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1394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6
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包括一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设有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紧挨布置;针对煎药腔(11)设有加热装置(111),所述煎药腔(11)与贮药腔(12)通过阀门或通断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呈现连通或隔离两种工作状态。使用时先在煎药腔中进行一煎,一煎后将药液排入贮药腔暂存,而在煎药腔再加入清水进行二煎,二煎后再将药液排入贮药腔中与一煎药液混合后就可排出。如此设计,锅体体积小,结构紧凑,一煎和二煎使用方便。煎使用方便。煎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煎药锅。

技术介绍

[0002]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减少有效成分的浪费,中药的熬制方式分为一煎(首煎)和二煎,在将药材泡透后,第一次煎煮,当药物的有效成分从浓度高的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达到内外浓度平衡时,停止渗出,此时倒出的药液为“一煎”;然后在锅中药材料里加清水再煎煮一次,建立新的浓度差,继续溶解有效成分,此为“二煎”,少数滋补类的汤煎甚至还需要煎第三次。
[0003]现有的普通的煎药锅就一个锅腔,在一煎后要人工过滤出一煎药液,然后再加水煎出二煎药液,其一煎二煎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以简单结构、低成本,方便于中药的多道煎(一煎、二煎)。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包括一锅体;所述锅体内设有煎药腔和贮药腔,所述煎药腔和贮药腔紧挨布置;针对煎药腔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煎药腔与贮药腔通过阀门或通断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煎药腔和贮药腔呈现连通或隔离两种工作状态。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针对煎药腔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的位置不限,可以设置在煎药腔内,也可以设置在外部,只要能对煎药腔进行加热即可;并且,加热装置具体采有的形式也不限,可以是电热装置,也可以是通蒸汽的夹层,还可以是微波等等加热方式。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煎药腔高于贮药腔布置,煎药腔底部设有一漏药液孔,通过该漏药液孔与贮药腔相通,且漏药液孔上设有过滤网和所述阀门,以此当阀门打开时煎药腔内的药液因重力能够流入贮药腔。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煎药腔和贮药腔通过一个侧面紧挨布置。
[0009]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动力装置,将煎药腔的药液压入贮药腔。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锅体中部设有一能够打开的隔层,该隔层将锅体分隔成上方的煎药腔和下方的贮药腔,该隔层作为所述通断装置。
[0011]进一步,所述隔层是一层板,该层板通过转轴铰接于锅体壁上,使层板能够翻转。
[0012]上述方案中,针对所述贮药腔设有加热装置。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贮药腔设有药液出口。进一步,所述药液出口设有排放阀。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是在锅体内紧挨设计煎药腔和贮药腔,使用时先在煎药腔中进行一煎,一煎后将药液排入贮药腔暂存,而在煎药腔再加入清水进行二煎,二煎后再将药液排入贮药腔中与一煎药液混合后就可排出。如此设计,锅体体积小,结构紧凑,一煎和二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3这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示意图。
[0018]以上附图中: 1、锅体;11、煎药腔;111、加热装置;112、漏药液孔;12、贮药腔;121、加热装置;122、药液出口;13、隔层;2、动力装置;21、推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
[0021]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包括一锅体1。锅体可以是如图示的圆柱形,当然实际中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立方体形等。
[0022]参见图1所示,所述锅体1内设有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通过一个任意面紧挨布置。图1中是举例,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的左右布置紧挨着,实际中也可以是上下布置。
[0023]参见图1所示,针对煎药腔11设有加热装置111,具体如图举例是在煎药腔11的底部设加热装置111。
[0024]参见图1所示,所述煎药腔11与贮药腔12通过阀门或通断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呈现连通或隔离两种工作状态。具体,所述煎药腔11高于贮药腔12布置,煎药腔11底部朝贮药腔12设有一漏药液孔112,通过该漏药液孔112与贮药腔12相通,且漏药液孔112上设有过滤网和所述阀门,以此当阀门打开时煎药腔内的药液因重力能够流入贮药腔12。
[0025]而所述贮药腔12上设有药液出口122,药液出口122上设有排放阀,以方便最终药液的排出。
[0026]参见图1所示,针对贮药腔12的设有加热装置121,以起保温作用。具体,如图举例,加热装置121是设置于贮药腔12的底面上。
[0027]上述加热装置111和加热装置121可以是电加热装置,也可以是通蒸汽的蒸汽加热夹层,甚至也可以是外部设置的燃气火源、微波加热装置等。加热装置111和加热装置121可以内置于锅体1上,也可以是外置,只要加热装置能够对其对应需要的部位加热即可。
[0028]使用时,先在煎药腔11中放药材和水进行一煎,一煎后打开漏药加热装置121和加热装置131可以内置于锅体1上,也可以是外置,只要加热装置能够对其对应需要的部位加热即可。液孔112的阀门,药液因重力经漏药液孔112过滤后流入贮药腔12内暂存,然后关闭漏药液孔112的阀门,再在煎药腔11内加入清水后进行二煎,二煎后再打开漏药液孔112的阀门,将二煎药液流入贮药腔12内与一煎药液混合,最后经药液出口122就可排出。如此设计,锅体体积小,结构紧凑,一煎和二煎使用方便。
[0029]实施例二:参见图2所示:
[0030]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包括一锅体,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所述锅体1中部设有一能够打开的隔层13,该隔层13将锅体1分隔成上方的煎药腔11和下方的贮药腔12,即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上下布置,隔层13作为所述通断装置;隔层13上也布设有加热装置
111;且,所述隔层13是一层板,该层板通过转轴铰接于锅体1壁上,使层板能够翻转,层板在放平状态时其边沿与锅壁密封,使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不相通,而当层板稍加翻转后,层板边沿与锅壁间即就有间隙,药腔11和贮药腔12就相通了。当要一煎时,手动或以自动(电动、气动均可)将层板转至放平状态,层板边沿与锅壁密封(为了密封可靠,在层板边沿上可设置密封圈),然后启动加热装置111进行一煎,一煎完成后,手动或以自动(电动、气动均可)转动层板,使层板翻转稍加倾斜,层板边沿与锅内壁间形成一点间隙,一煎的药液即经间隙流入下层的贮药腔12暂存,而药材留在煎药腔11内,接着再转动层板至放平状态,使其边沿与锅壁密封,再煎药腔11内再加清水进行二煎,二煎完成后同样可转动层板,使药液流入贮药腔12内与一煎药液混合后最后经药液出口122排出。
[0031]其他同实施例一,这里不再赘述。
[0032]实施例三:参见图3所示:
[0033]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包括一锅体,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煎药腔11的底部并不高于贮药腔12,甚至可以低于贮药腔12,故煎药腔11的药液不能因重力而流入贮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包括一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内设有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紧挨布置;针对煎药腔(11)设有加热装置(111),所述煎药腔(11)与贮药腔(12)通过阀门或通断装置连接,以使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呈现连通或隔离两种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腔(11)高于贮药腔(12)布置,煎药腔(11)底部设有一漏药液孔(112),通过该漏药液孔(112)与贮药腔(12)相通,且漏药液孔(112)上设有过滤网和所述阀门,以此当阀门打开时煎药腔内的药液因重力能够流入贮药腔(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多道煎的煎药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煎药腔(11)和贮药腔(12)通过一个侧面紧挨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信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