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包括底座、上盖,上盖扣装在底座顶面,两者配合构成一个腔体;腔体内设有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按柄;按柄的一侧在具有从上往下逐渐外倾的斜边;斜边的中段具有外突而成的段落引导部,段落引导部的外沿构建为大致平行于斜边的直线段;腔体在相对于斜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极片,第一电极片的上端在内侧具有向下迂回形成的弹片;弹片的边沿成型有正对于斜边的挡片,挡片具有抵接在斜边上的角状触头;腔体内还设有间距配合于第一电极片和按柄之间的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的上端成型有与弹片配合构成电路开关的端子。按柄在按下和回复的过程中利用段落引导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实现了两次明显的段落触感。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实现了两次明显的段落触感。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实现了两次明显的段落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键盘
,具体的是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键盘是一种键盘的类型,从结构来说,机械键盘的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开关来控制电路开闭,这个开关在业内也被称为“轴”。目前现有的键盘机械开关,轴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
[0003](1)线性轴,按压触感表现为直上直下,没有任何段落感,噪音较小;
[0004](2)段落轴,按压触感表现为具有明显段落感;
[0005](3)有声轴,按压触感表现为具有明显段落感,并且按下去会有"咔哒"声。
[0006]上述三种键盘机械开关的原理可参见美国第4467160号专利,皆是通过按柄向下按压时与固定在底座上的端子及弹片配合来实现功能导通与断开,同步实现向下按压过种中产生的不同的按压触感。久而久之,使用者已枯燥无味,急需一种不一样的手感创新之作,来打破市场的沉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满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需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对段落轴的动作曲线进行改良,预期实现更大的段落感,以及在下压与回复时分别都有两次明显的段落触感。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其中:
[0010]包括底座、上盖,上盖扣装在底座顶面,两者配合构成一个腔体;
[0011]腔体内设有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按柄,按柄的上端具有穿出上盖的按压部,按柄的下端设有与腔体的底面弹性抵接的弹簧;按柄的一侧在具有从上往下逐渐外倾的斜边;斜边的中段具有外突而成的段落引导部,段落引导部的外沿构建为大致平行于斜边的直线段,段落引导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以斜坡的形式过渡至斜边;
[0012]腔体在相对于斜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极片,第一电极片的上端在内侧具有向下迂回形成的弹片;弹片的边沿成型有正对于斜边的挡片,挡片具有抵接在斜边上的角状触头;
[0013]腔体内还设有间距配合于第一电极片和按柄之间的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的上端成型有与弹片配合构成电路开关的端子;
[0014]按柄竖直移动时,角状触头在斜边以及段落引导部的外沿轮廓上滑动配合,以限定弹片相对于第一电极片弹性张开的角度;角状触头与斜边的接触位置低于段落引导部时,弹片与端子分离;角状触头配合于段落引导部上方时,弹片与端子接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按柄在按下和回复的过程中利用段落引导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实现了两次明显的
段落触感,并且通过段落引导部的直线段使得两次段落触感之间按柄行程平稳,从而使得两次段落触感的反馈更明显。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中按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
[0024]图7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
