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春超专利>正文

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72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包括手臂束带、软硬套接结构、硬保护壳和手掌压靠螺接结构,硬保护壳呈长方块状的壳体结构且后端面和右端面内外贯通,硬保护壳的上下两端面中部分别螺纹贯穿有手掌压靠螺接结构,硬保护壳的后端设有软硬套接结构,软硬套接结构上设有手臂束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包覆纱布的伤手放入硬保护壳内,手腕自硬保护壳的后端面伸出,将手臂束带绑缚在手臂上,转动调节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两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伸入硬保护壳内的端部分别压靠在伤手的掌心和掌背上,硬保护壳紧固在伤手的手掌部位上,硬保护壳受到的外界冲击被分散到手掌和手臂上,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保护住。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保护住。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保护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部外伤护具的
,尤其涉及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双手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用到的一个器官,由于手部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的保护,而又需要不断地接触各种工具和物件,在外伤(如摔倒或撞击)时,其反射性地扶持、支撑,也使得它成为全身最易受伤的一个部分。也正是因为双手的重要性,如何正确地处理手部的外伤,使其得到更快、更完全的功能和外观的恢复,也就成为广大患者和手外科医生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手部外伤患者术后,一般采用纱布包扎的方式进行防护,但是由于患者自身行动能力并未丧失,患者容易在自身行动过程中磕碰到包扎处,造成愈合过程中的伤口撕裂,而结合手部外伤中最常见的食指损伤情况,特别设计了一个硬壳体结构固套在受创的手上,这样在保留足够空隙通气的前提下就能够有效避免创口受撞撕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结合手部外伤中最常见的食指损伤情况,设置硬壳体结构固套在受创的手上,这样在保留足够空隙通气的前提下就能够有效避免创口受撞撕裂,防护性好。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包括手臂束带、软硬套接结构、硬保护壳和手掌压靠螺接结构,所述硬保护壳呈长方块状的壳体结构且后端面和右端面内外贯通,所述硬保护壳的上下两端面中部分别螺纹贯穿有手掌压靠螺接结构,所述硬保护壳的后端设有软硬套接结构,所述软硬套接结构上设有手臂束带,通过将包覆纱布的伤手放入硬保护壳内,手腕自硬保护壳的后端面伸出,将手臂束带绑缚在手臂上,转动调节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两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伸入硬保护壳内的端部分别压靠在伤手的掌心和掌背上,所述硬保护壳紧固在伤手的手掌部位上,所述硬保护壳受到的外界冲击被分散到手掌和手臂上,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保护住。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手掌压靠螺接结构包括握持转块和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呈筒状结构且外壁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筒的上端设有握持转块且下端向下螺纹贯穿硬保护壳。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握持转块和外螺纹筒采用硬塑料一体化成型形成螺栓状块体,所述螺栓状块体的上下两端贯通形成中心孔,以降低整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的质量。
[0008]进一步地,所述硬保护壳的上下两侧固定设有对应螺纹嵌套在外螺纹筒上的固定套环,以加强硬保护壳与外螺纹筒的连接强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软硬套接结构包括横接合套和竖接合套,所述硬保护壳的后端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横接合套,所述横接合套与硬保护壳采用硬塑料一体化成型,所述横接
合套上套有上下贯通的竖接合套,所述竖接合套固定设置在手臂束带的前端一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手臂束带的两端分别设有子母贴子贴和子母贴母贴,所述子母贴子贴和子母贴母贴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子母贴结构,通过子母贴结构将手臂束带形成套在手臂上的套圈结构。
[0011]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将包覆纱布的伤手放入硬保护壳内,手腕自硬保护壳的后端面伸出,将手臂束带绑缚在手臂上,转动调节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两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伸入硬保护壳内的端部分别压靠在伤手的掌心和掌背上,硬保护壳紧固在伤手的手掌部位上,硬保护壳受到的外界冲击被分散到手掌和手臂上,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保护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中:1

握持转块,2

固定套环,3

硬保护壳,4

外螺纹筒,5

手臂束带,6

子母贴子贴,7

横接合套,8

竖接合套,9

子母贴母贴,10

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附图1

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包括手臂束带5、软硬套接结构、硬保护壳3和手掌压靠螺接结构,硬保护壳3呈长方块状的壳体结构且后端面和右端面内外贯通,硬保护壳3的上下两端面中部分别螺纹贯穿有手掌压靠螺接结构,硬保护壳3的后端设有软硬套接结构,软硬套接结构上设有手臂束带5。
[0018]使用机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将包覆纱布的伤手放入硬保护壳3内,手腕自硬保护壳3的后端面伸出,将手臂束带5绑缚在手臂上,转动调节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两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伸入硬保护壳3内的端部分别压靠在伤手的掌心和掌背上,硬保护壳3紧固在伤手的手掌部位上,硬保护壳3受到的外界冲击被分散到手掌和手臂上,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3保护住,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举例用的是右手,通过将硬保护壳3翻转180
°
,即可用于左手,也就是左手自左侧开口插入,这样使用将受创的食指置于硬保护壳3内,硬保护壳3载荷作用于手掌和手臂。
[0019]其中,手掌压靠螺接结构包括握持转块1和外螺纹筒4,外螺纹筒4呈筒状结构且外壁面设有外螺纹,外螺纹筒4的上端设有握持转块1且下端向下螺纹贯穿硬保护壳3,握持转块1和外螺纹筒4采用硬塑料一体化成型形成螺栓状块体,螺栓状块体的上下两端贯通形成中心孔10,以降低整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的质量。
[0020]其中,硬保护壳3的上下两侧固定设有对应螺纹嵌套在外螺纹筒4上的固定套环2,以加强硬保护壳3与外螺纹筒4的连接强度。
[0021]其中,软硬套接结构包括横接合套7和竖接合套8,硬保护壳3的后端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横接合套7,横接合套7与硬保护壳3采用硬塑料一体化成型,横接合套7上套有上下贯通的竖接合套8,竖接合套8固定设置在手臂束带5的前端一侧。
[0022]其中,手臂束带5的两端分别设有子母贴子贴6和子母贴母贴9,子母贴子贴6和子
母贴母贴9相互粘连在一起形成子母贴结构,通过子母贴结构将手臂束带5形成套在手臂上的套圈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臂束带、软硬套接结构、硬保护壳和手掌压靠螺接结构,所述硬保护壳呈长方块状的壳体结构且后端面和右端面内外贯通,所述硬保护壳的上下两端面中部分别螺纹贯穿有手掌压靠螺接结构,所述硬保护壳的后端设有软硬套接结构,所述软硬套接结构上设有手臂束带,通过将包覆纱布的伤手放入硬保护壳内,手腕自硬保护壳的后端面伸出,将手臂束带绑缚在手臂上,转动调节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两个手掌压靠螺接结构伸入硬保护壳内的端部分别压靠在伤手的掌心和掌背上,所述硬保护壳紧固在伤手的手掌部位上,所述硬保护壳受到的外界冲击被分散到手掌和手臂上,伤手的伤指由硬保护壳保护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后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压靠螺接结构包括握持转块和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呈筒状结构且外壁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筒的上端设有握持转块且下端向下螺纹贯穿硬保护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部外伤患者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春超
申请(专利权)人:马春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