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122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从上到下包括相互插接的上盖、上桶、底桶,底桶内设置有收集袋,上桶侧壁上开设有观察窗,调节窗可以通过滑动的挡片进行遮挡;上桶侧壁两端下部通过支撑座滑槽滑动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拉出后可自动复位,上桶内部的支撑座上端设置有带刻度值的检测盘;上盖上部设置有呕吐口,下部通过合页设置有封闭盖板,呕吐口两侧设置有支撑杆以及支撑杆外部的压簧,呕吐口下压时可以顶开封闭盖板,解除下压时呕吐口与封闭盖板可自动回位;解决了目前缺少既可以容纳呕吐物,使医生可以观察呕吐物的时候尽量少的产生不适,又可以快速整洁地处理呕吐物的诊断装置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是肿瘤患者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也是晚期肿瘤患者较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的恶心呕吐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生活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近年来,随着新药的研发和非药物治疗的进展,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得到一定控制,但是,这仍然是导致肿瘤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进行有效评估,为临床治疗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有效预防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肿瘤科医务人员的职责。
[0003]但是目前没有一种专用的诊断装置,既可以容纳呕吐物,使医生可以观察呕吐物的时候尽量少的产生不适,又可以快速整洁地处理呕吐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解决目前缺少既可以容纳呕吐物,使医生可以观察呕吐物的时候尽量少的产生不适,又可以快速整洁地处理呕吐物的诊断装置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包括上盖、上桶、底桶,所述上桶设置于底桶上部,所述上盖设置于上桶上端;所述底桶为上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底桶的桶壁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上桶安装凹槽,所述上桶为上下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上桶的桶壁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凸起,上桶的桶壁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上盖安装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的相互插接实现上盖、上桶、底桶的相互配合安装;所述底桶内设置有收集袋,所述上桶侧壁上开设有圆弧形的挡片槽,所述挡片槽未与上桶内部相连通,所述挡片槽内滑动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槽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窗,通过所述观察窗将挡片槽与上桶内部相连通,挡片的面积可完全覆盖所述观察窗;所述上桶侧壁两端下部对称设置有支撑座滑槽,支撑座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通过拉簧与上桶相连接,支撑座伸入上桶内部的一端上部设置有检测盘,所述检测盘内设置有刻度值;所述上盖盖中部开设有圆形过孔,所述圆形过孔上部设置有呕吐口,呕吐口通过伸缩管与上盖的圆形过孔相连接,伸缩管两侧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对称固定于呕吐口上,下端通过设置于上盖上的支撑杆过孔插入上盖中,支撑杆的外侧套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上、下端分别和呕吐口和上盖相接触,所述上盖的圆形过孔下端两侧设置有封闭盖板,所述封闭盖板的一端相互接触,另一端通过合页转动连接上盖的下端,所述合页设置于支撑杆过孔的外侧。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桶、底桶的外径相同,上桶、底桶的内径相同。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桶安装凹槽在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收集袋的袋口设置有伸缩
绳,所述收集袋的袋口以及伸缩绳放置于上桶安装凹槽内,所述伸缩绳的拉拽部通过上桶安装凹槽的开口放置于底桶外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与观察窗的高度及长度相同,所述挡片槽的面积大于观察窗面积的两倍。
[0010]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内嵌装有玻璃。
