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00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属于口罩技术领域,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组件,两个所述挂耳组件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锁定组件,所述口罩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挂耳组件挂在耳部,可以将口罩固定在面部,且挂耳组件可以调节佩戴长度,锁定组件可以对调节好的长度进行固定,使双耳距离偏大或偏小的使用者均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佩戴状态,处理盒将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吸收过滤,解决了现有的口罩挂绳无法调节长度,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挂绳过松无法起到防护效果,或者过紧对工人的面部和耳朵造成伤害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在建筑工施工工地上,口罩是必不可少用品。
[0003]现有的口罩是挂在耳朵上进行佩戴,挂绳容易勒伤耳朵,因为用于建筑施工,极容易脱落,固定效果不佳,且工人的面部大小均有差异,现有的口罩挂绳无法调节长度,导致工人佩戴时过松使口罩无法起到防护效果,或者过紧对工人的面部和耳朵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以解决现有的口罩挂绳无法调节长度,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挂绳过松无法起到防护效果,或者过紧对工人的面部和耳朵造成伤害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包括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组件,两个所述挂耳组件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锁定组件,所述口罩主体的正面开设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所述口罩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铝条。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挂耳组件包括耳套,所述耳套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耳带,两个所述耳带远离耳套的一侧均与口罩主体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耳带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靠近口罩主体的一侧贯穿耳套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耳套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与锁定组件固定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耳套为乳胶材料制成,所述耳套靠近口罩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弹簧,所述耳套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弹簧与活动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滑块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贯穿并延伸至转杆的正面,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底部贯穿并延伸至耳套的底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呼吸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十字支撑板
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位于十字支撑板的正面,所述处理盒的背面与支撑环固定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处理盒的外部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处理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位于第一过滤层的背面。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口罩主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海绵条。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1)本方案,通过设置挂耳组件可以挂在耳部,从而将口罩固定在面部,且挂耳组件可以调节佩戴长度,锁定组件可以对调节好的长度进行固定,使双耳距离偏大或偏小的使用者均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佩戴状态,设置处理盒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将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吸收过滤,从而使口罩主体的防护效果更好,处理后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口进入口罩内部,设置铝条可以在鼻梁处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口罩挂绳无法调节长度,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挂绳过松无法起到防护效果,或者过紧对工人的面部和耳朵造成伤害的问题。
[0021](2)本方案,通过设置耳套可以挂在耳部,改变了直接将耳带挂在耳朵上的方式,减轻了长期佩戴对耳部产生的压力,设置两个耳带与转杆固定连接,使转动转杆可以将两个耳带卷在转杆的外部,从而起到将两个耳带同时收短的作用,既可以对耳带的长度进行调节,也不会改变耳套在耳部的位置,在保证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的同时,使双耳距离偏大或偏小的使用者均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佩戴状态,锁定组件可以在转杆转动对耳带的长度调节好后,限制转杆,使其不会发生回转,从而可以对调节好的耳带长度进行固定。
[0022](3)本方案,通过设置耳套为乳胶材料,乳胶材料柔软亲肤,使耳套的佩戴更加舒适,海绵垫具有弹性,可以对耳部进行保护,减轻长时间佩戴对耳部产生的压力,提高了佩戴舒适度。
[0023](4)本方案,通过设置弹簧可以对滑块进行弹性支撑,使限位杆伸出活动槽对转杆进行限制,由于限位杆的背面呈弧形状,使转杆可以进行顺时针转动,无法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可以防止转杆回转,当推动推块向口罩主体靠近时,可以带动滑块和限位杆向活动槽的内部滑动,可以解除对转杆的限制,使转杆既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
[0024](5)本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环可以在呼吸口处起到支撑作用,使第二过滤层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第二次过滤,对较小的颗粒进行阻挡,防止粉尘进入人体内,十字支撑板可以对第二过滤层起到防护作用,防止使用过程中第二过滤层发生破裂。
[0025](6)本方案,通过设置进气口可以使空气进入处理盒的内部,便于进行呼吸,第一过滤层可以对吸入的空气进行一次过滤,对较大的颗粒进行阻挡,活性炭层可以对灰尘和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0026](7)本方案,通过设置海绵条可以在鼻梁处起到支撑作用,海绵条柔软有弹性,减少了口罩主体对鼻梁的压力,且海绵条可以吸收面部汗液和呼吸带出的水分,提高了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视图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挂耳组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处理盒的侧视剖面图;
[0032]图6为本技术限位杆的俯视图。
[0033]图中标号说明:
[0034]1、口罩主体;101、海绵条;2、挂耳组件;21、耳套;211、海绵垫;212、活动槽;22、耳带;23、转杆;3、处理盒;31、进气口;32、第一过滤层;33、活性炭层;4、铝条;5、锁定组件;51、弹簧;52、滑块;53、限位杆;54、推块;6、呼吸口;61、支撑环;62、十字支撑板;63、第二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6]请参阅图1~6,本技术中,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组件2,两个挂耳组件2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锁定组件5,口罩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呼吸口6,呼吸口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3,口罩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耳组件(2),两个所述挂耳组件(2)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锁定组件(5),所述口罩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呼吸口(6),所述呼吸口(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处理盒(3),所述口罩主体(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铝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组件(2)包括耳套(21),所述耳套(21)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并滑动连接有耳带(22),两个所述耳带(22)远离耳套(21)的一侧均与口罩主体(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耳带(22)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杆(23),所述转杆(23)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贯穿耳套(21)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耳套(21)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与锁定组件(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套(21)为乳胶材料制成,所述耳套(21)靠近口罩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2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佩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弹簧(51),所述耳套(21)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荣陆坚张桂明曹行军陈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耐克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