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及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89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管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及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包括智能盒体(2)和导杆组件(1),智能盒体(2)包括电路板(6),电路板(6)上设有磁场检测传感器(605),导杆组件(1)包括外壳体(102)、固定件(101)、弹簧(103)、磁铁(104)和杆体(105),外壳体(102)内设有固定件(101),固定件(101)连接有弹簧(103),弹簧(103)连接有磁铁(104),磁铁(104)上设有杆体(105),磁场检测传感器(605)用于检测磁铁(104)的磁场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模具维护管理、统计模具生产计数的效果。统计模具生产计数的效果。统计模具生产计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及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模具及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模具为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目前模具管理基本靠线下人工台账登记式管理模式,不但管理成本高,并且还容易出错。申请号CN201811349858.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具管理方法和装置。但是模具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模具本身非常的笨重,需要专用吊机才能搬动模具,所以一旦出错,寻找模具的工作量和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并且还会影响进度整体生产进度,是目前各大型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痛点。(2)模具在加工一定数量的产品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如果到了维护时间不进行实时维护,会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目前行业内模具维护管理基本是靠人工登记的,准确性及可信性不高,客户无法确认工厂是否按要求进行定期的维护。(3)客户无法在线实时监控模具的状态,如模具的维护记录、模具当前位置信息、模具当前是处于闲置状态还是生产状态、模具生产加工的数量等等,只能通过电话和工厂生产人员进行确认,效率极其低下。因此提供一种可以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解决方案来提高模具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让客户对工厂加工及管理更加放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模具及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包括智能盒体和导杆组件,智能盒体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磁场检测传感器,导杆组件包括外壳体、固定件、弹簧、磁铁和杆体,外壳体内设有固定件,固定件连接有弹簧,弹簧连接有磁铁,磁铁上设有杆体,磁场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磁铁的磁场强度。
[0006]作为优选,固定件为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上设有外螺纹,外壳体上设有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0007]作为优选,智能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内设有电路板,上盒体上设有透光孔。
[0008]作为优选,电路板上设有处理器和光感传感器,处理器和光感传感器连接,光感传感器实时检测透光孔进入的光照强度。
[0009]作为优选,电路板上还设有蓝牙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电压检测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处理器分别和蓝牙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电压检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连接,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和外部通信,电源模块用于给电路板供电,电压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源模块
的电压,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信息。
[0010]一种模具,包括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还包括静模板、动模板和模脚,模脚上设有动模板,动模板和静模板相对运动;动模板内设有通孔,通孔内壁设有导杆组件,杆体和静模板接触,模脚上凹槽,凹槽内设有智能盒体。
[001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光感传感器来实时检测模具的维护状态,一旦模具拆开维护时,智能组件就可以检测到,并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将维护信息实时上传给物联网关;通过磁场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来实现模具加工计数,模具加工数据通过蓝牙通信模块实时上传给物联网关,网关将信息统一上传到管理平台。同时智能组件内部还集成了温湿度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和上报模具的环境参数,并且集成电压检测传感器,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智能蓝牙通信模块的状态,一旦电压过低,即可产生告警信息,方便进行维护。
[0012]在工厂每100平方米左右部署一个网关,网关除了实时接收智能组件的状态信息外,还可以实现模具定位的功能,通过多个网关检测到模具内智能组件的信号强度,可以计算出模具大概存放的位置。寻找模具时,手机APP可以获取模具大概存放的位置,再通过手机蓝牙扫描智能组件蓝牙的方式实时模具的精准定位,并且智能组件可通过电路板上的LED点灯闪烁来主动提示具体是哪个模具。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隐藏掉导杆组件和智能盒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导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6]图4是图1中导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7]图5是图1中智能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电路板和网关、手机、管理平台的框架原理图。
[0019]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导杆组件、101—固定件、102—外壳体、103—弹簧、104—磁铁、105—杆体、2—智能盒体、201—上盒体、202—下盒体、203—透光孔、3—静模板、4—动模板、401—通孔、5—模脚、501—凹槽、6—电路板、601—蓝牙通信模块、602—处理器、603—电源模块、604—光感传感器、605—磁场检测传感器、606—电压检测传感器、607—温湿度传感器、7—管理平台、8—网关、9—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模具,如图所示,包括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还包括静模板3、动模板4和模脚5,模脚5上设有动模板4,动模板4和静模板3相对运动;动模板4内设有通孔401,通孔401内壁设有导杆组件1,杆体105和静模板3接触,模脚5上凹槽501,凹槽501内设有智能盒体2。
[0023]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包括智能盒体2和导杆组件1,智能盒体2包括电路板6,电路板6上设有磁场检测传感器605,导杆组件1包括外壳体102、固定件101、弹簧
103、磁铁104和杆体105,外壳体102内设有固定件101,固定件101连接有弹簧103,弹簧103连接有磁铁104,磁铁104上设有杆体105,磁场检测传感器605用于检测磁铁104的磁场强度。
[0024]模具智能计数检测的原理是:通过磁场检测传感器605检测磁场强度来识别模具加工次数的,在智能盒体2内的磁场检测传感器605的正上方安装一个导杆组件1,当模具加工时,动模板4和模脚5合在一起向上运动,杆体105被按下,使杆体105上的磁铁104靠近智能盒体2内的磁场检测传感器605,当加工好出膜时,动模板4向下移动,动模板4和静模板3分开,杆体105自恢复到原来凸出的状态,杆体105上的磁铁104远离智能盒体2内的磁场检测传感器605,这样完成1次加工计数。
[0025]固定件101为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上设有外螺纹,外壳体102上设有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0026]智能盒体2包括上盒体201和下盒体202,上盒体201和下盒体202内设有电路板6,上盒体201上设有透光孔203。
[0027]电路板6上设有处理器602和光感传感器604,处理器602和光感传感器604连接,光感传感器604实时检测透光孔203进入的光照强度。
[0028]当模具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盒体(2)和导杆组件(1),智能盒体(2)包括电路板(6),电路板(6)上设有磁场检测传感器(605),导杆组件(1)包括外壳体(102)、固定件(101)、弹簧(103)、磁铁(104)和杆体(105),外壳体(102)内设有固定件(101),固定件(101)连接有弹簧(103),弹簧(103)连接有磁铁(104),磁铁(104)上设有杆体(105),磁场检测传感器(605)用于检测磁铁(104)的磁场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固定件(101)为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上设有外螺纹,外壳体(102)上设有和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智能盒体(2)包括上盒体(201)和下盒体(202),上盒体(201)和下盒体(202)内设有电路板(6),上盒体(201)上设有透光孔(2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模具管理的智能组件,其特征在于:电路板(6)上设有处理器(602)和光感传感器(604),处理器(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杭君王红伟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追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