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212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包括淹水池、多个测筒、压力式水位控制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淹水池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第一台阶和半圆形第二台阶,淹水池的池底中央设置有水槽,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水槽的中央设置有淤泥容纳槽,淤泥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用来调整压力传感器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的占地面积小,在同一水位下既能满足多级深度的淹水试验要求,同时又可以开展多种不同组合、多处理的作物多级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试验研究。同时,还能够解决现有压力式水位控制器中的压力传感器易受淤泥干扰问题,有效提高水位监测的准确性,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属于农业灌排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在作物涝渍试验方面的研究中,通常需要寻求不同淹水情况下作物的生理生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0003]作物淹水试验多在测筒(坑)或大田中进行,以作物品种、生育期、淹水深度、淹水历时多种因素为研究对象,试验方案一般具有处理多、重复多的特征。受设备条件限制,传统的作物淹水试验多在测筒(坑)中灌水,单个受淹试验其他试验因子(温度、肥力等)难以控制在同一水平,受测筒(坑)体积限制,且难以做到同时开展多个淹水深度和多种受淹历时的组合淹水试验,尤其是大尺度极端受淹(没顶)情况。
[0004]现有的试验主要通过人工手动灌溉和排水,工作量大,加之受自然降雨和蒸发的影响,难以精确控制淹水水位,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多问题。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成熟,智能自动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成本不断降低,精度大幅提升。例如,采用压力式水位控制器配合电磁阀即可自动控制水位,当水位低于预设值,可利用压力式水位控制器来控制对应电磁阀,从而进行补水;当水位高于预设值,可利用压力式水位控制器来控制对应电磁阀,从而进行排水;所述压力式水位控制器配合电磁阀进行水位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例如,合肥斯维尔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的SW系列液位控制器,其产品说明书详细介绍如何利用其与电磁阀进行水位的负反馈控制。
[0005]但是,现有的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其安装在池底的压力传感器,在试验过程中经常发现,由于试验环境含有大量的泥土,池底易堆积大量的泥土,一旦压力传感器的表面覆盖并堆积大量的淤泥,这会严重影响水位监测的准确性,从而导致补水、排水控制变差,影响池内水位的准确性,从而影响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包括淹水池、多个测筒、用来控制淹水池内部水位的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安装在淹水池外部的进水电磁阀、安装在淹水池外部的出水电磁阀,所述淹水池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第一台阶和半圆形第二台阶,所述测筒放置在第一台阶或第二台阶的上方,所述淹水池的池底中央设置有水槽,所述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水槽的侧壁设置有水孔,所述进水电磁阀的输出端与水孔连通,所述出水电磁阀的输入端与水孔连通;所述水槽的中央设置有淤泥容纳槽,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淤泥容纳槽顶部的中央,所述淤泥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用来调整压力传感器位置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淤泥容纳槽内部的活塞、套设在活塞边沿的密封圈、用来托起压力传感器的托板、不锈钢螺柱、与不锈钢螺柱相匹配的内螺纹管,所述不锈钢螺柱的上端与托板的
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管的下端与活塞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螺柱的下端与内螺纹管的上部螺纹连接。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淤泥容纳槽的底部中央设置有排污孔,所述活塞的底部与排污孔之间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与活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污孔的中央设置有套设在竖杆外部的套环,所述套环与淤泥容纳槽的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淤泥容纳槽的下方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与排污孔连通,所述排污管安装有排污电磁阀。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淤泥容纳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内壁设置有石墨层。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呈非对称设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孔的最下侧与水槽的槽底齐平,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与水槽的槽底齐平。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不锈钢螺柱的外部套设有与不锈钢螺柱相匹配的不锈钢螺母,所述不锈钢螺母设置在内螺纹管和托板之间。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圆环形,所述密封圈的内腔填充有气体介质。
[0014]本技术所述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的占地面积小,在同一水位下既能满足多级深度的淹水试验要求,同时又可以开展多种不同组合、多处理的作物多级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试验研究。同时,还能够解决现有压力式水位控制器中的压力传感器易受淤泥干扰问题,有效提高水位监测的准确性,保障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所述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所述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内部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所述水槽和淤泥容纳槽的内部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所述淤泥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所述淤泥容纳槽的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所述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包括淹水池10、多个测筒 20、用来控制淹水池10内部水位的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安装在淹水池10 外部的进水电磁阀31、安装在淹水池10外部的出水电磁阀32,所述淹水池10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第一台阶13和半圆形第二台阶12,所述测筒20 放置在第一台阶13或第二台阶12的上方,所述淹水池10的池底中央设置有水槽14,所述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包括压力传感器71,所述水槽14的侧壁设置有水孔141,所述进水电磁阀31的输出端与水孔141连通,所述出水电磁阀32的输入端与水孔141连通;所述水槽14的中央设置有淤泥容纳槽15,所述压力传感器71设置在淤泥容纳槽15顶部
的中央,所述淤泥容纳槽15的内部设置有用来调整压力传感器71位置的调节组件60,所述调节组件60包括设置在淤泥容纳槽15内部的活塞61、套设在活塞61边沿的密封圈62、用来托起压力传感器71的托板63、不锈钢螺柱64、与不锈钢螺柱64相匹配的内螺纹管65,所述不锈钢螺柱64的上端与托板6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管65的下端与活塞6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螺柱64的下端与内螺纹管65的上部螺纹连接。
[0022]所述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可同时开展作物多级深度的淹水试验研究。
[0023]所述淹水池10构造为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并防水处理可完全隔绝地下水。第一台阶13、第二台阶12为实验承台,用来放置测筒20,自上至下为多个等级深度,每层台阶为10cm,所述淹水池10的总深度为1.6m。淹水池10的一侧设有人行台阶11。其中,所述第一台阶13和第二台阶12 呈非对称设置,能够充分利用淹水池10的内部空间。采用非对称式设计,有效增加了平台个数,节省占地面积,便于试验操作,在同一水位下既能满足多级深度的淹水试验要求,同时又可以开展多种不同组合、多处理的作物多级淹水深度和淹水历时试验研究。
[0024]所述测筒20为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包括淹水池(10)、多个测筒(20)、用来控制淹水池(10)内部水位的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安装在淹水池(10)外部的进水电磁阀(31)、安装在淹水池(10)外部的出水电磁阀(32),所述淹水池(10)的内部设置有半圆形第一台阶(13)和半圆形第二台阶(12),所述测筒(20)放置在第一台阶(13)或第二台阶(12)的上方,所述淹水池(10)的池底中央设置有水槽(14),所述压力式水位控制器包括压力传感器(71),所述水槽(14)的侧壁设置有水孔(141),所述进水电磁阀(31)的输出端与水孔(141)连通,所述出水电磁阀(32)的输入端与水孔(14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4)的中央设置有淤泥容纳槽(15),所述压力传感器(71)设置在淤泥容纳槽(15)顶部的中央,所述淤泥容纳槽(15)的内部设置有用来调整压力传感器(71)位置的调节组件(60),所述调节组件(60)包括设置在淤泥容纳槽(15)内部的活塞(61)、套设在活塞(61)边沿的密封圈(62)、用来托起压力传感器(71)的托板(63)、不锈钢螺柱(64)、与不锈钢螺柱(64)相匹配的内螺纹管(65),所述不锈钢螺柱(64)的上端与托板(6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螺纹管(65)的下端与活塞(6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不锈钢螺柱(64)的下端与内螺纹管(65)的上部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涝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先江杨继伟沈涛李如忠曹秀清汤广民王矿袁宏伟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