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9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包括岩层、回风巷道支护,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部一端开设有顶板支护段,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帮部支护段,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部还包括底支护、侧一支护、拱形顶侧支护、斜顶侧支护以及侧二支护,所述侧一支护以及所述侧二支护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支护的两侧,所述拱形顶侧支护以及所述斜顶侧支护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支护的上方,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表面固定铺设有端口防护组件,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固定开设在贯穿所述9#煤层以及10#煤层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抑制开挖初期拱形顶板及巷帮易出现的裂隙扩展,维护围岩。维护围岩。维护围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
,具体为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

技术介绍

[0002]急倾斜煤层是指地下开采时煤层倾角大于45
°
的煤层,而在急倾斜煤层中布置巷道时,由于应力分布的非均匀性,导致巷道往往出现非对称大变形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应对该技术难题,进行了锚杆技术的升级,逐步使用全长注浆锚索支护;
[0003]但经使用发现,升级后的巷道围岩变形得到一定控制,仍存在底鼓和顶板破碎的现象,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控制巷道的非对称大变形,需要从围岩与支护的作用机理、锚杆支护本质上寻求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系统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包括岩层、回风巷道支护;
[0006]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部一端开设有顶板支护段,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帮部支护段;
[0007]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部还包括底支护、侧一支护、拱形顶侧支护、斜顶侧支护以及侧二支护,所述侧一支护以及所述侧二支护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支护的两侧,所述拱形顶侧支护以及所述斜顶侧支护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支护的上方;
[0008]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表面固定铺设有端口防护组件。
[0009]作为优选,所述岩层内部还包括粉砂岩、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以及煤层,所述煤层内部还包括9#煤层以及10#煤层,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固定开设在贯穿所述9#煤层以及10#煤层的内部。
[0010]作为优选,所述底支护内部还包括轨面,所述轨面内部等距固定铺设有轨枕。
[0011]作为优选,所述侧一支护内部还包括侧一支护板,所述侧一支护板固定铺设在所述轨面的一侧,所述侧一支护板位于所述岩层内部等距插接有第一锚索,所述侧一支护板位于所述岩层内部等距插接有第一注浆锚索,所述侧二支护内部还包括侧二支护板,所述侧二支护板固定铺设在所述轨面的另一侧,所述侧二支护板位于所述岩层内部等距插接有第四锚索。
[0012]作为优选,所述拱形顶侧支护内部还包括拱形支护板,所述拱形支护板位于所述顶板支护段端部固定布置有四根第二锚索,所述拱形支护板中部位于所述顶板支护段端部固定布置有一根第二注浆锚索,所述拱形支护板顶部位于所述顶板支护段端部固定布置有一根第一长锚索,所述拱形支护板位于所述帮部支护段端部固定布置两根所述第二注浆锚
索。
[0013]作为优选,所述斜顶侧支护内部还包括斜顶支护板,所述斜顶支护板位于所述岩层内部固定布置有第三锚索,所述斜顶支护板位于所述顶板支护段端部固定布置有两根型号为Ф22
×
3500mm的短锚索,所述斜顶支护板位于所述帮部支护段端部固定布置两根型号为Ф22
×
3500mm的所述短锚索,所述斜顶支护板位于所述岩层内部固定布置有一根第二长锚索。
[0014]作为优选,所述端口防护组件内部还包括拱形刚托盘,所有锚索一端均固定组装所述拱形刚托盘,所述拱形刚托盘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钢筋梯,所述回风巷道支护内壁固定铺设有金属网。
[0015]本技术的优点:
[0016]1、本技术普通锚杆索支护、中空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和非均质跨界长锚固支护的巷道顶点下沉量逐级减小,各支护方案下巷道顶点下沉量均随与工作面距离增大而减小。
[0017]2、本技术普通锚杆索支护、中空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和非均质跨界长锚固支护的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逐级减小,各支护方案下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均随与工作面距离增大而减小。
[0018]3、本技术普通锚杆索支护、中空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和非均质跨界长锚固支护的巷道拱形顶侧帮移近量逐级减小,各支护方案下巷道拱形顶侧帮部移近量均随与工作面距离增大而快速减小。
[0019]4、本技术普通锚杆索支护、中空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和非均质跨界长锚固支护的巷道底板最大鼓起量逐级减小,各支护方案下巷道底板最大鼓起量随工作面距离增大而变化的规律一致,从工作面到工作面前方2~3m巷道底鼓量迅速增大,到工作面前方25~30m缓慢增大,30m后基本不变。中空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相较于普通锚杆索支护提高了锚杆索的强度,增长了锚索的锚固长度,加厚了锚杆锚固层厚度,度对控制巷道围岩变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锚杆索长度的匹配不合理,控制效果变好主要来自锚杆加强加长还是锚索加强加长锚固长度加长不明朗。非均质跨界长锚固支护方案采用单一化支护(仅施工一组锚索),相较于中空注浆锚索全长锚固支护锚固层增厚46%,模拟结果显示非均质跨界长锚固支护能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顶板支护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帮部支护段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回风巷道支护;101、顶板支护段;102、帮部支护段;11、底支护;111、轨面;
112、轨枕;12、侧一支护;121、侧一支护板;122、第一锚索;123、第一注浆锚索;13、拱形顶侧支护;131、拱形支护板;132、第二锚索;133、第二注浆锚索;134、第一长锚索;14、斜顶侧支护;141、斜顶支护板;142、第三锚索;143、第二长锚索;15、侧二支护;151、侧二支护板;152、第四锚索;16、端口防护组件;161、拱形刚托盘;162、钢筋梯;163、金属网;2、岩层;21、粉砂岩;22、炭质泥岩;23、泥质粉砂岩;24、煤层;241、9#煤层;242、10#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看图1

4: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包括岩层2、回风巷道支护1,岩层2内部还包括粉砂岩21、炭质泥岩22、泥质粉砂岩23以及煤层24,煤层24内部还包括9#煤层241以及10#煤层242,回风巷道支护1固定开设在贯穿9#煤层241以及10#煤层242的内部。
[0028]回风巷道支护1内部还包括底支护11、侧一支护12、拱形顶侧支护13、斜顶侧支护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包括岩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风巷道支护(1);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内部一端开设有顶板支护段(101),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内部另一端开设有帮部支护段(102);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内部还包括底支护(11)、侧一支护(12)、拱形顶侧支护(13)、斜顶侧支护(14)以及侧二支护(15),所述侧一支护(12)以及所述侧二支护(1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支护(11)的两侧,所述拱形顶侧支护(13)以及所述斜顶侧支护(14)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支护(11)的上方;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内表面固定铺设有端口防护组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层(2)内部还包括粉砂岩(21)、炭质泥岩(22)、泥质粉砂岩(23)以及煤层(24),所述煤层(24)内部还包括9#煤层(241)以及10#煤层(242),所述回风巷道支护(1)固定开设在贯穿所述9#煤层(241)以及10#煤层(24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护(11)内部还包括轨面(111),所述轨面(111)内部等距固定铺设有轨枕(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煤回风巷道支护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一支护(12)内部还包括侧一支护板(121),所述侧一支护板(121)固定铺设在所述轨面(111)的一侧,所述侧一支护板(121)位于所述岩层(2)内部等距插接有第一锚索(122),所述侧一支护板(121)位于所述岩层(2)内部等距插接有第一注浆锚索(123),所述侧二支护(15)内部还包括侧二支护板(151),所述侧二支护板(15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代洪邓学勇康虹廖孝东冯军成郭德全刘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赵家坝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