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97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所述发酵装置本体包括发酵桶,所述发酵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外壁套接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所述发酵桶的底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转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粉碎的时候,通过输送轴的运转,使得粉碎效果更加的优异,进而加大了粉碎的效率,这样就大大的缩短了秸秆的发酵时间,加大了对发酵桶的保护,防止撞击损伤到发酵桶,也使得保温的效果更加的优异。的效果更加的优异。的效果更加的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秸秆再利用
,具体为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也是一种粗饲料。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30%

40%,并含有木质素等。木质素纤维素虽不能为猪、鸡所利用,但却能被反刍动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0003]在秸秆的回收中,人们通常采用了焚烧的方式使得秸秆变成草木灰,但是在焚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对空气带来了很大的污染,使用发酵装置可以做到环保的回收再利用,但是发酵装置在发酵时,时间较长,发酵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发酵时间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所述发酵装置本体包括发酵桶,所述发酵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输送轴,所述输送轴的外壁套接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所述发酵桶的底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盘,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发酵桶的一侧连接有连接锥杆,所述发酵桶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所述转动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发酵桶的底端连接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收集桶,所述发酵桶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桶,所述发酵桶的外壁连接有保温棉,所述发酵桶的外壁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保温棉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上下两端连接有第二弹簧。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上端开设有通槽,所述转动盘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进行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锥杆的底端开设有半边的卡齿,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设置有半边的卡齿,所述连接锥杆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保温棉包裹在发酵桶的外壁,所述防护罩包裹在保温棉和发酵桶外壁。
[0009]优选的,所述保温棉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块嵌入在保温棉的滑槽中,所述保温棉和滑动块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弹簧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块的
上下两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秸秆肥料发酵装置通过设置有粉碎刀可对放置在发酵桶内部的秸秆进行粉碎操作,在粉碎的时候,通过输送轴的运转,使得粉碎效果更加的优异,进而加大了粉碎的效率,这样就大大的缩短了秸秆的发酵时间。
[0013]2、该秸秆肥料发酵装置通过设置有保温棉能对发酵桶的内部进行保温操作,使得内部温度达到恒温的状态,这样加快了秸秆的发酵,同时设置的第一弹簧以及滑动块和第二弹簧的设计,加大了对发酵桶的保护,防止撞击损伤到发酵桶,也使得保温的效果更加的优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转动盘和第一锥形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滑动块和第二弹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发酵装置本体;110、发酵桶;120、电机;130、第一传动带;140、输送轴;150、第二传动带;160、粉碎刀;2、驱动机构;210、转动盘;220、连接锥杆;230、第一锥形齿轮;240、分隔板;250、第二锥形齿轮;3、保温机构;310、收集桶;320、保温棉;330、防护罩;340、第一弹簧;350、滑动块;36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1]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1,发酵装置本体1 包括发酵桶110,发酵桶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20,电机120 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30,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输送轴140,输送轴140的外壁套接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50,电机120的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160,发酵桶110的底端连接有驱动机构 2,驱动机构2包括转动盘210,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转动盘210,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50,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0,发酵桶110的一侧连接有连接锥杆220,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240,转动盘2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0,发酵桶110的底端连接有保温机构3,保温机构3包括收集桶310,发酵桶110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桶310,发酵桶110的外壁连接有保温棉320,发酵桶110的外壁连接有防护罩330,防护罩330的内壁连接有第一弹簧340,保温棉320的内部嵌入连接有滑动块350,滑动块350的上下两端连接有第二弹簧360。
[0022]转动盘210的上端开设有通槽,转动盘210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转轴进行连接,通过转动盘210的转动实现了对秸秆的粉碎。
[0023]连接锥杆220的底端开设有半边的卡齿,第二锥形齿轮250设置有半边的卡齿,连接锥杆220和第二锥形齿轮250相啮合,通过连接锥杆220的转动带动了转动盘210间歇转动,通过转动盘210 的间歇转动,对转动盘210的转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将秸秆粉碎到合适程度时就会将其倾倒到收集桶310的内部。
[0024]保温棉320包裹在发酵桶110的外壁,防护罩330包裹在保温棉320和发酵桶110外壁,通过保温棉320的包裹使得发酵桶110 的内部的温度保持恒定,这样就加快了发酵桶110内部秸秆的发酵。
[0025]保温棉320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动块350嵌入在保温棉320 的滑槽中,保温棉320和滑动块350滑动连接,通过滑动连接使得发酵桶110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0026]第二弹簧360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弹簧360分别固定连接在滑动块350的上下两端,通过第二弹簧360的设计,加大了对发酵桶110的保护,这样就减少了外界的冲击力对发酵桶110的影响。
[0027]工作原理:在进行发酵操作时,通过将秸秆倾倒到发酵桶110 的内部,通过电机120带动了第一传动带130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肥料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1)包括发酵桶(110),所述发酵桶(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20),所述电机(12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传动带(130),所述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输送轴(140),所述输送轴(140)的外壁套接连接有第二传动带(150),所述电机(120)的输出端底端固定连接有粉碎刀(160),所述发酵桶(110)的底端连接有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转动盘(210),所述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转动盘(210),所述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50),所述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0),所述发酵桶(110)的一侧连接有连接锥杆(220),所述发酵桶(110)的内部连接有分隔板(240),所述转动盘(2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0),所述发酵桶(110)的底端连接有保温机构(3),所述保温机构(3)包括收集桶(310),所述发酵桶(110)的底端连接有收集桶(310),所述发酵桶(110)的外壁连接有保温棉(320),所述发酵桶(110)的外壁连接有防护罩(330),所述防护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诺美达循环利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