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20657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包括套设在锚固桩上的可滑移式浮块,可滑移式锚环与所述可滑移式浮块固定连接,所述可滑移式锚环通过系锚结构与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相连接。在水位变化比较大的使用环境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可滑移式浮块的浮力作用,使得可滑移式锚环可以在锚固桩上自适应地无级调节上下位置,保持与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的稳定连接。的稳定连接。的稳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锚固
,尤其涉及一种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用于锚固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的系统。这种锚固系统一般是采用一根或若干根绳索,绳索的一端与光伏支架浮筒固定,绳索的另一端直接抛锚在河底。
[0003]这种锚固漂浮式光伏的系统基本能满足光伏支架浮筒的锚固要求。但是,如果水位比较高(或者说水深比较深时),绳索可能不够长。
[0004]这时候,又出现了一种可伸缩的锚固系统,其中的绳索为可伸缩(类似宠物绳),来适应水位变化较大的使用环境。但是,绳索泡在水里,其伸缩很受局限,容易发生缠绕、损坏等情况导致无法伸缩。
[0005]本
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包括套设在锚固桩上的可滑移式浮块,可滑移式锚环与所述可滑移式浮块固定连接;所述可滑移式锚环通过系锚结构与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可滑移式浮块为空心圆柱体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可滑移式浮块与所述可滑移式锚环的直径均大于所述锚固桩的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系锚结构为锚链或锚绳。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在水位变化比较大的使用环境中,通过可滑移式浮块的浮力作用,使得可滑移式锚环可以在锚固桩上自适应地无级调节上下位置,保持与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的稳定连接;锚固连接系统均在水面之上,检修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可滑移式浮块、2可滑移式锚环、3系锚结构、4锚固桩、5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包括套设在锚固桩4上的可滑移式浮块1。
[0019]可滑移式锚环2与可滑移式浮块1固定连接,可滑移式锚环2通过系锚结构3与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5相连接。
[0020]具体的,可滑移式浮块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材料为重度较小的轻型泡沫,可滑移式浮块1通过高强粘结材料和可滑移式锚环2连接。
[0021]具体的,可滑移式浮块1与可滑移式锚环2的直径均大于锚固桩4的直径,可滑移式浮块1内径通常为锚固桩1直径加50mm,可滑移式锚环2直径通常为锚固桩4直径加50mm。
[0022]具体的,系锚结构3可以为钢质锚链或者轻质锚绳,主要连接锚固桩4及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5。
[0023]具体的,可滑移式浮块1自重G1+可滑移式锚环2自重G2+0.5*系锚结构3自重G3=可滑移式浮块1浮力,通过此力系的平衡,锚固系统可上下移动,以适应水位变化。
[0024]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锚固桩(4)上的可滑移式浮块(1),可滑移式锚环(2)与所述可滑移式浮块(1)固定连接,所述可滑移式锚环(2)通过系锚结构(3)与漂浮式光伏支架浮筒(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浮式光伏自适应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