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66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由胎体到胎冠带束层结构包括: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过渡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3#钢丝帘布带束层;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位于2#钢丝帘布带束层上面过渡层两侧,且连续螺旋式缠绕上下两层,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大于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通过过渡层的胶片或钢丝帘布选择、上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宽度设计及宽度比选择,保证胎冠刚性,提升耐磨性;螺旋缠绕的帘布带连续缠绕、首尾均无搭接,提高了带束层边部的箍紧力、刚性、磨耗等性能,减少层间剪切应变,减少带束层脱层和爆破。减少带束层脱层和爆破。减少带束层脱层和爆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结构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技术介绍

[0002]带束层结构作为子午线载重轮胎主要功能部件,其种类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多层帘布层结构,主要是四层不同角度且层间互相交叉排布的钢丝帘布层,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轮胎的磨耗、操控和翻新等性能;但这种结构承受高气压及高负荷的耐久性能较低,且失效模式往往是胎冠爆胎,有较大的行车安全隐患;其二为0
°
带束层结构,主要是由三层不同角度且层间互相交叉排布的钢丝帘布层加帘布层两端沿轮胎周向0
°
缠绕的钢丝帘布层,该结构有利于提高轮胎的耐压耐负荷性能,有利于负荷耐久性能,且失效模式多为肩空,相对行车安全隐患较小,但轮胎的耐磨和翻新性能较低。
[0003]近来,为满足市场及车辆功能需求的不断细化,提供一种既能保证轮胎高压高负荷下耐久性能又能提高轮胎耐磨和翻新性能的新型带束层结构的轮胎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在保证轮胎高压高负荷下耐久性能的基础上,提高轮胎磨耗及翻新性能,提高轮胎行车安全性。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由胎体到胎冠带束层结构包括: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过渡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3#钢丝帘布带束层。
[0007]优选地,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位于2#钢丝帘布带束层上面过渡层两侧,且连续螺旋式缠绕上下两层,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大于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
[0008]优选地,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由一条宽度为1

10mm包含1

5根钢丝帘的钢丝帘布带沿轮胎周向紧密螺旋缠绕而成,所述钢丝帘布带中帘线与轮胎胎冠周向赤道线呈0.1
°‑
0.5
°
角度。即,一条所述钢丝帘布带在2#钢丝帘布带束层上面,由过渡层两侧向胎肩连续紧密螺旋式缠绕数圈,直至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所需宽度后,再在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上面由胎肩向胎冠中部缠绕数圈,直至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所需宽度,从而形成上、下两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上、下两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均大于用于缠绕的钢丝帘布带的宽度。螺旋缠绕的帘布带设计提高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边部的箍紧力和有效宽度,减少轮胎变形过程的层间剪切应变,减少轮胎冠部带束层脱层和爆破;螺旋缠绕的帘布带首尾均无搭接,材料分布均匀,提高了轮胎的动平衡及均匀性等性能,改善了胎面的接地形状,增加轮胎刚性,提高磨耗性能和耐久性能,降低轮胎滚阻,且杜绝轮胎翻新打磨过程出现磨断钢丝而报废问题。
[0009]优选地,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上下两层在靠近胎肩一端的宽度差级为0

20mm,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与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比为5:(1

4)。宽窄螺旋缠绕
的帘布带层间宽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有利于在轮胎胎肩部形成箍紧力合理梯度,在提升轮胎高压高负荷耐久性能的基础上,保证轮胎接地的合理分布,提升轮胎耐磨及耐久性能。
[0010]优选地,所述过渡层为橡胶层或钢丝帘布层,过渡层宽度小于过渡层两侧的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之间宽度;所述过渡层的钢丝帘布层中帘线与轮胎胎冠周向赤道线的角度为10

80
°
。过渡层有利于在轮胎受到刺扎后对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的保护,减少因刺扎,水汽等进入引起的带束层钢丝生锈而脱层爆破。
[0011]优选地,所述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3#钢丝帘布带束层、过渡层中的帘线与轮胎胎冠周向赤道线的角度为10

80
°
,各层间帘线交叉排列。
[0012]优选地,所述1#钢丝帘布带束层与2#钢丝帘布带束层两端的宽度差级为5

25mm。
[0013]优选地,2#钢丝帘布带束层与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在靠近胎肩一端宽度差级为5

25mm。
[0014]优选地,所述3#钢丝帘布带束层两端分别部分覆盖于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上面,且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位于所述3#钢丝帘布带束层两侧;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径向高度与3#钢丝帘布带束层的径向高度相近,有效地避免了轮胎翻新打磨过程中的损伤,提升轮胎翻新性能。
[0015]优选地,所述3#钢丝帘布带束层的宽度小于等于3#钢丝帘布带束层两侧的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之间的距离。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
[0017]1、根据轮胎的规格与性能需求,通过过渡层的胶片或钢丝帘布选择、上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宽度设计及宽度比选择,有效地保证胎冠部整体刚性,提升轮胎耐磨性能;
[0018]2、螺旋缠绕的帘布带设计提高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边部的箍紧力和有效宽度,减少轮胎变形过程的层间剪切应变,减少轮胎冠部带束层脱层和爆破;
[0019]3、1#小角度帘布带层与2#小角度帘布带层首尾均无搭接,材料分布均匀,提高了轮胎的动均性、刚性、磨耗等性能,且杜绝轮胎翻新打磨过程出现磨断钢丝而报废问题。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轮胎带束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带束层结构成型机副鼓贴合成型工艺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带束层结构子午线轮胎肩部层间剪切应变云图;
[0023]图4为现有技术中四层带束层结构子午线轮胎肩部层间剪切应变云图。
[0024]附图标记:1、1#钢丝帘布带束层;2、2#钢丝帘布带束层;3、过渡层;4、3#钢丝帘布带束层;5、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

1、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

2、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6、胎肩;7、成型机副鼓;8、胎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由胎体到胎冠带束层结构包括:
1#钢丝帘布带束层1、2#钢丝帘布带束层2、过渡层3、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3#钢丝帘布带束层4;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位于2#钢丝帘布带束层2上面过渡层3两侧,且连续螺旋式缠绕上下两层,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

1的宽度大于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

2的宽度。
[0027]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5由一条宽度为1

10mm包含1

5根钢丝帘的钢丝帘布带沿轮胎周向紧密螺旋缠绕而成,所述钢丝帘布带中帘线与轮胎胎冠周向赤道线呈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由胎体到胎冠带束层结构包括:1#钢丝帘布带束层、2#钢丝帘布带束层、过渡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3#钢丝帘布带束层;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位于2#钢丝帘布带束层上面过渡层两侧,且连续螺旋式缠绕上下两层,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大于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由一条宽度为1

10mm包含1

5根钢丝帘的钢丝帘布带沿轮胎周向紧密螺旋缠绕而成,所述钢丝帘布带中帘线与轮胎胎冠周向赤道线呈0.1
°‑
0.5
°
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上下两层在靠近胎肩一端的宽度差级为0

20mm,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与上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的宽度比为5:(1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带束层结构的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为橡胶层或钢丝帘布层,过渡层宽度小于过渡层两侧的下层螺旋缠绕的帘布带之间宽度;所述过渡层的钢丝帘布层中帘线与轮胎胎冠周向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顺青刘圣林张晓军刘国义许立祥朱卫卫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