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宪坤专利>正文

颅脑三维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83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包括拐角尺、直尺一和直尺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尺包括拐角尺I段和拐角尺Ⅱ段,拐角尺上设有可左右及向后滑动的固定器一,固定器一上设有与拐角尺所成平面垂直的直尺一,固定器一与直尺一的连接面下部作倒角处理,所述直尺一上设有可沿直尺一上下滑动的固定器二,固定器二上设有与直尺一垂直的直尺二,直尺二可沿固定器二前后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医务人员进行穿刺颅内靶点的定位操作更规范化、测量精准化。刺颅内靶点的定位操作更规范化、测量精准化。刺颅内靶点的定位操作更规范化、测量精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脑三维测量尺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

技术介绍

[0002]穿刺颅内血肿尤其深部小血肿、脓肿、脑室及肿瘤活检、颅内注药等均需精准穿刺,术前,需确定病变的体表对应位置,从而指导进行精准定位穿刺。
[0003]目前,临床上采用的定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结合CT片,通过目测、手量等方法来计算,这种方法定位不准确,既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难度,又影响治疗效果;另一种是利用颅脑立体定向装置(有的叫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术前三维立体定位手术,但是设备贵、操作复杂,基层医院不容易推广,严重影响此类病人诊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
[0005]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包括拐角尺、直尺一和直尺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尺包括拐角尺I段和拐角尺Ⅱ段,所述拐角尺I段上设有可左右及向后滑动的固定器一,固定器一上设有与拐角尺所成平面垂直的直尺一,固定器一与直尺一的连接面下部作倒角处理,所述直尺一上设有可沿直尺一上下滑动的固定器二,固定器二上设有与直尺一垂直的直尺二,直尺二可沿固定器二前后滑动。
[0006]一般放置是将拐角尺I段垂直于颅脑正中线,拐角尺Ⅱ段平行颅脑正中线,直尺一3在颅脑正中线侧为内侧,直尺二5测量时放置于直尺一3内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一采用U型固定器,U型固定器上设有定位孔一,定位孔一与调节旋钮一螺纹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器二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的凹槽一和凹槽二,凹槽一嵌入直尺一,凹槽一的前侧设有与凹槽一连通的定位孔二,定位孔二螺纹连调节旋钮二,凹槽二的上方设有与凹槽二连通的定位孔三,定位孔三螺纹连接调节旋钮三。
[0009]作为优选,所述拐角尺、直尺一和直尺二的正反面均设有刻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旋钮上设有防滑纹。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医务人员进行穿刺颅内靶点的定位操作更规范化、测量精准化,并且成本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0012]本技术通过拐角尺、直尺一和直尺二形成立体坐标空间,根据固定器一、固定器二可灵活调整拐角尺I段、尺直尺一和直尺二的位置,根据CT扫描数值,可简单、快速、准确的对穿刺颅内靶点的三维坐标值进行精准定位,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器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器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测量原理示意图;