[0011]进一步的,所述呕吐口包括水平的环形圆板与竖直的圆筒,圆筒设置于环形圆板下端并且圆筒与环形圆板的内径相同。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管为具有弹性,可以随着外力进行伸缩的波纹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合页具有回弹性。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下端还设置有活性炭包。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技术提供的诊断装置,可以在病人呕吐完之后通过压簧与合页将诊断装置进行快速封闭,防止异味散出,也可以通过挡片将观察窗进行遮挡,尽可能少的防止医生以及病人产生不适。
[0017](2)本技术提供的诊断装置,通过在检测盘中设置刻度值,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的呕吐物的状态以及量进行快速诊断。
[0018](3)本技术提供的诊断装置,通过设置可以滑动的支撑座以及底桶内部可以封口的收集袋,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的处理呕吐物,而且还不需要过分接触,更加卫生。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正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整体的俯视图;
[0023]图4是图2中的B

B剖视图;
[0024]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6是图3中的C

C剖视图;
[0026]其中,1为上盖、2为上桶、3为底桶、4为上桶安装凹槽、5为安装凸起、6为上盖安装凹槽、7为环形凸起、8为收集袋、9为挡片槽、10为挡片、11为观察窗、12为支撑座滑槽、13为支撑座、14为检测盘、15为呕吐口、16为波纹管、17为支撑杆、18为压簧、19为封闭盖板、20为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8]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包括上盖1、上桶2、底桶3,所述上桶2设置于底桶3上部,所述上盖1设置于上桶2上端。
[0029]所述底桶3为上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底桶3的桶壁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上桶安装凹槽4,所述上桶安装凹槽4设置于底桶3桶壁的内外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深度,用于安装上桶2。
[0030]所述上桶2为上下端开放的筒状结构,所述上桶2的内外径与底桶的内外径相同,上桶2的桶壁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凸起5,所述安装凸起5设置于上桶2桶壁的内外侧壁之间,并且安装凸起5的内外径与上桶安装凹槽4的内外径相同,通过将上桶2的安装凸起5插接于底桶3的上桶安装凹槽4中,既可以实现上桶2与底桶3的相互配合安装。所述上桶2的桶壁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上盖安装凹槽6,所述上盖安装凹槽6设置于上桶2的外侧壁内部并且与上桶2内部相连通,用于安装上盖1。
[0031]所述上桶安装凹槽4在一侧设置有开口,底桶内放置有收集袋8,所述收集袋8的袋口设置有伸缩绳,通过拽动所述伸缩绳可以将收集袋8进行封口。当放置收集袋8时,将收集袋8的主体放置于底桶3内,将袋口以及伸缩绳放置于上桶安装凹槽4内,并将伸缩绳的拉拽部通过上桶安装凹槽4的开口放置于底桶3外端,然后将上桶2固定插接于底桶3上,不仅实现了上桶2与底桶3的相互安装,也将收集袋8完全固定。
[0032]所述上桶2侧壁上开设有圆弧形的挡片槽9,所述挡片槽9的厚度为上桶2壁厚的一半,并不与上桶2内部相连通。所述挡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患者恶心呕吐症状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上桶(2)、底桶(3),所述上桶(2)设置于底桶(3)上部,所述上盖(1)设置于上桶(2)上端;所述底桶(3)为上端开放的筒状结构,底桶(3)的桶壁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上桶安装凹槽(4),所述上桶(2)为上下端开放的筒状结构,上桶(2)的桶壁下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凸起(5),上桶(2)的桶壁上端面设置有环形的上盖安装凹槽(6),通过凸起与凹槽的相互插接实现上盖(1)、上桶(2)、底桶(3)的相互配合安装;所述底桶(3)内设置有收集袋(8),所述上桶(2)侧壁上开设有圆弧形的挡片槽(9),所述挡片槽(9)未与上桶(2)内部相连通,所述挡片槽(9)内滑动连接有挡片(10),所述挡片槽(9)的一端设置有观察窗(11),通过所述观察窗(11)将挡片槽(9)与上桶(2)内部相连通,挡片(10)的面积可完全覆盖所述观察窗(11);所述上桶(2)侧壁两端下部对称设置有支撑座滑槽(12),支撑座滑槽(12)内滑动设置有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13)通过拉簧与上桶(2)相连接,支撑座(13)伸入上桶(2)内部的一端上部设置有检测盘(14),所述检测盘(14)内设置有刻度值;所述上盖(1)中部开设有圆形过孔,所述圆形过孔上部设置有呕吐口(15),呕吐口(15)通过伸缩管与上盖(1)的圆形过孔相连接,伸缩管两侧设置有竖直的支撑杆(17),所述支撑杆(17)上端对称固定于呕吐口(15)上,下端通过设置于上盖(1)上的支撑杆过孔插入上盖(1)中,支撑杆(17)的外侧套接有压簧(18),所述压簧(18)的上、下端分别和呕吐口(15)和上盖(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明赵学红张东峰宋淑英王丹凤王玮柯娟翟玉峰贺红杰张晓晶黄敏许莹莹张信米希茂尹杰荣李晓飞刘书颖张凯宁王霞张慧娟高亚婷
申请(专利权)人:临汾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