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45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泉水引流技术领域的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包括蓄水池、第一抽水泵、水箱、过滤结构和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位于所述水箱的左下侧,所述水箱插接在所述蓄水池顶部左侧,所述过滤结构填充在所述水箱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二抽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右侧,所述蓄水池的内腔底部填充有鹅卵石,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右侧开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顶部中间开有注水口,所述第二抽水泵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抽水管,该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很好的对山泉水进行引流,方便对山泉水的取用,过滤掉山泉水中的杂质颗粒物,保证山泉水的纯净,提高了使用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泉水引流
,具体为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是生命之源,约占人体重量的65%—80%,是人体细胞构造不可缺少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物质,是保证生命健康活动的至关重要的物质,山泉水属于活水,从深山地下涌出,其中还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真正的山泉水,清甜甘咧,含碱极少。
[0003]山泉水来自山中土壤与岩层,是山上自然形成的优质水源,设置引流装置方便对山泉水进行取用,且山泉水存在于山间,长期暴露在空气力,在引流过程中易沾染空气中的杂质,对于取用的山泉水不够纯净,降低了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设置引流装置方便对山泉水进行取用,且山泉水存在于山间,在引流过程中长期暴露在空气力,易沾染空气中的杂质,对于取用的山泉水不够纯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包括蓄水池、第一抽水泵、水箱、过滤结构和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位于所述水箱的左下侧,所述水箱插接在所述蓄水池顶部左侧,所述过滤结构填充在所述水箱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二抽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右侧,所述蓄水池的内腔底部填充有鹅卵石,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右侧开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顶部中间开有注水口,所述第二抽水泵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抽水管,且所述第二抽水管插接在所述出水口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蓄水池的内腔底部。
[0006]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右侧壁上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第一抽水泵和所述第二抽水泵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输入端插接有第一抽水管,所述第一抽水泵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一出水管,且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右端插接在所述注水口的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开有排水孔,且均匀分布,所述水箱的形状呈凸形形状。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二棕叶滤层、竹炭滤层、竹滤网、第一棕叶滤层、细沙滤层和碎石滤层,所述第二棕叶滤层填充在所述水箱的内腔底部,所述竹炭滤层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二棕叶滤层的顶部,所述竹滤网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竹炭滤层的顶部,所述第一棕叶滤层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竹滤网的顶部,所述细沙滤层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棕叶滤层的顶部,所述碎石滤层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细沙滤层的顶部。
[0010]优选的,第二抽水泵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外侧壁底部右侧卡接有固定架,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法兰盘。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通过在泉眼
处安装的第一抽水泵,将山泉吸入蓄水池内,使用时,通过第二抽水泵将蓄水池内的山泉水通过第二抽水管导入第二出水管中,通过法兰盘与其他管道进行连接,可以很好的对山泉水进行引流,方便对山泉水的取用;通过在蓄水池上增设的水箱内安装有过滤结构包括碎石滤层、细沙滤层、第一棕叶滤层、竹滤网、竹炭滤层和第二棕叶滤层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引流过程中,对山泉水层层过滤吸附,过滤掉山泉水中的杂质颗粒物,保证山泉水的纯净,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0、蓄水池;110、鹅卵石;120、出水口;130、控制面板;200、第一抽水泵;210、第一抽水管;220、第一出水管;300、水箱;310、注水口;320、排水孔;400、过滤结构;410、第二棕叶滤层;420、竹炭滤层;430、竹滤网;440、第一棕叶滤层;450、细沙滤层;460、碎石滤层;500、第二抽水泵;510、第二抽水管;520、第二出水管;530、固定架;540、法兰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提供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可以很好的对山泉水进行引流,方便对山泉水的取用,过滤掉山泉水中的杂质颗粒物,保证山泉水的纯净,提高了使用效率,请参阅图1

4,包括蓄水池100、第一抽水泵200、水箱300、过滤结构400和第二抽水泵500;
[0019]请再次参阅图1

4,蓄水池100的内腔底部填充有鹅卵石110,蓄水池100的顶部右侧开有出水口120,蓄水池100用于安装连接第一抽水泵200、水箱300、过滤结构400和第二抽水泵500,鹅卵石110用于山泉水在蓄水池100内进行沉淀,出水口120用于第二抽水管510进行贯穿;
[0020]请再次参阅图1

3,第一抽水泵200位于水箱300的左下侧,具体的,第一抽水泵200设置在水箱300的左下侧,且通过第一出水管220和注水口310连接;
[0021]请再次参阅图1

4,水箱300的顶部中间开有注水口310,水箱300插接在蓄水池100顶部左侧,水箱300用于过滤结构400进行放置,注水口310用于第一出水管220进行贯穿;
[0022]请再次参阅图2

4,过滤结构400填充在水箱300的内腔底部,过滤结构400用于山泉水进行过滤净化;
[0023]请再次参阅图1

4,第二抽水泵500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抽水管510,且第二抽水管510插接在出水口120的内腔,并延伸至蓄水池100的内腔底部,第二抽水泵500固定连接在蓄水池100的顶部右侧,第二抽水泵500用于给第二抽水管510提高动力,第二抽水管510用于对蓄水池100捏的山泉水进行抽取。
[0024]请再次参阅图1

3,为了方便启动第一抽水泵200和第二抽水泵500,蓄水池100的右侧壁上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30,控制面板130与第一抽水泵200和第二抽水泵500电性连接。
[0025]请再次参阅图1

4,为了方便将山泉水引流至水箱300内,第一抽水泵200的输入端插接有第一抽水管210,第一抽水泵200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一出水管220,且第一出水管220的右端插接在注水口310的顶部。
[0026]请再次参阅图1

4,为了方便水箱300内的山泉水流入蓄水池100内,水箱300的底部开有排水孔320,且均匀分布,水箱300的形状呈凸形形状。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00)、第一抽水泵(200)、水箱(300)、过滤结构(400)和第二抽水泵(500),所述第一抽水泵(200)位于所述水箱(300)的左下侧,所述水箱(300)插接在所述蓄水池(100)顶部左侧,所述过滤结构(400)填充在所述水箱(300)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二抽水泵(500)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池(100)的顶部右侧,所述蓄水池(100)的内腔底部填充有鹅卵石(110),所述蓄水池(100)的顶部右侧开有出水口(120),所述水箱(300)的顶部中间开有注水口(310),所述第二抽水泵(500)的输入端套接有第二抽水管(510),且所述第二抽水管(510)插接在所述出水口(120)的内腔,并延伸至所述蓄水池(100)的内腔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00)的右侧壁上前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30),所述控制面板(130)与所述第一抽水泵(200)和所述第二抽水泵(500)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泉水用于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水泵(200)的输入端插接有第一抽水管(210),所述第一抽水泵(200)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一出水管(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明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纳洁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