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75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包括一次性收集袋、套扎内线杆、套扎外线杆以及收纳一次性收集袋的外鞘杆,套扎内线杆与外鞘杆滑动套接连接;一次性收集袋包括主袋体,主袋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术操作部位的套扎袋口以及若干个用于放置手术用具的穿刺器袋口,套扎袋口包括内收集口和外收集口;内收集口的边缘穿设内丝线,内丝线的两端均固定于套扎内线杆;外收集口的边缘穿设外丝线和记忆钢丝,外丝线的两端与记忆钢丝的两端均固定于套扎外线杆;套扎内线杆相对靠近外鞘杆的顶端时,一次性收集袋被推出、记忆钢丝展开主袋体。两层袋口的设置形成了相对密闭的收集袋空间,有效防止了肿瘤组织飞溅出袋外,减少了医源性种植和感染。植和感染。植和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

技术介绍

[0002]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好发疾病,目前临床多通过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速度快。
[0003]但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过程中大多数肿瘤存在破裂的风险,子宫肌瘤剥除后需要使用粉碎器粉碎组织,而相关研究表明良性子宫平滑肌瘤存在播散可能、良性卵巢肿瘤也具有恶性潜能,存在医源性造成患者二次或多次手术的可能性。
[0004]统计显示,在每350例子宫切除术或自动肌瘤剔除术中,约有1例患者存在隐秘性子宫肌瘤,快速旋转的粉碎器会将肿瘤组织分散在腹腔及盆腔,从而引起潜在和恶性肿瘤细胞在腹腔内的散播和种植,同时CO2气腹在腹腔内形成的气流会进一步加剧癌细胞的扩散,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存机会。
[0005]现有的技术专利CN201520384022.2提供了一种腹腔镜子宫肌瘤粉碎手术用一次性收集袋,主袋体上设有用于放置肿瘤组织的第一袋口和用于穿入手术用具的其他袋口,并在第一袋口的边缘穿设用于扎紧所述第一袋口的丝线。使用时,扎紧第一袋口处的丝线围住肿瘤组织、利用设置其他袋口内的手术用具粉碎肿瘤组织,从而避免肿瘤组织飞溅出袋外。
[0006]但上述一次性收集袋进入腹腔后无法迅速完全展开,且袋口处无力度丝线支撑,难以在手术中将肿瘤组织放入;袋口封口时反复打结难以封紧,致使部分肿瘤组织仍会飞溅出袋外,且容易损伤周围组织。
[0007]综上所述,如何防止肿瘤组织飞溅出袋外,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双层袋口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肿瘤组织飞溅出袋外。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包括一次性收集袋、套扎内线杆、套扎外线杆以及收纳所述一次性收集袋的外鞘杆,所述套扎内线杆与所述外鞘杆滑动套接连接;
[0011]所述一次性收集袋包括主袋体,所述主袋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术操作部位的套扎袋口以及若干个用于放置手术用具的穿刺器袋口,所述套扎袋口包括内收集口和外收集口;
[0012]所述内收集口的边缘穿设内丝线,所述内丝线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套扎内线杆;
[0013]所述外收集口的边缘穿设外丝线和记忆钢丝,所述外丝线的两端与所述记忆钢丝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套扎外线杆;
[0014]所述套扎内线杆相对靠近所述外鞘杆的顶端时,所述一次性收集袋被推出、所述记忆钢丝展开所述主袋体。
[0015]优选的,所述内丝线穿设于所述内收集口的卷边内,且所述内丝线绕设所述内收集口的卷边一周。
[0016]优选的,所述外丝线和所述记忆钢丝均穿设于所述外收集口的卷边内,且所述外丝线和所述记忆钢丝均绕设所述外收集口一周。
[0017]优选的,所述内收集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外收集口的直径。
[0018]优选的,所述穿刺器袋口包括用于置入第一穿刺器鞘套的第一穿刺器袋口、用于置入第二穿刺器鞘套的第二穿刺器袋口和用于置入第三穿刺器鞘套的第三穿刺器袋口,所述第一穿刺器鞘套、所述第二穿刺器鞘套和所述第三穿刺器鞘套分别用于置入腹腔镜、肌瘤粉粹器械和操作钳。
[0019]优选的,所述外鞘杆的底端设有外鞘手柄。
[0020]优选的,所述套扎内线杆的底端设有内鞘手柄。
[0021]优选的,所述外鞘杆内设有贯通的外鞘孔,所述外丝线和所述记忆钢丝穿过所述外鞘孔后与所述套扎外线杆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套扎内线杆设有贯通的内鞘孔,所述内鞘手柄上设有与所述内鞘孔连通的出线孔,所述外丝线和所述记忆钢丝穿过所述内鞘孔后与所述套扎外线杆连接。
[0023]本技术提供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在使用时,推动套扎内线杆向靠近外鞘杆的顶端的方向滑动,将置于外鞘杆内的一次性收集袋推出,由于一次性收集袋的外收集口处设有记忆钢丝,记忆钢丝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伸展并展开一次性收集袋;套扎袋口套住卵巢或子宫肌瘤等手术操作部位后,拉动套扎内线杆向远离外鞘杆的顶端的方向滑动,使得内丝线受拉收紧内收集口;拉动套扎外线杆使外丝线和记忆钢丝受拉收紧外收集口,进一步密封内收集口。
[0024]本技术提供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内收集口和外收集口的两层袋口设置形成了相对密闭的收集袋空间,有效地防止了肿瘤组织飞溅出袋外、进入腹腔,减少了医源性种植和感染;内丝线、外丝线分别通过套扎内线杆、套扎外线杆拉动收紧,节省了反复打结的时间,避免了反复操作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记忆钢丝实现了一次性收集袋的迅速完全展开,且记忆钢丝有利于一次性收集袋维持展开状态,方便了医生术中在一次性收集袋内放入操作部位。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1

