯UV固化成型后,可满足不同弧度曲面屏手机的贴合要求,同时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在曲面屏手机屏幕上贴合后,通过UV成型固化增加了保护膜的硬度,能够有效保护曲面屏手机屏幕避免划伤和其他冲击,另外硅胶压敏胶层使得保护膜与曲面屏手机屏幕贴合得更加牢固,解决了普通胶水贴合曲面屏手机屏幕容易翘起的问题,且采用硅胶压敏胶层贴合时的排泡性优良,由此本技术不需要根据不同的曲面屏手机尺寸,定制不同规格的弯曲成型模具,且UV成型工艺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脱模,无需热压高温作业,使保护膜整体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包括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上保层1、硬化层2、PET层3、能够进行光热双固化的光学胶层4、TPU层5、硅胶压敏胶层6和离型膜层7,上保层1固定在硬化层2的上表面,硬化层2固定在PET层3的上表面,光学胶层4固定在PET层3的下表面,TPU层5固定在光学胶层4的下表面,硅胶压敏胶层6固定在TPU层5的下表面,离型膜层7固定在硅胶压敏胶层6的下表面。
[0018]本实施例中,上保层1贴覆在硬化层2的上表面,用于保护硬化层2,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硬化层2被刮伤或者破坏,上保层1的厚度为75μm。硬化层2的厚度为3μm。PET层3为双向拉伸的高分子聚合物,厚度为27μm。光学胶层4为大分子双网络聚合体,其厚度为35μm。TPU层5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制成,通过辊轮贴合的方式贴覆在光学胶层4下表面,为软质透明状态,其厚度为20μm。硅胶压敏胶层6为透明硅胶材质,用于粘结曲面屏手机屏幕,硅胶压敏胶层6的厚度为11μm。离型膜层7为氟素离型膜,用于避免硅胶压敏胶层6在使用前沾到其他异物,影响粘结效果,其厚度为55μm。
[0019]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上保层1的厚度为100μm。硬化层2的厚度为2μm。PET层3的厚度为10μm。光学胶层4的厚度为20μm。TPU层5的厚度为50μm。硅胶压敏胶层6的厚度为7μm。离型膜层7的厚度为100μm。
[0020]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上保层1的厚度为30μm。硬化层2的厚度为3μm。PET层3的厚度为75μm。光学胶层4的厚度为80μm。TPU层5的厚度为60μm。硅胶压敏胶层6的厚度为15μm。离型膜层7的厚度为75μm。
[0021]本技术的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在制备时,首先在PET层3上表
面涂布硬化层2,接着成型出TPU层5,在TPU层5下表面涂布硅胶压敏胶层6,接着将离型膜层7贴覆在硅胶压敏胶层6的下表面,接着在PET层3下表面涂布光学胶层4,接着将TPU层5贴覆光学胶层4,最后将上保层1贴覆在硬化层2表面上。使用时,先将保护膜的离型膜层7剥离,然后将其硅胶压敏胶层6贴覆在曲面屏手机表面,随后放置于紫外光灯(功率50%)下照射20秒,最后将其自分离上保层1撕掉即可。
[0022]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的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分别贴在曲面屏手机上进行测试,其中,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得到的产品均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从上到下顺序层叠的上保层、硬化层、PET层、能够进行光热双固化的光学胶层、TPU层、硅胶压敏胶层和离型膜层,所述的上保层固定在所述的硬化层的上表面,所述的硬化层固定在所述的PET层的上表面,所述的光学胶层固定在所述的PET层的下表面,所述TPU层固定在所述的光学胶层的下表面,所述的硅胶压敏胶层固定在所述的TPU层的下表面,所述的离型膜层固定在所述的硅胶压敏胶层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保层的厚度为30

12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使用UV成型的曲面屏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化层的厚度为2

4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妍董红星宫载胜姚维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惠之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