[0025]图8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到图8所示,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其中:
[0027]包括底座1、上盖2,上盖2扣装在底座1顶面,两者配合构成一个腔体3;
[0028]腔体3内设有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按柄4,按柄4的上端具有穿出上盖2的按压部40,按柄4的下端设有与腔体3的底面弹性抵接的弹簧5;按柄4的一侧在具有从上往下逐渐外倾的斜边41;斜边41的中段具有外突而成的段落引导部42,段落引导部42的外沿构建为大致平行于斜边41的直线段43,段落引导部42的上下两端分别以斜坡的形式过渡至斜边41;
[0029]腔体3在相对于斜边4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极片6,第一电极片6的上端在内侧具有向下迂回形成的弹片61;弹片61的边沿成型有正对于斜边41的挡片62,挡片62具有抵接在斜边41上的角状触头63;
[0030]腔体3内还设有间距配合于第一电极片6和按柄4之间的第二电极片7,第二电极片7的上端成型有与弹片61配合构成电路开关的端子71;
[0031]按柄4竖直移动时,角状触头63在斜边41以及段落引导部42的外沿轮廓上滑动配合,以限定弹片61相对于第一电极片6弹性张开的角度;角状触头63与斜边41的接触位置低于段落引导部42时,弹片61与端子71分离;角状触头63配合于段落引导部42上方时,弹片61与端子71接触。
[0032]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其工作表现如图6到图8所示,具体如下:
[0033]图6是按柄4处于未按压的初始状态,此时通过弹簧5的支撑使得按柄3在竖直方向保持向上浮起,弹片61的角状触头位于段落引导部42的下方并弹性抵接在斜边41上;鉴于斜边41被设置为从上往下逐渐外倾,因此斜边41克服迂回部提供的弹性张力迫使弹片61与端子71分离,实现了第一电极片6与第二电极片7开路配合;
[0034]图7是按柄4下压到底的行程状态,按柄3在此过程中克服弹簧5下行,角状触头63从下往上在斜边41以及段落引导部42的外沿轮廓上滑动配合,在段落引导部42的上下两端
分别获得一次明显的段落切变;鉴于斜边41被设置为从上往下逐渐外倾,在按柄4下压的过程中,弹片61在迂回部提供的弹性张力作用下逐渐向端子71接近,角状触头63配合于段落引导部42上方时,弹片61与端子71接触,实现了第一电极片6与第二电极片7闭路配合;
[0035]图8是按柄4向上回复的行程状态,按柄3在此过程中在竖直方向被弹簧5顶起,角状触头63从上往下在斜边41以及段落引导部42的外沿轮廓上滑动配合,在段落引导部42的上下两端分别获得一次明显的段落切变;鉴于斜边41被设置为从上往下逐渐外倾,在按柄4向上回复的过程中,通过斜边41逐渐克服迂回部提供的弹性张力,最终在弹片61的角状触头63位于段落引导部42的上方时迫使弹片61与端子71分离,再次实现了第一电极片6与第二电极片7开路配合;
[0036]第一电极片6和第二电极片7的下端分别穿出底座1的底面以形成焊脚,以便将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焊接在电路板上,通过按柄4的下压和回复致使第一电极片6与第二电极片7开闭配合,即可实现电路板的电路开关。
[0037]可见,在本实施方式中,按柄4在按下和回复的过程中利用段落引导部42的上下两端分别实现了两次明显的段落触感。
[0038]并且,鉴于段落引导部42的外沿构建为大致平行于斜边41的直线段43,通过段落引导部42的直线段43使得两次段落触感之间按柄4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盖,上盖扣装在底座顶面,两者配合构成一个腔体;腔体内设有在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按柄,按柄的上端具有穿出上盖的按压部,按柄的下端设有与腔体的底面弹性抵接的弹簧;按柄的一侧在具有从上往下逐渐外倾的斜边;斜边的中段具有外突而成的段落引导部,段落引导部的外沿构建为大致平行于斜边的直线段,段落引导部的上下两端分别以斜坡的形式过渡至斜边;腔体在相对于斜边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极片,第一电极片的上端在内侧具有向下迂回形成的弹片;弹片的边沿成型有正对于斜边的挡片,挡片具有抵接在斜边上的角状触头;腔体内还设有间距配合于第一电极片和按柄之间的第二电极片,第二电极片的上端成型有与弹片配合构成电路开关的端子;按柄竖直移动时,角状触头在斜边以及段落引导部的外沿轮廓上滑动配合,以限定弹片相对于第一电极片弹性张开的角度;角状触头与斜边的接触位置低于段落引导部时,弹片与端子分离;角状触头配合于段落引导部上方时,弹片与端子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感段落键盘机械开关,其特征在于: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大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康腾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