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31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包括混合器,混合器一端固设有进浆管,进浆管与混合器之间设有喷管,喷管设在混合器内,喷管内固设有第一耐磨层,混合器内设有混合缩口,混合缩口一侧设有第二耐磨层,第二耐磨层正对喷管出口。高度流动的浆液从喷管处通入混合器中,在喷管缩口处有第一耐磨层,可以很好的承受高流速浆液对喷管的冲损,保证其长时间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高度运动的浆液在混合器内腔形成负压,粉体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混合器与高速运动的浆液混合,设置在混合器缩口混合处的第二耐磨层,能保证液体与粉料混合时不被其磨损,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器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中用于粉材与液体快速混合时,一般采用文丘里原理的液体混合器,其液体喷射管内孔流速一般大于等于45m/s,生产厂家一般提供整体耐磨铸铁或者内孔镶套,或者采用铸造复合陶瓷(氧化铝,碳化硅等)的方法。当粉体为磨砾性材质时,前者连续使用寿命不会超过一个月,后者成本昂贵,需要专门制作模具,特别是喷射管内孔小于25mm的小孔加工工艺差。
[0003]国家专利CN201420263619.7“自吸式液体混合器”仅仅涉及了液体之间的混合,在具有磨砾性的粉料与液体进行混合时,该混合器就不能很好的适用,粉料会很快的磨损混合器,降低其混合效果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解决具有磨砾性的粉料与液体混合时,混合器耐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制作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混合器,混合器一端固设有进浆管,进浆管与混合器之间设有喷管,喷管设在混合器内,喷管内固设有第一耐磨层,混合器内设有混合缩口,混合缩口一侧设有第二耐磨层,第二耐磨层正对喷管出口。
[0006]优选方案中,混合器为三通管,第一通为液体入口,第二通为粉体入口,第三通为混合液出口,液体入口与混合液出口水平,粉体入口与液体入口垂直。
[0007]优选方案中,进浆管与液体入口连通,喷管中的第二凸台设在进浆管与液体入口之间,进浆管内快速流动的浆液通过喷管进入混合器内。
[0008]优选方案中,第二凸台两侧通过密封圈抵靠在进浆管与液体入口上密封,进浆管内径等于一侧的喷管内径。
[0009]优选方案中,喷管中的基管一侧设有第一凸台,第一耐磨层一端抵靠在第一凸台上。
[0010]优选方案中,第一耐磨层与第二耐磨层为硬质合金。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高度流动的浆液从喷管处通入混合器中,在喷管缩口处有第一耐磨层,可以很好的承受高流速浆液对喷管的冲损,保证其长时间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高度运动的浆液在混合器内腔形成负压,粉体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混合器与高速运动的浆液混合,设置在混合器缩口混合处的第二耐磨层,能保证液体与粉料混合时不被其磨损,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4]图2是本新型喷管结构剖视图;
[0015]图中: 进浆管1;密封圈2;混合器3;液体入口4;喷管5;基管501;第一耐磨层502;第一凸台503;第二凸台504;粉料入口6;第二耐磨层7;混合液出口8;混合缩口9。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2示,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包括混合器3,混合器3一端固设有进浆管1,进浆管1与混合器3之间设有喷管5,喷管5设在混合器3内,喷管5内固设有第一耐磨层502,混合器3内设有混合缩口9,混合缩口9一侧设有第二耐磨层7,第二耐磨层7正对喷管5出口。,由此结构,浆液从进浆管1通入到喷管5后以高流速喷入混合器3内,粉料在喷管5和混合器3缩口压缩处混合过程中,均有耐磨层,可以避免混合后的磨蚀性浆液对喷管5和混合器3的磨损,大大的提高其使用寿命。
[0018]优选方案中,混合器3为三通管,第一通为液体入口4,第二通为粉体入口6,第三通为混合液出口8,液体入口4与混合液出口8水平,粉体入口6与液体入口4垂直。由此结构,液体入口4与混合液出口8水平,保证了粉料的流通顺畅,只需在缩口混合流通处安装耐磨层,即可避免粉料对喷管5和混合器3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0019]优选方案中,进浆管1与液体入口4连通,喷管5中的第二凸台504设在进浆管1与液体入口4之间,进浆管1内快速流动的浆液通过喷管5进入混合器3内。由此结构,喷管5中的第二凸台504卡在进浆管1与液体入口4连接处的法兰之间,安装拆卸简单方便,便于维修更换。
[0020]优选方案中,第二凸台504两侧通过密封圈2抵靠在进浆管1与液体入口4上密封,进浆管1内径等于一侧的喷管5内径。由此结构,密封圈2保证进浆管1与液体入口4之间的喷管5安装牢靠,浆液从进浆管1流向喷管5的过程中,直径由大变小,流速由低速变为高速。避免了粉料对喷管5端面的冲刷磨损,使得第一耐磨层502充分的保护喷管5的使用寿命。
[0021]优选方案中,喷管5中的基管501一侧设有第一凸台503,第一耐磨层502一端抵靠在第一凸台503上。由此结构,基管501与第一耐磨层502过盈配合,通过加热基管501使内径膨胀,然后装入第一耐磨层502,或是使用液氮冷处理第一耐磨层502进行安装,安装时第一耐磨层502抵靠在第一凸台503上即为安装到位,安装操作简单方便可靠,当第一耐磨层502磨损严重后仅需更换第一耐磨层502即可,大大节约成本。
[0022]优选方案中,第一耐磨层502与第二耐磨层7为硬质合金。由此结构,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
[0023]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新型的限制,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混合器(3),混合器(3)一端固设有进浆管(1),进浆管(1)与混合器(3)之间设有喷管(5),喷管(5)设在混合器(3)内,喷管(5)内固设有第一耐磨层(502),混合器(3)内设有混合缩口(9),混合缩口(9)一侧设有第二耐磨层(7),第二耐磨层(7)正对喷管(5)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其特征是:混合器(3)为三通管,第一通为液体入口(4),第二通为粉体入口(6),第三通为混合液出口(8),液体入口(4)与混合液出口(8)水平,粉体入口(6)与液体入口(4)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与液体混合耐磨装置,其特征是:进浆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科甘虎肖桂华向代刚
申请(专利权)人:三川德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