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7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石墨烯发热地膜、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上层绝缘保护层、石墨烯发热体层和下层绝缘保护层;石墨烯发热体层包括多条石墨烯发热条;各石墨烯发热条第一端通过第一导电带层连接第一绝缘导线,各石墨烯发热条第二端通过第二导电带层连接第二绝缘导线;上层绝缘保护层上表面和下绝缘保护层下表面分别设有金属电磁屏蔽层;金属电磁屏蔽层通过第三绝缘导线接地;控制器包括电源接口、处理器、电压检测电路、第一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发热地膜
,尤其涉及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

技术介绍

[0002]电热膜供暖是现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供暖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电力为能源,通过红外线辐射进行传热的新型供暖方式。
[0003]现有的电热膜结构如2005年2月3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779783Y所公开的电热膜,包括发热丝及绝缘层,该发热丝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绝缘层附着于该发热丝的上、下表面,所述的发热丝及绝缘层均为片状。绝缘层包括上、下绝缘层,该上、下绝缘层分别附着于发热丝的上、下表面。下绝缘层上还附着有反射板,该反射板呈片状,其一表面附着于下绝缘层的表面,其另一表面附着有反射板绝缘层,该反射板绝缘层为片状。电热丝和绝缘层为平面型片状。通过片状发热丝和绝缘层的设置,使整个电热膜呈薄片状,从而使该电热膜较薄,所占用的空间较小,并且当该电热膜贴附于待加热物体的表面时,整个电热膜的表面都会与该物体的表面接触,从而对物体的加热均匀且热辐射效果好;通过反射板的设置,可以控制加热的方向。
[0004]再如2020年03月19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211321530U所公开的水性石墨烯电热膜,该水性石墨烯电热膜在上、下层绝缘保护层之间设置有石墨烯发热体层和导电带层,其中石墨烯发热体层由若干条间隔平行设置的石墨烯发热条组成,导电带层设置于若干条石墨烯发热条的两侧端头处使石墨烯发热条并联。该电热膜将满版涂覆的石墨烯发热体层裁剪成条状后,再按照一定排布方式排布贴合,并覆盖导电带层使其并联,既能保证涂布的精度和均匀度,从而保证发热均匀性,避免传统丝印或其他方式造成的发热不均匀。
[0005]上述两个专利所公开的电热膜结构是最为常见的电热膜,发热均匀。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反应,电热膜属于用电设备,电热膜通电工作时会发出低频电磁波,用户担心长期处于低频电磁波环境中会不利于身体健康。再者,用户担心,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电热膜老化,造成漏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能够有效防止电磁波辐射,并且当检查到漏电发生时,智能切断电源。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石墨烯发热地膜,所述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层绝缘保护层、石墨烯发热体层和下层绝缘保护层;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层包括多条间隔平行设置于上层绝缘保护层和下层绝缘保护层之间的石墨烯发热条;各所述石墨烯发热条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带层,各所述石墨烯发热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导电带层;
[0008]所述第一导电带层连接有第一绝缘导线,所述第二导电带层连接有第二绝缘导
线;
[0009]所述上层绝缘保护层的上表面和下绝缘保护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金属电磁屏蔽层;
[0010]各所述金属电磁屏蔽层均连接有第三绝缘导线,所述第三绝缘导线接地;
[0011]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接口、处理器、电压检测电路、第一AC

DC转换器、第二AC

DC转换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0012]所述第一AC

DC转换器的交流电输入端和第二AC

DC转换器的交流电输入端分别连接于电源接口;
[0013]所述第一绝缘导线通过第一电子开关连接于第一AC

DC转换器的直流电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绝缘导线通过第一电子开关连接于第二AC

DC转换器的直流电负极输出端;
[0014]所述第三绝缘导线与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处理器电连接;
[0015]所述第二AC

DC转换器的直流电输出端与处理器的电源端电连接;
[0016]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处理器通信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处理器电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GPRS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以及5G通信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001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与处理器通信连接。
[0020]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发热地膜还包括设置于上层绝缘保护层和下层绝缘保护层之间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第四绝缘导线;
[0021]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第四绝缘导线连接于处理器。
[002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通过在上层绝缘保护层的上表面和下绝缘保护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金属电磁屏蔽层,金属电磁屏蔽层可以有效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金属电磁屏蔽层接地,使用安全。同时,通过控制器检测金属电磁屏蔽层是否漏电,具体的:当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金属电磁屏蔽层漏电,处理器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断路。并且,当检测到金属电磁屏蔽层漏电时,处理器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发出警报信息。
[0023]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本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处理器控制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断路,石墨烯发热条停止发热。
[0024]进一步的,用户可将上位机通过通信线缆与控制器的通信接口通信连接,在上位机控制本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工作。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分解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剖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9]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石墨烯发热地膜,所述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层绝缘保护层1、石墨烯发热体层2和下层绝缘保护层3;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层2包括多条间隔平行设置于上层绝缘保护层1和下层绝缘保护层3之间的石墨烯发热条21;各所述石墨烯发热条2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带层22,各所述石墨烯发热条2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导电带层23。上述石墨烯发热地膜的结构是现有的结构,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211321530U所公开的水性石墨烯电热膜,在此不做详细赘述。
[0030]所述第一导电带层22连接有第一绝缘导线6,所述第二导电带层23连接有第二绝缘导线7。
[0031]所述上层绝缘保护层1的上表面和下绝缘保护层3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金属电磁屏蔽层4。所述金属电磁屏蔽层4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0032]所述上层绝缘保护层1和下层绝缘保护层3之间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5,所述温度传感器5连接有第四绝缘导线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电磁辐射的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石墨烯发热地膜,所述石墨烯发热地膜包括自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层绝缘保护层、石墨烯发热体层和下层绝缘保护层;所述石墨烯发热体层包括多条间隔平行设置于上层绝缘保护层和下层绝缘保护层之间的石墨烯发热条;各所述石墨烯发热条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导电带层,各所述石墨烯发热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有第二导电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带层连接有第一绝缘导线,所述第二导电带层连接有第二绝缘导线;所述上层绝缘保护层的上表面和下绝缘保护层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金属电磁屏蔽层;各所述金属电磁屏蔽层均连接有第三绝缘导线,所述第三绝缘导线接地;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接口、处理器、电压检测电路、第一AC

DC转换器、第二AC

DC转换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AC

DC转换器的交流电输入端和第二AC

DC转换器的交流电输入端分别连接于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绝缘导线通过第一电子开关连接于第一A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榕王书传张秀会舒丰贤王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久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