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960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包括葫芦状的本体和贴合部;所述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球形,所述第二本体呈半球形,所述第一本体的尾部与第二本体的头部连通;所述第二本体的尾部连接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呈伞状;所述第一本体的头部还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通。该能够与不同灌肠管适配,且与造口肠粘膜充分贴合,避免旧式灌肠结束时粪便喷涌而出,造成患者困扰。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医护人员对造口患者进行灌肠时,通常是将灌肠管植入患者身上的造口内,对患者造口进行灌肠;在灌肠过程中,需要在患者造口的周围加一个尿垫和一个塑料袋,下方接一个污物桶,防止灌肠后的污水污染床面以及患者身体;但是操作时,需要两到三个人才能完成,且效果不佳,增大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操作时,容易弄脏患者身体,对患者心理产生影响,自尊心受到伤害。
[0003]目前,临床造口难点在于灌肠液易渗漏,达不到灌肠的效果,于灌肠结束时患者后续处理易粪便即时喷涌,个人处理烦琐,易导致患者治疗感受差。
[0004]因此,研究一种能够使用方便,功能性齐全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成为市场亟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能够与不同灌肠管适配,使用方便,能够显著降低粪便渗漏风险。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包括葫芦状的本体和贴合部;所述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球形,所述第二本体呈半球形,所述第一本体的尾部与第二本体的头部连通。
[0008]所述第二本体的尾部连接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呈伞状;所述第一本体的头部还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通。
[0009]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突出部为乳头状。
[0010]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封闭。
[0011]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开口。
[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贴合部为硅胶材质,可上下翻转。
[0013]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本体的最大直径2.6~3.4cm,头部直径0.8~1.2cm;尾部直径2.0~3.0cm。
[0014]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本体的尾部直径2.6~3.4cm。
[0015]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为0.8~1.2cm。
[0016]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贴合部的高度为0.8~2cm。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能够与不同灌肠管适配,且与造口肠粘膜充分贴合,避免旧式灌肠结束时粪便喷涌而出,造成患者困扰。
[0019]2.本技术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使用时,第一本体和突出部进入肠道,肠管回缩力可包裹适配器,形成卡口,进一步缩窄渗漏通路,然后可翻动贴合部紧密贴合造口肠粘
膜,进一步减少渗漏风险。
[0020]3.本技术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突出部可开口或者封闭,进一步通过裁剪适配不同尺寸的灌肠管。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适配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适配器贴合部下翻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适配器使用示意图;
[0025]图中:1

第一本体;2

第二本体;3

贴合部;4

突出部;5

肛管;6

输液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实施例
[0030]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包括葫芦状的本体和贴合部3;所述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所述第一本体1呈球形,所述第二本体2呈半球形,所述第一本体1的尾部与第二本体2的头部连通。
[0031]所述第二本体2的尾部连接有贴合部3,所述贴合部3呈伞状;所述贴合部为硅胶材质,可上下翻转。
[0032]所述第一本体1的头部还设置有突出部4,所述突出部4与所述第一本体1连通。所述突出部4为乳头状。所述突出部4的顶部封闭。
[0033]所述第一本体1的最大直径3cm,头部直径1cm;尾部直径2.5cm。所述第二本体2的尾部直径3cm。所述突出部4的高度为1cm。所述贴合部3的高度为1cm。
[0034]使用时,从造口袋出口把适配器放进去,然后塞入造口进行固定,然后将肛管穿过适配器进行灌肠,灌肠结束时,调节输液调节器6至贴近造口段并关闭,行裁剪,撤走灌肠袋,封闭造口袋口,停留5~10min再退出配适器,排出造口袋内粪便时再回收配适器,冲泡消毒可循环使用。
[0035]上述说明是针对本技术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技术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技术所涵盖专利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葫芦状的本体和贴合部;所述本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呈球形,所述第二本体呈半球形,所述第一本体的尾部与第二本体的头部连通;所述第二本体的尾部连接有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呈伞状;所述第一本体的头部还设置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为乳头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封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口灌肠用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的顶部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菊芬钟倩徐君毅罗东明吴东波容洁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