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235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涉及猕猴桃果肉饮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包括机壳、第一磨盘、第二磨盘、收集槽、升降台、旋转电机和分离箱。机壳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料斗,第一进料斗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接引网,接引网的左侧倾斜设置有下料板。第一磨盘的下侧开设有与第二磨盘匹配的凹槽,第二磨盘与凹槽之间留有间隙。第二磨盘转动连接于升降台的上方,旋转电机固定在升降台的下方以驱动第二磨盘旋转。收集槽固定在升降台上,分离箱与收集槽通过导管连通,分离箱固定在机壳的外侧。第二磨盘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微微上下移动,以模仿人工揉捏的动作,以达到揉碎猕猴桃,并将种子分离出来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猕猴桃果肉饮料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猕猴桃,也称奇异果,是一种具有丰富的氨基酸与矿物质的水果。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原产于中国,20世纪早期被引入新西兰。猕猴桃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其内是呈亮绿色或黄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
[0003]目前生产猕猴桃果肉饮料的设备,在榨汁时,通过刀具直接对去皮后的猕猴桃进行破碎,种子上残留有大量果肉,不便于对种子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解决了现有生产猕猴桃果肉饮料的设备,在榨汁时,通过刀具直接对去皮后的猕猴桃进行破碎,种子上残留有大量果肉,不便于对种子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主要可以包括:机壳、第一磨盘、第二磨盘、收集槽、升降台、旋转电机和分离箱。
[0007]机壳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料斗,第一进料斗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接引网,接引网的左侧倾斜设置有下料板,下料板的右侧设置有防脱板。
[0008]第一磨盘固定在机壳的中部,第一磨盘的中部轴向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上连接有第二进料斗。第一磨盘的下侧开设有与第二磨盘匹配的凹槽,第二磨盘与凹槽之间留有间隙。
[0009]第二磨盘转动连接于升降台的上方,旋转电机固定在升降台的下方以驱动第二磨盘旋转,升降台能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
[0010]收集槽固定在升降台上,收集槽与第二磨盘同轴,收集槽围绕在第二磨盘的下部外侧,且收集槽的直径大于凹槽的直径。
[0011]分离箱与收集槽通过导管连通,分离箱固定在机壳的外侧。分离箱的上端开口,分离箱具有出料口,分离箱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导管的出口位于过滤网的上方。过滤网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限制过滤网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限位块固定于分离箱的侧壁上。
[0012]猕猴桃依次经第一进料斗、接引网、下料板、第二进料斗和下料口进入间隙内,第二磨盘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微微上下移动,以模仿人工揉捏的动作,以达到揉碎猕猴桃,并将种子分离出来的目的。被揉碎后的猕猴桃汇集于收集槽中,再进入分离箱中,以将种子从汁水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对种子进行利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磨盘的上侧中心固设有呈锥形的分散部。
[0014]分散部的设置,能使猕猴桃均匀的散布在间隙内,以在保证榨汁效果的同时,使果肉和种子能够更好地分离。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磨盘的下部外侧固设有向外凸出的导流部,导流部位于收集槽和第二磨盘之间。
[0016]导流部的设置,能够将被揉碎后的猕猴桃导入收集槽内,避免浪费。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升降机构包括圆盘、偏心轴、连接杆和驱动杆。两个驱动杆固设于升降台的下侧,两个驱动杆的附近均设置有一能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的圆盘,偏心轴固定在圆盘的边缘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偏心轴和驱动杆转动相连。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升降台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固定于机壳,导向板上开设有与驱动杆匹配的导向孔。
[0019]导向板的设置,使得驱动杆能够更好地带动升降台上移或下移。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进料斗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将猕猴头切片的切片机构。
[0021]切片机构的设置,能够先将猕猴头切成片状,以提高猕猴头的榨汁效果。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切片机构包括转动轴和切片刀。转动轴设置于下料板右部上方,且位于接引网的下方,切片刀沿转动轴的周向且等间距设置。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下料板的左侧上部活动设置有推料板,机壳上固定有用于带动推料板沿下料板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气缸。
[0024]驱动气缸和推料板的设置,能够将猕猴头推向切片刀,以提高切片效率。
[0025]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6]1.猕猴桃依次经第一进料斗、接引网、下料板、第二进料斗和下料口进入间隙内,第二磨盘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微微上下移动,以模仿人工揉捏的动作,以达到揉碎猕猴桃,并将种子分离出来的目的。被揉碎后的猕猴桃汇集于收集槽中,再进入分离箱中,以将种子从汁水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对种子进行利用。
[0027]2.分散部的设置,能使猕猴桃均匀的散布在间隙内,以在保证榨汁效果的同时,使果肉和种子能够更好地分离。
[0028]3.切片机构的设置,能够先将猕猴头切成片状,以提高猕猴头的榨汁效果。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图1中Ⅱ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3为图1中的转动轴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标:11

机壳,111

第一进料斗,112

接引网,113

下料板,114

防脱板,151

第一
磨盘,152

第二磨盘,153

收集槽,154

升降台,155

旋转电机,156

分离箱,157

下料口,158

第二进料斗,159

凹槽,161

间隙,162

导管,163

出料口,164

过滤网,165

限位块,166

分散部,167

导流部,181

圆盘,182

偏心轴,183

连接杆,184

驱动杆,185

导向板,186

导向孔,19

切片机构,191

转动轴,192

切片刀,193

推料板,194

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第一磨盘、第二磨盘、收集槽、升降台、旋转电机和分离箱;所述机壳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进料斗,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下方倾斜设置有接引网,所述接引网的左侧倾斜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右侧设置有防脱板;所述第一磨盘固定在所述机壳的中部,所述第一磨盘的中部轴向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连接有第二进料斗;所述第一磨盘的下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磨盘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磨盘与所述凹槽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磨盘转动连接于所述升降台的上方,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台的下方以驱动所述第二磨盘旋转,所述升降台能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收集槽固定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收集槽与所述第二磨盘同轴,所述收集槽围绕在所述第二磨盘的下部外侧,且所述收集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凹槽的直径;所述分离箱与所述收集槽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分离箱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外侧;所述分离箱的上端开口,所述分离箱具有出料口,所述分离箱的上端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导管的出口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过滤网的下侧设置有多个用于限制所述过滤网沿纵向移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分离箱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分离猕猴桃种子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磨盘的上侧中心固设有呈锥形的分散部。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程梁兴玉刘发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元果王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