图2中:
[0029]1为一次性收集袋、11为套扎袋口、111为内收集口、112为外收集口、12为第一穿刺
器袋口、121为第一袋颈、13为第二穿刺器袋口、131为第二袋颈、14为第三穿刺器袋口、141为第三袋颈、15为第四穿刺器袋口、151为第四袋颈、2为内丝线、21为内线结、3为外丝线、31为外线结、4为记忆钢丝、5为外鞘杆、51为外鞘手柄、6为套扎内线杆、61为内鞘手柄、7为套扎外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双层袋口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肿瘤组织飞溅出袋外。
[0032]请参考图1

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0033]本技术提供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包括一次性收集袋1、套扎内线杆6、套扎外线杆7以及收纳一次性收集袋1的外鞘杆5,套扎内线杆6与外鞘杆5滑动套接连接;一次性收集袋1包括主袋体,主袋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术操作部位的套扎袋口11以及若干个用于放置手术用具的穿刺器袋口,套扎袋口11包括内收集口111和外收集口112;内收集口111的边缘穿设内丝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收集袋(1)、套扎内线杆(6)、套扎外线杆(7)以及收纳所述一次性收集袋(1)的外鞘杆(5),所述套扎内线杆(6)与所述外鞘杆(5)滑动套接连接;所述一次性收集袋(1)包括主袋体,所述主袋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术操作部位的套扎袋口(11)以及若干个用于放置手术用具的穿刺器袋口,所述套扎袋口(11)包括内收集口(111)和外收集口(112);所述内收集口(111)的边缘穿设内丝线(2),所述内丝线(2)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套扎内线杆(6);所述外收集口(112)的边缘穿设外丝线(3)和记忆钢丝(4),所述外丝线(3)的两端与所述记忆钢丝(4)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套扎外线杆(7);所述套扎内线杆(6)相对靠近所述外鞘杆(5)的顶端时,所述一次性收集袋(1)被推出、所述记忆钢丝(4)展开所述主袋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丝线(2)穿设于所述内收集口(111)的卷边内,且所述内丝线(2)绕设所述内收集口(111)的卷边一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密封保护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丝线(3)和所述记忆钢丝(4)均穿设于所述外收集口(112)的卷边内,且所述外丝线(3)和所述记忆钢丝(4)均绕设所述外收集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守国张静蒙秋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