[0017]附图中,1拐角尺,2固定器一,201定位孔一,202调节旋钮一,3直尺一,4固定器二,401凹槽一,402定位孔二,403调节旋钮二,404凹槽二,405定位孔三,406调节旋钮三,5直尺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包括拐角尺1、直尺一3和直尺二5,拐角尺1包括拐角尺Ⅰ段和拐角尺Ⅱ段,拐角尺I段上设有可左右及向后滑动的固定器一2,固定器一2上设有与拐角尺1所成平面垂直的直尺一3,固定器一2与直尺一3的连接面下部作倒角处理,倒角处理的目的是能使直尺一内下缘与人体头颅前额某一测量点紧密贴合,减少直尺二5和直尺一3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准度。固定器一2采用U型固定器,使拐角尺I段嵌入在U型固定器的开口槽内,U型固定器上设有定位孔一201,定位孔一设置在固定器一上离直尺一较远的一端,目的是能使直尺一沿拐角尺Ⅰ段向后滑动,定位孔一201与调节旋钮一202螺纹连接,利用拧松或拧紧调节旋钮一202调节固定器位置,使直尺一沿拐角尺I段不仅能左右滑动还能向后滑动,直尺一和直尺二两侧边缘在固器二上贴在一起。
[0020]直尺一3上设有可沿直尺一3上下滑动的固定器二4,固定器二4上设有与直尺一3垂直的直尺二5,即直尺二5与拐角尺Ⅱ段平行,直尺二5可沿固定器二4前后滑动。固定器二4的两侧分别设有垂直的凹槽一401和凹槽二404,凹槽一401嵌入直尺一3,凹槽一401的前侧设有与凹槽一401连通的定位孔二402,定位孔二402螺纹连调节旋钮二403,凹槽二404的上方设有与凹槽二404连通的定位孔三405,定位孔三405上设有与定位孔三405螺纹连接的调节旋钮三406。
[0021]为了更直观的测量,拐角尺1、直尺一3和直尺二5的正反面均设有刻度。所有的调节旋钮上均设有防止滑脱的防滑纹。
[0022]如图4,可知测量原理为:根据三点定位法确定CT扫描层面,然后找出CT上病变的中心点,即穿刺靶点“O”,根据CT扫描厚度以及层面测算出穿刺靶点“O”所在层面与三点定位法确定的CT扫描层面的距离H,CT上测量O点与颅脑正中线的垂直距离X,以此距离作一条过O点且平行颅脑正中线的直线,该直线在O点所在层面与额枕均有交A、B,交点A、B形成的纵面即为血肿矢状面;CT上测量O点与A点的距离S,将拐角尺1置于确定的CT扫描层面并与之平行,用直尺一结合直尺二画出高于确定的CT扫描层面距离H的另一平面的投影线,得到“O”点所在平面,即病变水平面;移动固定器一,利用拐角尺Ⅰ段和接触头颅额部直尺一的内下缘(当拐角尺I段紧贴头颅,直尺一内下缘不能接触A点时,后移固定器一),测量出在额部离颅脑正中线距离为X的位置;在此位置向上移动固定器二,按距离X沿平行颅脑正中线的直尺二内侧缘在额顶部划线,形成病变中心矢状面在额顶部的投影线,病变矢状面与病变水平面在额、枕部交点称为A、B点,直尺一内下缘紧贴A点,移动固定器二,使直尺二贴于额顶,根据CT上测量O点与A点的距离S,画出离直尺一距离S在额顶部病变矢状面的交点,即C点,通过C点,垂直于病变矢状面划线,病变侧与病变水平面的交点为D点,对侧为E点,通过
C、D、E三点形成病变中心冠状面。
[0023]利用上述的点、面以及头颅表面的投影线,结合CT重建能够测量病变中心到准备穿刺的A、B、C、D等点的距离,能够做到精准穿刺病变中心。另外,结合CT三维成像病变侧A、B、C、D范围内头皮上任意一点均可能够做到精准穿刺病变中心。
[0024]本技术能根据病患头围大小的不同移动固定器一和固定器二,从而保证直尺一、直尺二紧贴头颅。
[0025]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包括拐角尺(1)、直尺一(3)和直尺二(5),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尺(1)包括拐角尺I段和拐角尺Ⅱ段,所述拐角尺I段上设有可左右及向后滑动的固定器一(2),固定器一(2)上设有与拐角尺(1)所成平面垂直的直尺一(3),固定器一(2)与直尺一(3)的连接面下部作倒角处理,所述直尺一(3)上设有可沿直尺一(3)上下滑动的固定器二(4),固定器二(4)上设有与直尺一(3)垂直的直尺二(5),直尺二(5)可沿固定器二(4)前后滑动,直尺一和直尺二两侧边缘在固器二上贴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颅脑三维测量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一(2)采用U型固定器,U型固定器上设有定位孔一(201),定位孔一(201)与调节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宪坤
申请(专利权)人:梁宪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