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2000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包括支架和气垫,所述支架包括上承力支架,所述上承力支架与下承力支腿固定连接,所述上承力支架上侧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装置,所述伸缩支撑装置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盖板上侧设置有物体打击装置,所述物体打击装置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机构上,所述支架侧面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一侧固定设置有触电仪,所述气垫设置在盖板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用安装便捷,功能多样,尤其适用于人员数量不多,工期相对较短的中小型项目,或多地分散施工。或多地分散施工。或多地分散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安全教育体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工程建设的一线施工人员,大多采用劳务分包的用工方式,劳务分包人员大多为临时工,流动性大,整体的安全意识薄弱,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较大。在人员入场时,建设单位都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为了使安全教育更真实有效,近几年很多施工现场开始使用安全帽、触电和高处坠落等一系列安全体验装置来提升安全教育效果。但现有的许多安全体验装置都存在设计复杂,功能单一,体积大而笨重,从而造成安装、拆分、转运等十分不便。而安全体验装置的使用频率不高,一般在新员工入场,或全员安全培训时才会用到,在不使用时该装置系统将占用大量面积而影响施工,且很多安全学习体验馆不适合使用频率低,经常需要更换地点的工地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装便捷,功能多样,尤其适用于人员数量不多,工期相对较短的中小型项目,或多地分散施工的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包括支架和气垫,所述支架包括上承力支架,所述上承力支架与下承力支腿固定连接,所述上承力支架上侧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装置,所述伸缩支撑装置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盖板上侧设置有物体打击装置,所述物体打击装置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机构上,所述支架侧面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一侧固定设置有触电仪,所述气垫设置在盖板下侧。
[0006]所述上承力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切口,所述切口通过扣件或螺纹连接。
[0007]所述支架还包括横撑,所述横撑两端与下承力支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装置采用气缸,所述伸缩支撑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撑上。
[0008]所述伸缩机构采用气缸,所述牵引绳绕过滑轮与伸缩机构固定连接。
[0009]所述牵引绳上设置有收放线盘。
[0010]所述横撑上固定设置有气缸控制单元,所述气缸控制单元与伸缩机构和伸缩支撑装置连接。
[0011]所述支架上侧设置有上护栏,所述上护栏包括纵杆,所述纵杆与支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纵杆上设置有触头,所述触头通过销轴与横杆连接。
[0012]所述支架或上护栏上挂设有安全带。
[0013]所述支架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宣传板。
[0014]所述下承力支腿下侧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通过螺纹与下承力支腿连
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设置物体打击装置,通过调节收放线盘可以用来连续调节钢丝绳的长度,从而实现钢球距离体验者的高度一致,提高安全帽使用体验效果;
[0017]2.门板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装置,通过伸缩支撑装置可以控制门板的开合,用以模拟高处坠落,盖板下侧设置有气垫,用于保护落下体验者的安全;
[0018]3.上承力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切口,切口通过扣件或螺纹连接,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支架拆开存放,便于存放和运输;
[0019]4.支架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宣传板,宣传板上印刷有安全用电、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安全知识,既宣传相关安全知识,同时还可以保护坠落到地面的人员;
[0020]5.设置上护栏,用以保护高处人员,纵杆与支架通过螺纹连接,纵杆上设置有触头,触头通过销轴与横杆连接,通过螺纹和销轴连接,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和拆卸。
[0021]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牢固可靠,质量轻便,并且集高处坠落、安全帽使用、触电和安全带使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功能多样,能够满足发生率较高的几种安全事故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物体打击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图1~2,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包括支架1和气垫2,支架1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支架1包括上承力支架11,上承力支架11与下承力支腿12固定连接,上承力支架11上侧固定设置有盖板3,盖板3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塑料板或复合木板,盖板3上设置有门板31,门板31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装置4,伸缩支撑装置4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架1上,伸缩支撑装置4采用气缸,通过气缸可以控制门板31的开合,用以模拟高处坠落。
[0025]盖板3上侧设置有物体打击装置5,物体打击装置5安装在盖板3边缘位置,物体打击装置5包括牵引绳51,牵引绳51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52,另一端绕过滑轮54固定连接在伸缩机构55上,伸缩机构55采用气缸,物体打击装置5为气缸控制的可上下移动模拟物体打击的装置,牵引绳51上设置有收放线盘53。撞击球52可采用钢球,牵引绳51可采用钢丝绳,收放线盘53可以用来连续调节钢丝绳的长度,从而实现钢球距离体验者的高度一致,避免因人的高度不一样,而使得钢球与人的高度差有很大变化,导致体验效果不好,通过收放线盘53可以连续调节钢球的垂直高度,使得钢球距离体验者的高度一致。
[0026]支架1上侧设置有上护栏6,上护栏6安装在盖板3周边,用以保护高处人员,上护栏6包括纵杆61,纵杆61与支架1通过螺纹连接,纵杆61上设置有触头63,触头63通过销轴与横杆62连接。支架1或上护栏6上挂设有安全带。支架1侧面设置有爬梯7,爬梯7为可折叠的爬梯7,用于体验者上下盖板3,同时体验者在攀爬的过程,可以示范安全带及双钩的使用。
[0027]爬梯7一侧固定设置有触电仪8,触电仪8中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为触电仪8提供电量,触电仪8电压可连续调节,触电仪8安装在横撑13上,用以模拟触电的安全体验,气垫2
设置在盖板3下侧。气垫2设在坠落洞口下方,用以保护体验坠落的人员。
[0028]上承力支架11上设置有多个切口14,切口14通过扣件或螺纹连接。上承力支架11是由多段金属材料焊接而成的长方形平面架构,长度为2米,宽度为1.6米,长方形平面构架的每个拐角处设有一个垂直平面的支腿111,支腿111长为60cm,长方形平面架构的两个长边分别被切开,切口14设置在距离两端20cm处,各切口14的连接采用扣件或螺纹连接,拐角处的支腿111与下承力支腿1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四个下承力支腿12长度均为1.7米,下承力支腿12下侧设置有调节装置15,调节装置15通过螺纹与下承力支腿12连接,在地面不平整时,通过调整调节装置15可以调节下承力支腿12的高度,使得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四角受力均匀,提高支架1放置的稳定性。上承力支架11的水平支干与垂直支干之间固定设置有斜拉杆16,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0029]支架1还包括横撑13,横撑13两端与下承力支腿12固定连接,伸缩支撑装置4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撑13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包括支架和气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承力支架,所述上承力支架与下承力支腿固定连接,所述上承力支架上侧固定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下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支撑装置,所述伸缩支撑装置端部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盖板上侧设置有物体打击装置,所述物体打击装置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机构上,所述支架侧面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一侧固定设置有触电仪,所述气垫设置在盖板下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力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切口,所述切口通过扣件或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横撑,所述横撑两端与下承力支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装置采用气缸,所述伸缩支撑装置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撑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捷式集成安全体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晓湛杨杰尹维召李世栋田火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风力发电河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