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94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滩涂堤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滩涂堤坝加固结构。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处理效果显著提高的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其包括软土地基,还包括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软土地基中,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连接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上方,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内的一端以及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内。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内。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滩涂堤坝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滩涂堤坝
,尤其是一种滩涂堤坝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程建设中经常需要处理沿海滩涂土地,对于沿海滩涂土地普遍的处理方法是换填法、沙(碎石)桩挤密法、强夯法等进行加固处理,然而,以上方法工序多,工程量大,成本高,周期长,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交通和周边环境影响大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处理效果显著提高的滩涂堤坝加固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包括软土地基,还包括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软土地基中,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连接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上方,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内的一端以及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内。
[0005]进一步的是,复合表面硬化体包括砂石垫层和坝体,砂石垫层设置在软土地基上,坝体设置在砂石垫层上,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内的一端穿过砂石垫层插接在坝体内,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坝体内。
[0006]进一步的是,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包括第一原竹网架和第一灌浆复合体,第一灌浆复合体位于第一原竹网架中。
[0007]进一步的是,第一原竹网架包括第一竖向原竹、第一横向原竹和第一纵向原竹,第一横向原竹和第一纵向原竹分别与第一竖向原竹内腔连通,所有的第一竖向原竹、第一横向原竹和第一纵向原竹连接为一个整体;
[0008]第一竖向原竹插接在软土地基中,第一竖向原竹未伸入软土地基内的一端穿过砂石垫层插接在坝体内,第一横向原竹和第一纵向原竹位于坝体中;
[0009]位于第一原竹网架连通空腔中的第一灌浆复合体为一体结构。
[0010]进一步的是,第一竖向原竹上设置有与外部连接的圆孔,通过圆孔渗出的水泥浆液与相连的软土地基凝固为一个整体。
[0011]进一步的是,第一竖向原竹的下端设置有棱锥形加固头,第一竖向原竹中设置有加强筋。
[0012]进一步的是,第一竖向原竹、第一横向原竹和第一纵向原竹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加强基础。
[0013]进一步的是,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包括第二原竹网架和第二灌浆复合体,第二灌浆复合体位于第二原竹网架中,且位于第二原竹网架连通空腔中的第二灌浆复合体为一体结构。
[0014]进一步的是,第二原竹网架包括至少一层原竹架体,每层原竹架体包括第二竖向原竹、第二横向原竹和第二纵向原竹,第二横向原竹和第二纵向原竹分别与第二竖向原竹内腔连通,所有的第二竖向原竹、第二横向原竹和第二纵向原竹连接为一个整体;
[0015]坝体包括至少两层坝基体,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内的一端插接在最下端一层坝基体中,一层原竹架体插接在一层坝基体中。
[0016]进一步的是,第二竖向原竹、第二横向原竹和第二纵向原竹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混凝土加强基础。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和复合表面硬化体。施工时,首先将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软土地基中,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连接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上方,再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外部布置复合表面硬化体,使得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未伸入软土地基内的一端以及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插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内。这样,由于本申请的软土地基不需要大量的进行软土置换,也不需要进行大量挤压柱的压入,更不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通场的普遍夯砸,而仅仅只需要向软土地基内压入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第一竖向原竹,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上,最后布置复合表面硬化体即可,不仅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由于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的存在,处理效果显著提高。并且,施工复合表面硬化体中的坝体时,安装一层原竹架体,然后紧跟施工一层坝体的坝基体,再进行下一层原竹架体的安装和坝基体的施工,直至完成坝体的施工,这样显著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和安全性。
[0018]进一步的,依据竹材是一种常用且广泛存在的绿色资源,而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生长周期短等优点,本申请的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主要采用原竹构成,还可以更加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达到降低施工周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记为:软土地基1、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第一竖向原竹21、第一横向原竹22、第一纵向原竹23、第一混凝土加强基础24、加强筋25、棱锥形加固头26、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第二竖向原竹31、第二横向原竹32、第二纵向原竹33、第二混凝土加强基础34、复合表面硬化体4、砂石垫层41、坝体42、坝基体421、连接套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图2所示,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包括软土地基1,还包括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和复合表面硬化体4,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插接在软土地基1中,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通过连接套5连接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的上方,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1内的一端以及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插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4内。
[0023]施工时,首先将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插接在软土地基1中,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连接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的上方,再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外部布置复合表面硬化体4,使得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1内的一端以及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插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4内。这样,由于本申请的软土地基1不需要大量的进行软土置换,也不需要进行大量挤压柱的压入,更不需要对软土地基1进行通场的普遍夯砸,而仅仅只需要向软土地基1内压入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的第一竖向原竹21,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上,最后布置复合表面硬化体4即可,不仅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相对较低,由于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的存在,处理效果显著提高。
[0024]为了保证处理后的表面质量,本技术复合表面硬化体4包括砂石垫层41和坝体42,砂石垫层41设置在软土地基1上,坝体42设置在砂石垫层41上,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11内的一端穿过砂石垫层41插接在坝体42内,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插接在坝体42内。砂石垫层41的总厚度为500mm,分两层填筑完成,每层填筑250mm,采用小型机械分层压实。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包括软土地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和复合表面硬化体(4),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插接在软土地基(1)中,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连接设置在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的上方,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1)内的一端以及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插接在复合表面硬化体(4)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复合表面硬化体(4)包括砂石垫层(41)和坝体(42),砂石垫层(41)设置在软土地基(1)上,坝体(42)设置在砂石垫层(41)上,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未伸入软土地基(1)内的一端穿过砂石垫层(41)插接在坝体(42)内,第二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3)插接在坝体(42)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三维复合立体加固网架(2)包括第一原竹网架和第一灌浆复合体,第一灌浆复合体位于第一原竹网架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滩涂堤坝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原竹网架包括第一竖向原竹(21)、第一横向原竹(22)和第一纵向原竹(23),第一横向原竹(22)和第一纵向原竹(23)分别与第一竖向原竹(21)内腔连通,所有的第一竖向原竹(21)、第一横向原竹(22)和第一纵向原竹(23)连接为一个整体;第一竖向原竹(21)插接在软土地基(1)中,第一竖向原竹(21)未伸入软土地基(1)内的一端穿过砂石垫层(41)插接在坝体(42)内,第一横向原竹(22)和第一纵向原竹(23)位于坝体(42)中;位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坤周丕健毛兴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