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062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水平上浆管的出口与上浆泵的入口连通,上浆泵的出口与垂直上浆管的入口连通,垂直上浆管的出口与磷矿浆储槽的顶部入料口连通,磷矿浆储槽的出口与输送管线连通;垂直上浆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引压口,垂直上浆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引压口,双法兰差压变送器的第一接口与第一引压口法兰连接,双法兰差压变送器的第二接口与第二引压口法兰连接;磷矿浆储槽的顶端设有雷达液位计,磷矿浆储槽的底端开设有取压口,取压口与单法兰差压变送器的测压接口法兰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双法兰差压变送器、单法兰差压变送器、雷达液位计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涉及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磷矿浆密度测量的精准度,关系到工艺人员对矿浆密度的优化调配控制,矿浆密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磷酸的产量和质量,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提高矿浆密度合格率是磷酸增产增效的关键。所以,磷矿浆密度测量的精准度在整个磷酸增产增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003]目前磷矿浆密度测量通常采用核子密度计测定磷矿浆密度,如果使用两台核子密度计,一次性设备投入费用和一年的维护计算总费用82.4万元,造成核子密度计购买成本、后期的维护费用较多;当核子密度计因故不再使用,其放射源基本上属于核废料,它对环境的污染是众所周知的,需要额外的财力和人力对其进行处理;核子密度计矿浆密度测量方法的设备特性、经济价值、投产时间等各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都无法满足公司磷酸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其包括有磷矿浆储槽、上浆泵、水平上浆管、垂直上浆管、输送管线、双法兰差压变送器、单法兰差压变送器、雷达液位计、控制器;
[0006]所述水平上浆管的出口与所述上浆泵的入口连通,所述上浆泵的出口与所述垂直上浆管的入口连通,所述垂直上浆管的出口与所述磷矿浆储槽的顶部入料口连通,所述磷矿浆储槽的出口与输送管线连通;
[0007]所述垂直上浆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引压口,所述垂直上浆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引压口,所述双法兰差压变送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引压口法兰连接,所述双法兰差压变送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引压口法兰连接;
[0008]所述磷矿浆储槽的顶端设有雷达液位计,所述磷矿浆储槽的底端开设有取压口,所述取压口与所述单法兰差压变送器的测压接口法兰连接;
[0009]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双法兰差压变送器、所述单法兰差压变送器、所述雷达液位计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混合槽,所述混合槽的出口与所述水平上浆管的入口连通,所述混合槽的顶部分别设有进矿粉输送皮带、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分别设有流量阀,所述进矿粉输送皮带的变频器、所述流量阀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磷矿浆储槽、所述混合槽内均装设有搅拌器。
[0012]本技术的优点:该装置结构简单、设备稳定,经久耐用,维护成本低,一次性投资节省约20万元,公司每年节省运行费用约60万元以上;采用常规仪表代替核子仪表进行
生产过程控制,既能满足生产需要,同时消除设备对员工身体健康受辐射影响的顾虑,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综合精度在0.005g/mL左右,达到并超过核子密度计0.01g/mL精度水平,准确、有效地保证了工艺精细化生产控制的作用;连续工作五年不需调校,可靠度高,效益十分显著,完全能够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超出预期目标;该装置中能实时动态测量出垂直上浆管内的磷矿浆的密度值、磷矿浆储槽内的磷矿浆的密度值,工艺人员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显示数据进行相互验证,增加数据的可信度及数据的精准度,关系到工艺人员对矿浆密度的优化调配控制,提高矿浆密度合格率是磷酸增产增效的关键。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该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磷矿浆储槽1、上浆泵2、水平上浆管3、垂直上浆管4、输送管线5、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单法兰差压变送器7、雷达液位计8、控制器9、第一引压口10、第二引压口11、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取压口14、测压接口15、混合槽16、进矿粉输送皮带17、进水管18、流量阀19、搅拌器21、变频器22、电机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其包括有磷矿浆储槽1、上浆泵2、水平上浆管3、垂直上浆管4、输送管线5、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单法兰差压变送器7、雷达液位计8、控制器9;
[0018]水平上浆管3的出口与上浆泵2的入口连通,上浆泵2的出口与垂直上浆管4的入口连通,垂直上浆管4的出口与磷矿浆储槽1的顶部入料口连通,磷矿浆储槽1的出口与输送管线5连通;
[0019]垂直上浆管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引压口10,垂直上浆管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引压口11,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的第一接口12与第一引压口10法兰连接,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的第一接口12为负压端,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的第二接口13与第二引压口11法兰连接,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的第二接口13为正压端,垂直上浆管4内是实时输送过来的浆液,通过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第一接口12、第二接口13之间的高度差

h、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检测到的压差

P以及重力常数g,根据密度ρ的物理学公式计算出垂直上浆管4内的磷矿浆的密度值,便于调整混合槽16内的配料比例,保证进入磷矿浆储槽1内的浆液密度符合生产要求。
[0020]磷矿浆储槽1的顶端设有雷达液位计8,磷矿浆储槽1的底端开设有取压口14,取压口14与单法兰差压变送器7的测压接口15法兰连接,存储在磷矿浆储槽1内的浆液密度会随
进出料积累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雷达液位计8测量的液面高度

h、单法兰差压变送器7测得的压力值

P以及重力常数g,根据密度ρ的物理学公式计算出当前磷矿浆储槽1内磷矿浆的密度值;通过对磷矿浆储槽1、垂直上浆管4内磷矿浆密度的同步测量,实现了对磷矿浆密度的实时在线测量,提供了准确性。
[0021]控制器9的输入端分别与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单法兰差压变送器7、雷达液位计8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9将双法兰差压变送器6、单法兰差压变送器7、雷达液位计8反馈来的数值通过简单的密度公式计算得出密度值。
[0022]还包括有混合槽16,混合槽16的出口与水平上浆管3的入口连通,混合槽16的顶部分别设有进矿粉输送皮带17、进水管18,进水管18上分别设有流量阀19,进矿粉输送皮带17的变频器22、流量阀19与控制器9的输出端电连接;进矿粉输送皮带17的变频器22的输出端和进矿粉输送皮带17的电机23的输入端电连接,根据垂直上浆管4内的磷矿浆、磷矿浆储槽1内的磷矿浆的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磷矿浆密度实时测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磷矿浆储槽、上浆泵、水平上浆管、垂直上浆管、输送管线、双法兰差压变送器、单法兰差压变送器、雷达液位计、控制器;所述水平上浆管的出口与所述上浆泵的入口连通,所述上浆泵的出口与所述垂直上浆管的入口连通,所述垂直上浆管的出口与所述磷矿浆储槽的顶部入料口连通,所述磷矿浆储槽的出口与所述输送管线连通;所述垂直上浆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引压口,所述垂直上浆管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引压口,所述双法兰差压变送器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引压口法兰连接,所述双法兰差压变送器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引压口法兰连接;所述磷矿浆储槽的顶端设有所述雷达液位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棋仁曾世洪滕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大地云天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