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6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包括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所述第一仿木桩的底端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仿木桩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位于第二仿木桩的一侧上端位置,所述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的一侧均与水泥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水泥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岸,所述水泥墙体上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第一仿木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有利于加强护坡效果,有利于防止河岸边缘坍塌。有利于防止河岸边缘坍塌。有利于防止河岸边缘坍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


[0001]本技术涉及驳岸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

技术介绍

[0002]驳岸是指沿河地面以下,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或冲刷)的构筑物,园林工程中定义:建于水体边缘和陆地交界处,用工程措施加工岸而使其稳固,以免遭受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保护风景园林中水体的设施。
[0003]为了防止驳岸坍塌,会在岸边固定仿木桩,但是部分用于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方强度不够高,防坍塌的性能不够好,并且夜间不容易看清河岸边缘,行人经过存在安全隐患,仿木桩造型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部分用于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方强度不够高,防坍塌的性能不够好,并且夜间不容易看清河岸边缘,行人经过存在安全隐患,仿木桩造型不够美观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该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具有加强护坡效果,有利于防止河岸边缘坍塌和减少行人夜间出行存在的安全隐患且有利于提高整体美观性的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包括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所述第一仿木桩的底端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仿木桩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位于第二仿木桩的一侧上端位置,所述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的一侧均与水泥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水泥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岸,所述水泥墙体上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第一仿木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固定横板,所述固定横板与防水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所述固定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节能灯,所述防水外壳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光板,所述防水外壳上固定连接有透光片,所述第二仿木桩上固定连接有种植台,所述种植台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植被容器,所述植被容器内部设置有土壤层和水生植被。
[0006]优选的,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磁块与第二仿木桩固定连接,所述植被容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二磁块与第一磁块吸合连接,所述第二仿木桩和植被容器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吸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透光片位于防水外壳的侧面和上表面位置,所述防水外壳上设置有五个透光片。
[0008]优选的,所述防水外壳的上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太阳能光板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光板与节能灯和固定横板均为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仿木桩的上端位置位于水面上方,所述第二仿木桩位于水面下
方位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仿木桩与第二仿木桩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仿木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条,所述第一仿木桩的另一侧开设有卡口。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横板、控制块和节能灯都在空腔的内部,所述控制块和节能灯分别位于固定横板的两侧位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设置有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之间连接有加强杆,有利于加强护坡效果,有利于防止河岸边缘坍塌。
[0014]2、本技术在第一仿木桩和第二仿木桩内分别设置有节能灯和水生植被,节能灯用于夜间照明,有利于照亮水面和岸边,减少行人夜间出行存在的安全隐患,水生植被有利于提高整体美观性。
[00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第一仿木桩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第二仿木桩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第一仿木桩立体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河岸;2、水泥墙体;3、第一仿木桩;4、第二仿木桩;5、基座;6、加强杆;7、防水外壳;8、空腔;9、固定横板;10、控制块;11、节能灯;12、透光片;13、支撑杆;14、太阳能光板;15、凹槽;16、第一磁块;17、第二磁块;18、植被容器;19、土壤层;20、水生植被;21、种植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包括第一仿木桩3和第二仿木桩4,第一仿木桩3的底端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6,加强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仿木桩4固定连接,加强杆6位于第二仿木桩4的一侧上端位置,第一仿木桩3和第二仿木桩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5,第一仿木桩3和第二仿木桩4的一侧均与水泥墙体2固定连接,水泥墙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岸1,水泥墙体2上固定连接有基座5,第一仿木桩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7,防水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空腔8内部设置有固定横板9,固定横板9与防水外壳7固定连接,固定横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块10,固定横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节能灯11,防水外壳7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光板14,防水外壳7上固定连接有透光片12,第二仿木桩4上固定连接有种植台21,种植台2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部设置有植被容器18,植被容器18内部设置有土壤层19和水生植被20,水生植被20有利于提高整体美观性。
[0027]本技术中,优选的,凹槽15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16,第一磁块16与第二仿木桩4固定连接,植被容器1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17,第二磁块17与第一磁块16吸合连接,第二仿木桩4和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包括第一仿木桩(3)和第二仿木桩(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仿木桩(3)的底端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的另一端与第二仿木桩(4)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杆(6)位于第二仿木桩(4)的一侧上端位置,所述第一仿木桩(3)和第二仿木桩(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基座(5),所述第一仿木桩(3)和第二仿木桩(4)的一侧均与水泥墙体(2)固定连接,所述水泥墙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河岸(1),所述水泥墙体(2)上固定连接有基座(5),所述第一仿木桩(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外壳(7),所述防水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内部设置有固定横板(9),所述固定横板(9)与防水外壳(7)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横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块(10),所述固定横板(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节能灯(11),所述防水外壳(7)的上方设置有太阳能光板(14),所述防水外壳(7)上固定连接有透光片(12),所述第二仿木桩(4)上固定连接有种植台(21),所述种植台(2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的内部设置有植被容器(18),所述植被容器(18)内部设置有土壤层(19)和水生植被(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驳岸坍塌的仿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内部设置有第一磁块(16),所述第一磁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翔李蕾马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陶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