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建新专利>正文

一种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44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包括一体的结合部和递送部,所述结合部用于与胶囊膀胱镜的后端结合,所述递送部用于操作者握持,所述递送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孔,胶囊膀胱镜后端的引线经所述中心孔引出;所述递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递送部的后端设置有两个凸出的撕裂把手,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撕裂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医院护理人员协助或者患者自行将胶囊膀胱镜送入体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在递送完成后便于解离。而且在递送完成后便于解离。而且在递送完成后便于解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膀胱镜的递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深入人心,泌尿外科作为先驱科室已经实现了许多经人体自然腔道的微创手术;但硬质内窥镜的使用常常给患者带来许多不必要的副损伤,而且由于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会阴部的暴露也使得患者的隐私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胶囊内窥镜的理念是1990年被提出的,最初是借助消化道蠕动被动进入人体,以窥探人体胃肠和食道的健康状况,并帮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该技术具有便捷、无创、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同时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过程繁琐等缺陷。在泌尿系统中,膀胱通过尿道与外界相通,其解剖学特点决定了胶囊内窥镜在膀胱检查方面同样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0003]例如,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8339488U)公开了一种手持式主动控制磁性胶囊膀胱镜,用于患者膀胱的检查效率和早期疾病的发现,但在检查前需要将胶囊膀胱镜操作部分送入膀胱。技术专利(公开号CN208065264U)公开了一种膀胱碎石机器人,该方案利用现有的胶囊内窥镜技术,将膀胱检查和钬激光碎石治疗集成在一起,在检查前同样需要将胶囊膀胱镜先送入膀胱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可在医院护理人员协助或者患者自行将胶囊膀胱镜送入体内,操作简单易行,而且在递送完成后便于解离。
[0005]本技术的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包括一体的结合部和递送部,所述结合部用于与胶囊膀胱镜的后端结合,所述递送部用于操作者握持,所述递送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孔,胶囊膀胱镜后端的引线经所述中心孔引出;所述递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递送部的后端设置有两个凸出的撕裂把手,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撕裂槽。
[0006]进一步,所述撕裂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中心孔内壁的180
°
对线位置;所述递送部的后端以该对线位置为界限,两个撕裂把手分别位于所述递送部的两侧半圆上。
[0007]进一步,所述结合部呈漏斗状,其内侧壁的形状与胶囊膀胱镜的后端形状匹配,结合后与胶囊膀胱镜的后端紧贴并包裹其四周;所述结合部的外侧壁呈圆锥形,结合后与胶囊膀胱镜的外表面相延续。
[0008]进一步,所述递送部为圆柱形,其材质为PVC或者金属材料。
[0009]进一步,所述中心孔的内径为2mm~6mm。
[0010]进一步,所述引线包括牵引线、电源线和激光光纤。
[0011]进一步,所述递送装置的长度为200mm~350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在医院护理人员协助或者患者自行将胶囊膀胱镜送入体内,递送部上的刻度线可以显示递送装置进入人体的深度,操作简单易行,对患者造
成的损伤小,而且在递送完成后可以通过撕裂把手将递送装置撕裂去除,避免影响操作。此外,本技术采用人体舒适度较高、低致敏性的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作为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与胶囊膀胱镜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A

A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1、胶囊膀胱镜;2、递送装置;22、结合部;221、内侧壁;222、中心孔;223、外侧壁;23、递送部;231、刻度线;232、撕裂把手;233、撕裂槽;3、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递送装置2由人体舒适度较高、低致敏性的硬质塑料等材料制成,长度在200mm~350mm之间,外径根据胶囊膀胱镜的直径大小制作,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递送装置2的前端是与胶囊膀胱镜1结合的结合部22,递送装置2的后端是供操作者握持的递送部23,结合部22和递送部23是一体件。递送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孔222,胶囊膀胱镜1后端的引线3可从中心孔222中穿出。胶囊膀胱镜1根据用途不一样,其后端需要携带不同部件,如仅用于检查完牵拉胶囊膀胱镜离体的牵引线、用于供能的电源线或者用于碎石的激光光纤。因此,引线3除了牵引线,还包括电源线或者激光光纤等体外连接线。
[0019]如图2所示,结合部22呈漏斗状,其内侧壁221的形状根据胶囊膀胱镜1的后端形状制成,可与胶囊膀胱镜1的后端紧贴结合并包裹其四周;结合部22的外侧壁223呈圆锥形,结合后与胶囊膀胱镜1的外表面相延续。中心孔222贯穿结合部22和递送部23,中心孔222的内径为2mm~6mm。
[0020]递送部23呈圆柱状,由PVC等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递送部23的外表面有刻度线231,可以显示递送装置2进入人体的深度。此外,递送部23的后端还设置有两个凸出的撕裂把手232。当胶囊膀胱镜1由外接电源供能或者需要携带激光等能量平台进行操作时,引线3除了牵引线,还包括相应的电源线或者外接光纤,则待递送装置2将胶囊膀胱镜1递送入体内再退出体外后,需要通过撕裂把手232将递送装置2撕裂去除,避免影响操作。
[0021]如图3所示,在中心孔222内壁的180
°
对线位置预留有两个平行的撕裂槽233,该撕裂槽自结合部22的前端延伸至递送部23的后端。递送部23的后端以撕裂槽233为界限,两个撕裂把手232分别位于递送部23的两侧半圆上。
[0022]递送操作时,先将胶囊膀胱镜1后端的牵引线由结合部22的前端中心孔222穿入,直至递送部23的后端穿出;同时将外接电源线或者光纤由递送部23的后端中心孔222穿入,直至结合部22的前端穿出,并与胶囊膀胱镜1机身后端的相应接口对接。牵拉牵引线,将结合部22的前端与胶囊膀胱镜1的后端紧密贴合,此时胶囊膀胱镜1的长径与递送部23的轴线呈一条直线。
[0023]操作者握持递送部23,将胶囊膀胱镜1的前端插入被检查者尿道外口,打开胶囊膀
胱镜1的照明及成像系统,缓慢进入,检查并记录尿道图像,待阻力突然消除,观察递送部23管外的刻度线231,确定胶囊膀胱镜1已全部进入膀胱后,此时放松牵引线,由于重力作用,胶囊膀胱镜1在膀胱内与递送装置2分离,再后退递送装置2,直至结合部22完全退出体外。操作者双手握持撕裂把手232,向相反方向用力牵拉递送部23,使撕裂槽233由递送部23的后端向前持续撕裂,直至结合部22完全分离,从而去除递送装置2,完成胶囊膀胱镜的递送过程。
[0024]若胶囊膀胱镜1仅用于膀胱检查,其后端仅需要带有牵引线,即引线3为牵引线,牵引线为丝线,则本技术的递送装置2不需要撕裂,因此可不预留撕裂槽233及撕裂把手232。
[0025]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的结合部和递送部,所述结合部用于与胶囊膀胱镜的后端结合,所述递送部用于操作者握持,所述递送装置的内部设置有中心孔,胶囊膀胱镜后端的引线经所述中心孔引出;所述递送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递送部的后端设置有两个凸出的撕裂把手,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设置有撕裂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位于所述中心孔内壁的180
°
对线位置;所述递送部的后端以该对线位置为界限,两个撕裂把手分别位于所述递送部的两侧半圆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膀胱镜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呈漏斗状,其内侧壁的形状与胶囊膀胱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新杨杰孟祥宇朱凯
申请(专利权)人:薛建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