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增禄专利>正文

一种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633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针筒本体,还包括双芯杆组件,且双芯杆组件由针筒本体的一端进入,套设于针筒本体内;针筒本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针头本体;双芯杆组件包括大芯杆和小芯杆,小芯杆套设于大芯杆内;大芯杆负责将针筒本体内的填充物推注填充到待填充的区域,小芯杆负责将针头本体内残留的的填充物推注填充到待填充的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把眼袋术中去除的眶隔脂肪微创地填充到泪沟、面中沟、苹果肌等面部凹陷区,使眼袋术后效果更好,且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患者满意度高。患者满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临床上传统眼袋手术为去除多余皮肤及多余的眶隔脂肪,去除的多余眶隔脂肪都被扔掉了。而大部分眼袋患者都伴有泪沟凹陷及面中沟凹陷,这就会造成珍贵的自体脂肪组织被废弃掉,而需要填充的凹陷没有被填充。这就使得一些泪沟凹陷明显的患者,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0003]针对这些情况,现出现了综合眼袋术式,该术式在做眼袋手术的同时把多余的眶隔脂肪平铺在凹陷的泪沟处,充分利用自体脂肪的同时,以确保眼袋术后的效果。但该术式需要大范围向下,向泪沟处剥离暴露需要平铺的区域,这不仅增加了对患者的创伤,增加了恢复期,还可能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0004]对于以上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更便利、更微创把去除的眶隔脂肪填充到泪沟的手术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以解决眼袋术中去除的眶隔脂肪量有限,所以去除的眶隔脂肪应充分利用的技术问题。<br/>[0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包括针筒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芯杆组件(2),且双芯杆组件(2)由针筒本体(1)的一端进入,套设于针筒本体(1)内;针筒本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针头本体(3);双芯杆组件(2)包括大芯杆(21)和小芯杆(22),小芯杆(22)套设于大芯杆(21)内;大芯杆(21)负责将针筒本体(1)内的填充物推注填充到待填充的区域,小芯杆(22)负责将针头本体(3)内残留的填充物推注填充到待填充的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筒本体(1)包括圆柱形空筒(11),空筒(11)的一端开口(12),另一端一体成型设置乳头(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头本体(3)包括套设于针筒本体(1)的针栓(31),针栓(31)远离乳头(13)的一侧设置注射针管(32),注射针管(32)远离针栓(31)的一端设置针尖(33);注射针管(32)靠近针尖(33)的一侧设置侧通孔(3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充用双芯杆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大芯杆(21)包括套设于针筒本体(1)内的大推杆(211),大推杆(211)一端设置突出按柄(212),另一端设置第一活塞凸头(213),第一活塞凸头(213)与空筒(11)内径相匹配,使大芯杆(21)在推注和抽吸运动时在空筒(11)内保持气密性;大推杆(211)和第一活塞凸头(213)内设置滑动通孔(214),且滑动通孔(214)内套设小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增禄宋坤亚
申请(专利权)人:宋增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