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67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0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过程繁杂、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误差,无法获得一致性良好的产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载具通过载具移动定位装置输送至整形机构和剥漆机构,进行整形,整形完成后,进入剥漆机构进行剥漆处理;随后进行料片的上料裁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全线自动化的料片上料方式,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电感线圈与料片的焊接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由于容易出现误差,而无法获得一致性优良产品的问题;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焊接效率高、操作便捷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操作便捷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操作便捷且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感元件生产设备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其包括线圈和磁芯,磁芯包裹线圈,线圈外部连接料片形成引线;现有的电感线圈在生产的过程中,特别是线圈与料片焊接时,大都是人工将料片放到已经放置有线圈的治具上,随后放入焊接设备中,实现电感线圈与料片的连接,焊接完成后,将完成焊接的料片取下,进行下一个料片的焊接,人工操作过程繁杂、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误差,无法获得一致性良好的产品;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的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过程繁杂、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误差,无法获得一致性良好的产品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载具通过载具移动定位装置输送至整形机构和剥漆机构,进行整形,整形完成后,进入剥漆机构进行剥漆处理;随后进行料片的上料裁切,本技术通过全线自动化的料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表面左端设置有载具移动定位装置(2),载具移动定位装置(2)的输出端设置有整形机构(3)和剥漆机构(4),剥漆机构(4)的输出端设有料片的上料裁切机构(5),上料裁切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激光焊接机构(6),激光焊接机构(6)的输出端设有顶出机构(7),顶出机构(7)输出端连接有成品裁切模具(8),成品裁切模具(8)的输出端设有下料机构(9),所述下料机构(9)下端连接有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料裁切机构(5)包括料架(51)、料片送料装置(52)、裁切机构(53),料架(51)上设有卷带的料片,料架(51)的输出端设有料片送料装置(52),料片送料装置(52)的输出端设有裁切机构(5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整形机构(3)由对称的整形装置组成,上整形装置(31)和下整形装置(32),上整形装置(31)的压力大于下整形装置(32)的压力,上整形装置(31)的下部四角设有预压的弹性组件(33),通过弹性组件(33)对载具进行Z轴方向的定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裁切机构(53)的输出端设有料片旋转移动机构(54),料片旋转移动机构(54)包括:料片初定位装置(541)、料片精定位装置(542)、料片伺服模组(543)和料片移动机构(544),上料裁切机构(5)的输出端设有料片初定位装置(541),料片初定位装置(541)的上端设有料片伺服模组(543),将料片旋转90
°
,料片初定位装置(541)的输出端设有料片精定位装置(542),料片精定位装置(542)的上部连接有料片移动机构(54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线圈焊接设备的上料裁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料架(51)的下部设有铜棒(55),铜棒(55)与机器本体串联一个信号,当卷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振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迪旭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