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84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包括第一龙骨、灯带、多个透光云石片、多个连接件和多组吊顶组件,所述第一龙骨横向设置,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的下方,多组吊顶组件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所述透光云石片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透光云石片的两侧均设有凹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通过将连接件上的凸部卡设于透光云石片上的凹部内,使得连接件与透光云石片抵接,同时由于相邻两个透光云石片的底面相互平齐,使得最终的拼接面更平整,通过凸部与凹部直接卡设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避免了需要重复安装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需要重复安装的问题。同时避免了需要重复安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吊顶结构
,尤其是指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透光云石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由高分子材料合制而成,透光云石的份量轻、硬度高、耐油、耐脏、耐腐蚀性强。
[0003]大型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在安装时,由于规格较大,重量高,容易导致安装不牢固,相邻透光云石片之间拼接不平整的问题,重新安装费时费力,降低了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相邻透光云石片之间拼接不完整,重新安装费时费力导致了安装效率降低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拼接平整、结构牢固的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包括第一龙骨、灯带、多个透光云石片、多个连接件和多组吊顶组件,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的下方,多组吊顶组件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透光云石片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透光云石片的两侧均设有凹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卡设于所述凹部内以使相邻两个透光云石片的底面相互平齐。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顶组件包括吊筋、吊挂件和第二龙骨,所述吊筋的一端与所述吊挂件连接,所述第二龙骨设置在所述吊挂件上,所述吊挂件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筋远离所述吊挂件的一端设有膨胀螺丝,所述吊筋通过膨胀螺丝与混凝土顶面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挂件的底部为U型槽结构,所述第一龙骨设置在所述U型槽结构的槽底。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挂件上还设有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螺栓和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U型槽结构外侧壁的两侧,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U型槽结构的两个外侧壁并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带设有多个,多个灯带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灯带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连接件抵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的底端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透光云石片的底面抵接以限位所述透光云石片。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龙骨与所述灯带之间还设有石膏板,所述石膏板完全覆盖所述灯带。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由不锈钢制成。
[001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的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通过将连接件上的凸部卡设于透光云石片上的凹部内,使得连接件与透光云石片抵接,同时由于相邻两个透光云石片的底面相互平齐,使得最终的拼接面更平整,通过凸部与凹部直接卡设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同时避免了需要重复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第二螺栓与限位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龙骨;2、灯带;3、透光云石片;4、连接件;5、吊筋;6、吊挂件;7、第二龙骨;8、膨胀螺丝;9、第一螺栓;10、螺母;11、第二螺栓;12、限位部;13、石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约束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于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包括第一龙骨1、灯带2、多个透光云石片3、多个连接件4和多组吊顶组件,灯带2设置在第一龙骨1的下方,多组吊顶组件沿第一龙骨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透光云石片3与连接件4沿第一龙骨1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透光云石片3的两侧均设有凹部,连接件4的一端与第一龙骨1连接,连接件4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凸部,凸部卡设于凹部内以使相邻两个透光云石片3的底面相互平齐。在安装时,先将吊顶组件与混凝土顶面连接,而后将第一龙骨1连接在各吊顶组件上,通过连接件4将相邻两个透光云石片3连接,并将连接件4与第一龙骨1连接,从而
完成吊顶结构的安装。需要说明的是,灯带2可以通过捆扎、黏合等方式连接在第一龙骨1的下方。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吊顶组件包括吊筋5、吊挂件6和第二龙骨7,吊筋5的一端与吊挂件6连接,第二龙骨7设置在吊挂件6上,吊挂件6与第一龙骨1连接。吊筋5与吊挂件6连接,第二龙骨7设置在吊挂件6上,对吊挂件6起到稳固结构的作用,使得吊挂件6对第一龙骨1的牵引更稳定。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吊筋5远离吊挂件6的一端设有膨胀螺丝8,吊筋5通过膨胀螺丝8与混凝土顶面连接。吊筋5通过膨胀螺丝8与混凝土顶面连接,使得吊筋5对吊挂件6的牵引支撑力更强,提高了吊挂件6的稳定性。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吊挂件6的底部为U型槽结构,第一龙骨1设置在U型槽结构的槽底。U型槽结构能够将第一龙骨1包裹在槽底和槽壁之间,使得第一龙骨1对吊挂件6的槽底和槽壁均起到加强作用,进一步提高吊挂件6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龙骨1优选为槽钢,通过槽钢的槽底与吊挂件6的U型槽结构的槽壁抵接,能够进一步地提高U型槽结构的槽壁强度。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吊挂件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龙骨、灯带、多个透光云石片、多个连接件和多组吊顶组件,所述灯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龙骨的下方,多组吊顶组件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透光云石片与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龙骨的长度方向依次交错设置,所述透光云石片的两侧均设有凹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凸部,所述凸部卡设于所述凹部内以使相邻两个透光云石片的底面相互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组件包括吊筋、吊挂件和第二龙骨,所述吊筋的一端与所述吊挂件连接,所述第二龙骨设置在所述吊挂件上,所述吊挂件与所述第一龙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远离所述吊挂件的一端设有膨胀螺丝,所述吊筋通过膨胀螺丝与混凝土顶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云石片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件的底部为U型槽结构,所述第一龙骨设置在所述U型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边海双时琴许贤谢燕铁柱柏长勇崔金龙徐一纪颖罗星婷吴蕾潜晓施杨程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