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20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包括反应器和过滤器,所述反应器与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设于过滤器筒体上端的过滤器顶盖、清油出口、导油管、排渣阀和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滤袋和滤袋框架,所述滤袋框架设于滤袋内部,所述滤袋框架设有反向排渣装置,当滤袋外的滤饼过厚影响过滤时,开启滤袋框架上的反向排渣装置,使滤袋受到由内向外的冲击力,此时滤袋外表面的滤渣能快速脱落到过滤器底部,可实现自动快速清渣和排渣,加快毛油进行连续的物理精炼,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指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物理吸附精炼技术在油脂精炼的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应用于油脂精炼时一般采用固体粉料作为吸附剂,实际操作时吸附剂与毛油充分混合反应后,还需要另行设置过滤装置将油脂和吸附剂重新进行过滤分离,这样才可以得到杂质少纯度高的油脂。
[0003]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405139U公开了一种植物油精制脱色装置,所述装置设有混合罐和过滤罐,混合罐与过滤罐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第四电磁阀,过滤罐内倾斜设有活性炭过滤板,过滤罐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位于活性过滤板较低端的上方,且所述排料口外侧设有旋盖。现有的这种过滤罐设计积油较多,不能自动排渣,而且排渣慢,影响毛油进行连续的物理精炼,工作效率低。
[000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自动快速清渣和排渣的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所述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包括反应器和过滤器,所述反应器与过滤器连通,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筒体、设于过滤器筒体上端的过滤器顶盖、清油出口、滤芯、导油管和排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滤袋和滤袋框架,所述滤袋框架设于滤袋内部,所述导油管一端置于滤袋框架内部,另一端与清油出口连通,所述清油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外界容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滤袋框架设有反向排渣装置。
[000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滤袋框架上端设有盖体,所述反向排渣装置包括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盖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置第二阀门。
[000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导油管贯穿盖体,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清油出口、导油管与滤袋框架连接。
[00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盖体设有进气口,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进气口连通。
[00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滤袋上口通过卡箍固定在盖体上形成密封。
[0012]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滤袋框架包括若干固定杆和若干花边孔板,所述花边孔板边缘为波浪边设置,中心位置设有导油管孔,围绕导油管孔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孔和若干导油孔,所述花边孔板上下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固定杆穿过固定杆孔与花边孔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油管通过导油管孔插入滤袋框架内部。
[0013]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滤袋框架为不锈钢材质。
[0014]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筒体、设于反应器筒体上端的反应器顶盖、设于反应器筒体上部外壁上的进油口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于反应器筒体内,所述反应器顶盖上设置吹气口且通过第三管道与压缩空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第三阀门,所述进油口与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置第四阀门。
[0015]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反应器筒体内壁设有扰流板,且与所述搅拌装置对应设置。
[001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反应器筒体外壁设有恒温夹套。
[0017]本技术的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需要清渣时,开启滤袋框架上的反向排渣装置,使滤袋受到由内向外的冲击力,此时滤袋外表面的滤渣能快速脱落到过滤器底部,可实现自动快速清渣和排渣,加快毛油进行连续的物理精炼,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滤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花边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反应器,2、过滤器,11、反应器筒体,12、反应器顶盖,13、进油口,14、吹气口,15、扰流板,16、恒温夹套,21、过滤器筒体,22、过滤器顶盖,23、清油出口,25、导油管,26、排渣阀,31、盖体,32、固定杆,33、花边孔板,241、滤袋,242、滤袋框架,331、导油管孔,332、固定杆孔,333、导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3所示,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包括反应器1和过滤器2,所述反应器1与过滤器2连通,所述过滤器2包括过滤器筒体21、设于过滤器筒体21上端的过滤器顶盖22、清油出口23、导油管25、排渣阀26和滤芯,所述滤芯包括滤袋241和滤袋框架242,所述滤袋框架242设于滤袋241,所述导油管25一端置于滤袋框架242内部,另一端与清油出口23连通,所述清油出口23通过第一管道与外界容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滤袋框架242设有反向排渣装置,当滤袋241外的滤饼过厚影响过滤时,开启滤袋框架242上的反向排渣装置,使滤袋241受到由内向外的冲击力,此时滤袋241外表面的滤渣能快速脱落到过滤器底部,打开排渣阀26直接排走。
[0025]所述滤袋框架242上端设有盖体31,所述反向排渣装置包括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盖体3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置第二阀门,快速开启和关闭第二阀门使压缩空气脉冲进入滤袋框架242内部,使套在滤袋框架242外的滤袋241不断受到冲击,使滤渣被抖落。
[0026]所述导油管25贯穿盖体31,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清油出口23、导油管25与滤袋框架242连接,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通过清油出口23和导油管25与滤芯连通。
[0027]所述滤袋241上口通过卡箍固定在盖体31上形成密封。
[0028]所述滤袋框架242包括若干固定杆32和若干花边孔板33,所述花边孔板33边缘为
波浪边设置,中心位置设有导油管孔331,围绕导油管孔331均匀设置若干固定杆孔332和若干导油孔333,所述花边孔板33上下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固定杆32穿过固定杆孔332与花边孔板33固定连接,所述导油管25通过导油管孔331插入滤袋框架242内部。
[0029]所述滤袋框架242为不锈钢材质,保证框架结构稳固。
[0030]所述反应器1包括反应器筒体11、设于反应器筒体上端的反应器顶盖12、设于反应器筒体上部外壁上的进油口13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设于反应器筒体内,所述反应器顶盖12上设置吹气口14且通过第三管道与压缩空气装置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第三阀门,所述进油口13与第四管道连通,所述第四管道设置第四阀门,物理精炼装置工作时,先关闭第三阀门,后开启第四阀门,当需要进行排渣自清时,先关闭第四阀门,后开启第三阀门通入压缩空气,利用空气压力将反应器筒体11内的混合毛油压到过滤器筒体21内,并过滤出精炼油。
[0031]所述反应器筒体11内壁设有扰流板15,且与所述搅拌装置对应设置,所述扰流板15可以在搅拌时扰乱毛油流向,迫使毛油与吸附剂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包括反应器(1)和过滤器(2),所述反应器(1)与过滤器(2)连通,所述过滤器(2)包括过滤器筒体(21)、设于过滤器筒体上端的过滤器顶盖(22)、清油出口(23)、导油管(25)、排渣阀(26)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滤袋(241)和滤袋框架(242),所述滤袋框架(242)设于滤袋(241)内部,所述导油管(25)一端置于滤袋框架(242)内部,另一端与清油出口(23)连通,所述清油出口(23)通过第一管道与外界容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滤袋框架(242)设有反向排渣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框架(242)上端设有盖体(31),所述反向排渣装置包括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盖体(31)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设置第二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25)贯穿盖体(31),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清油出口(23)、导油管(25)与滤袋框架(2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1)设有进气口,所述空气压缩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进气口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的油脂物理精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袋(241)上口通过卡箍固定在盖体(31)上形成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楚筠刘昌盛胡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油康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