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70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涉及莲蓬摘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包括上夹、下夹以及转轴,所述上夹和下夹通过转轴活动连接。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通过上夹、下夹、切割刀、挤压弹簧和挤压块的配合使用,对莲蓬进行摘取时,手拿住上夹和下夹的一端,使得莲蓬的杆茎卡进上夹和下夹另一端的夹角中,按压上夹和下夹的一端,带动切割刀和挤压块向内侧移动,利用挤压弹簧和挤压块对杆茎以及杆茎上方的莲蓬进行固定,利用两个切割刀对杆茎进行切断,实现了快速对莲蓬进行摘取的功能,避免了传统的莲蓬摘取需要一只手扶着杆茎,一只手进行摘取,摘取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的工作效率。了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的工作效率。了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莲蓬摘取
,具体为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莲蓬,又称莲房,是埋藏荷花雌蕊的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花托表面具有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而称之为莲蓬,莲蓬具有消瘀、止血、去湿的功效,广泛受到大家的喜爱,但是莲蓬一般生长在浅水、湖沼、泽地、池塘等地,使得莲蓬的采摘非常不便,现在都是采用人力一只手扶着杆茎,一只手进行摘取,采摘效率低,达不到现今使用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包括上夹、下夹以及转轴,所述上夹和下夹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上夹和下夹一端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上夹和下夹一端的内侧面且位于挤压块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两个所述切割刀的一端相接触,所述下夹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界块,所述分界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夹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下夹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腔,所述绑带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子粘贴条,所述绑带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粘贴条。
[0005]优选的,所述上夹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环。
[0006]优选的,所述上夹和下夹一端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挤压弹簧同心。
[0007]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活动套接至挤压弹簧的内侧,所述加强柱的一端活动套接至导向孔的内腔。
[0008]优选的,所述上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下夹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分界块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同一平面。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通过上夹、下夹、切割刀、挤压弹簧和挤压块的配合使用,对莲蓬进行摘取时,手拿住上夹和下夹的一端,使得莲蓬的杆茎卡进上夹和下夹另一端的夹角中,按压上夹和下夹的一端,带动切割刀和挤压块向内侧移动,利用挤压弹簧和挤压块对杆茎以及杆茎上方的莲蓬进行固定,利用两个切割刀对杆茎进行切断,实现了快速对莲蓬进行摘取的功能,避免了传统的莲蓬摘取需要一只手扶着杆茎,一只手进行摘取,摘取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2]2、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通过绑带、分界块、固定块、母粘贴条和子粘贴条的配合使用,摘取前把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拇指分别插进两个分界块之间绑带的内侧,然后拉动绑带的一端使得绑带对四个拇指进行固定,同时利用母粘贴条和子粘贴条对绑带进行固定,实现了把拇指与摘取装置连接起来的功能,避免了莲蓬摘取时该摘取装置发生掉落的问题,提高了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上夹;2、下夹;3、转轴;4、切割刀;5、挤压弹簧;6、挤压块;7、绑带;8、分界块;9、固定块;10、复位弹簧;11、按压环;12、导向孔;13、加强柱;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母粘贴条;17、子粘贴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包括上夹1、下夹2以及转轴3,上夹1和下夹2通过转轴3活动连接,上夹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下夹2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按压上夹1和下夹2进行摘取时,利用复位弹簧10的弹力可以使上夹1和下夹2张开,便于把莲蓬的杆茎放进上夹1和下夹2的夹角中,上夹1和下夹2一端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5,挤压弹簧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上夹1和下夹2一端的内侧面均开设有导向孔12,导向孔12与挤压弹簧5同心,挤压块6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柱13,加强柱 13活动套接至挤压弹簧5的内侧,加强柱13的一端活动套接至导向孔12的内腔,利用加强柱13对挤压块6进行加强,当挤压块6挤压莲蓬的杆茎时受到杆茎的反向作用力,使得挤压块6只能沿着导向孔12内腔的方向收缩,避免挤压块6的位置发生偏移,上夹1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按压环11,上夹1和下夹2一端的内侧面且位于挤压块6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4,两个切割刀4的一端相接触,利用两个切割刀4向内侧挤压对莲蓬的杆茎进行切断,下夹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界块8,分界块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分界块8的数量为四个且位于同一平面,四个分界块8和绑带7的配合使用,刚好分成四个可供除大拇指外的拇指进行放置的孔,从而便于对四个拇指进行固定,下夹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5,下夹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绑带7,绑带7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的内腔,绑带7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子粘贴条17,绑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粘贴条16。
[0022]综上所述,该新型莲蓬摘取装置,摘取前把除大拇指外的四个拇指分别插进两个
分界块8之间绑带7的内侧,然后拉动绑带7的一端使得绑带7对四个拇指进行固定,然后利用母粘贴条16和子粘贴条17把绑带7围绕着固定块9相粘贴,对绑带7进行固定,然后把大拇指插进按压环11的内部对上夹1和下夹2进行按压,对莲蓬进行摘取时,把莲蓬的杆茎卡进上夹1和下夹2一端的夹角中,按压上夹1和下夹2,带动切割刀4和挤压块6向内侧移动,当挤压块6的表面接触到莲蓬的杆茎时,挤压弹簧5开始压缩对杆茎以及上方的莲蓬进行固定,同时两个切割刀4对杆茎进行剪切,杆茎剪断后把两个挤压块6固定的杆茎和莲蓬放在背篓,即可。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莲蓬摘取装置,包括上夹(1)、下夹(2)以及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1)和下夹(2)通过转轴(3)活动连接,所述上夹(1)和下夹(2)一端的内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5),所述挤压弹簧(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块(6),所述上夹(1)和下夹(2)一端的内侧面且位于挤压块(6)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切割刀(4),两个所述切割刀(4)的一端相接触,所述下夹(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界块(8),所述分界块(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4),所述下夹(2)另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5),所述下夹(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绑带(7),所述绑带(7)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5)的内腔,所述绑带(7)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子粘贴条(17),所述绑带(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母粘贴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木兰夏仕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文鑫莲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