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迟锦旭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09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涉及施工支架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支撑机构,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件,且两个所述连接件关于所述顶板中心对称,所述连接件上铰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顶板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顶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卡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增大顶板的面积来增加工人的操作范围,可以减少工人上下支架以及移动支架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支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支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高空作业方便,但是现有的施工支架面积是固定的,工人在使用完后需要爬下支架然后移动支架到下一个位置,然后再上去操作,浪费工人时间,降低工人的工作效率。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施支架面积不能调节,工人的操作范围不能改变,需要多次移动支架来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通过设置连接件上的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支撑板转动到顶板的一侧,并通过卡接机构对其底部进行卡接固定,通过设置两个连接件中心对称,使两个支撑板可以转动到顶板的两侧,从而对其两侧进行增大面积,进而可以减少操作人员上下支架与移动支架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支撑机构,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件,且两个所述连接件关于所述顶板中心对称,所述连接件上铰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所述顶板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顶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设置,所述顶板底部设有卡接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上的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支撑板转动到顶板的一侧,并通过卡接机构对其底部进行卡接固定,通过设置两个连接件中心对称,使两个支撑板可以转动到顶板的两侧,从而对其两侧进行增大面积,进而可以减少操作人员上下支架与移动支架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接件,两个所述卡接件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底部两侧,所述卡接件沿水平方向滑动,且两个所述卡接件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所述顶板沿竖直方向插设有两个顶杆,两个所述顶杆底部均与所述楔形块贴合,所述顶杆与所述顶板滑动连接,所述顶杆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顶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杆在顶板上滑动,通过按压顶杆使其底部与楔形块接触并推动楔形块在顶板的底部滑动,通过楔形块带动卡接件在顶板的顶部滑动,
使卡接件滑动到支撑板的底部,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套设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沿竖直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一支撑腿螺纹连接,所述套环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转动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个第一支撑腿在第二支撑腿内滑动,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的相对高度来调节顶板的高度,通过设置套环与第一支撑杆螺纹连接,通过同时转动四个套环,从而可以通过套环带动第一支撑腿在第二支撑腿内滑动,从而进行高度调节。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支撑腿底部设有连接板,四个所述第二支撑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底部设有若干万象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第二支撑腿底部连接板上的万象轮,方便进行移动。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杆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形件,所述球形件与所述楔形块贴合。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顶杆底部固定球形件,从而可以使球形件与楔形块相互抵接时,方便推动卡接件在顶板上滑动。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7]1.通过设置连接件上的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带动支撑板转动到顶板的一侧,并通过卡接机构对其底部进行卡接固定,通过设置两个连接件中心对称,使两个支撑板可以转动到顶板的两侧,从而对其两侧进行增大面积,进而可以减少操作人员上下支架与移动支架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0018]2.通过设置顶杆在顶板上滑动,通过按压顶杆使其底部与楔形块接触并推动楔形块在顶板的底部滑动,通过楔形块带动卡接件在顶板的顶部滑动,使卡接件滑动到支撑板的底部,对支撑板进行支撑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支撑板的稳定性;
[0019]3.通过设置四个第一支撑腿在第二支撑腿内滑动,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支撑腿与第二支撑腿的相对高度来调节顶板的高度,通过设置套环与第一支撑杆螺纹连接,通过同时转动四个套环,从而可以通过套环带动第一支撑腿在第二支撑腿内滑动,从而进行高度调节。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顶板;2、支撑机构;21、第一支撑腿;22、第二支撑腿;23、套环;3、连接件;4、气缸;5、第一连接杆;6、支撑板;7、第二连接杆;8、卡接机构;81、卡接件;82、楔形块;83、顶杆;84、弹簧;9、连接板;10、万象轮;11、球形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顶板1,顶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支撑机构2,顶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件3,且两个连接件3关于顶板1中心对称,连接件3上铰接有气缸4,气缸4的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且气缸4输出都安铰接在第一连接杆5的侧壁上,第一连接杆5一端铰接于顶板1上,第一连接杆5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6,顶板1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7远离顶板1一端铰接于支撑板6上,第二连接杆7与第一连接杆5平行设置,顶板1底部设有卡接机构8。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卡接机构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接件81,两个卡接件81分别滑动连接于顶板1底部两侧,卡接件81沿水平方向滑动,且两个卡接件81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82,顶板1沿竖直方向插设有两个顶杆83,两个顶杆83底部均与楔形块82贴合,顶杆83与顶板1滑动连接,顶杆83沿竖直方向滑动,顶杆83上套设有弹簧84,弹簧84一端与顶杆83固定连接,弹簧84另一端与顶板1固定连接,当定杆83未受外力时,弹簧84处于未伸缩状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底部的四个边角处均设有支撑机构(2),所述顶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件(3),且两个所述连接件(3)关于所述顶板(1)中心对称,所述连接件(3)上铰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输出端铰接有第一连接杆(5),所述第一连接杆(5)一端铰接于所述顶板(1)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另一端铰接有支撑板(6),所述顶板(1)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7),所述第二连接杆(7)远离所述顶板(1)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板(6)上,所述第二连接杆(7)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平行设置,所述顶板(1)底部设有卡接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8)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接件(81),两个所述卡接件(81)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1)底部两侧,所述卡接件(81)沿水平方向滑动,且两个所述卡接件(81)相互靠近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楔形块(82),所述顶板(1)沿竖直方向插设有两个顶杆(83),两个所述顶杆(83)底部均与所述楔形块(82)贴合,所述顶杆(83)与所述顶板(1)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迟锦旭黄祯铭邵勇
申请(专利权)人:迟锦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