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65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属于海堤防护领域。其包括防浪墙(2)、三角栅格网、土工网垫(6),所述三角栅格网设置于堤面(1)的上方的防浪墙(2)与堤脚(3)之间,其空心管(4)通过套筒(5)拼接形成复数个三角形栅格单元并连接成片,土工网垫(6)压于三角栅格网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海堤坡面提供的三角栅格保护网可以加固堤坡、阻挡并减缓海浪冲击、形成给排水网络,为硬质堤面生态绿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适用于广大海堤硬质外坡结构的加固与生态改造。结构的加固与生态改造。结构的加固与生态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海堤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现有海堤护坡材料多为砌石类、混凝土及栅栏板型和生态型护面。石材护面或混凝土能够有效抵挡风浪撞击,其稳定性和强度满足短期防浪要求,但现浇混凝土工程质量难以控制,例如混凝土栅条,其内部钢筋易受海水腐蚀而产生胀裂破损,后期维护更换困难,影响海堤防护效果,再则大多传统堤面结构单调、难以有效兼顾生态环境,无法长期维持稳定性;常规生态型护坡结构能够满足生态景观要求,但强度无法保障汛期防浪抗洪安全。因此,综合强度、长期稳定性且便于维护、兼顾生态型等性能需求的刚性结构与生态组合防浪堤是现代海堤岸防工程研究的主要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海堤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加固堤坡、削弱海浪作用的同时,达到构建海堤斜坡生态栖息环境效果的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实现了对海堤结构的改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其由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包括堤脚、堤面和路面,其还包括防浪墙、三角栅格网和土工网垫,所述堤面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堤面下方基础、土工网垫和三角栅格网;
[0005]所述防浪墙设置于路面与堤面的交界处,其包括弧形面板、底板和复数个进水孔,所述弧形面板设置于底板上方的临海侧并固定,所述路面铺设在底板上,并于弧形面板的内陆侧设置沿路面走向的排水槽,所述进水孔贯穿弧形面板且贴近底板设置并与排水槽连通;
[0006]所述三角栅格网设置于堤面的上方的防浪墙与堤脚之间,其包括空心管、套筒和管桩,所述空心管通过套筒拼接形成复数个三角形栅格单元,所述三角形栅格单元再通过所述套筒顺次连接向堤脚方向排布;
[0007]所述空心管两端各设有一连接榫头,所述空心管分为Ⅰ型空心管和Ⅱ型空心管,所述Ⅰ型空心管设于三角形栅格单元的两边,所述Ⅱ型空心管设于三角形栅格单元的底边;
[0008]所述套筒分为Ⅰ型套筒、Ⅱ型套筒与Ⅲ型套筒,所述Ⅰ型套筒为正六边形结构,其每边各设有一个管道孔,所述管道孔内部通道相互贯通,并各外焊接一个与所述空心管的连接榫头匹配的对接榫头,所述Ⅰ型套筒的中心处设有与管桩配合的桩孔,所述桩孔上下贯通Ⅰ型套筒,所述管桩从Ⅰ型套筒的桩孔打入堤面下方基础;
[0009]所述Ⅱ型套筒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结构的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两边和一最长边,其完整的两边及最长边上各设有一个管道孔,所述管道孔内部通道相互贯通,其完整的两边的管道孔各外焊接一个与所述空心管的连接榫头匹配的对接榫头,其最长边上的管道孔
与防浪墙的进水孔连接;
[0010]所述Ⅲ型套筒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结构的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两边和一最长边,其完整的两边各设有一个管道孔,并各外焊接一个与所述空心管的连接榫头匹配的对接榫头,其最长边处设有横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外界连通,且与管道孔内部通道均相互贯通;
[0011]所述土工网垫也呈复数个连续的三角形,其三边设置网垫边框,所述网垫边框被压于空心管的下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管的连接榫头呈延伸出的上半圆形状,所述空心管的端口设有下半圆形状的端口橡胶Ⅰ,其连接榫头的端口设有上半圆形状的端口橡胶Ⅱ,所述连接榫头的上部设有左右对称的未贯通空心管管壁的固定螺孔;
[0013]所述套筒的内径与空心管的内径一致,所述套筒的管道孔设置下半圆形状的对接榫头,所述对接榫头的内壁设置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呈圆筒状,紧贴对接榫头的内壁,所述对接榫头下部设有左右对称的定位螺孔;
[0014]还包括螺钉和弧形连接片,所述套筒的对接榫头与空心管的连接榫头拼接,通过螺钉对齐套筒的定位螺孔和空心管的固定螺孔,铆接弧形连接片固定套筒与空心管。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水孔Ⅰ和水孔Ⅱ,所述水孔Ⅰ设置于Ⅰ型空心管的两端同一侧的下侧,并与Ⅰ型空心管的内部通道相连通;所述水孔Ⅱ设置于Ⅱ型空心管的中间同一侧的下侧,并与Ⅱ型空心管的内部通道相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Ⅰ型空心管和Ⅱ型空心管的长度相等,组成等边三角栅格单元。
[0017]进一步地,所述堤脚上方设置混凝土护脚,所述混凝土护脚上设有复数个护脚排水槽,所述护脚排水槽向临海侧延伸,所述Ⅲ型套筒的凹槽与护脚排水槽连通。
[0018]进一步地,所述土工网垫为双层网状结构,两层网格之间填充富含植物养分的人工土层。
[0019]进一步地,所述管桩包括桩帽和圆桩,所述桩帽下方套有止水橡胶圈。
[0020]进一步地,所述桩帽和圆桩为一体式构件。
[0021]进一步地,所述防浪墙为弧形面板和底板组成的一体式构件。
[0022]进一步地,所述防浪墙的进水孔内部套有塑料管,所述塑料管外伸至Ⅱ型套筒最长边处的管道孔内部。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提出一种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装配成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海堤结构问题。本技术通过Ⅰ型套筒与空心管装配三角栅格网,通过管桩固定栅格网节点,同时锚固堤坡,通过Ⅱ型套筒将三角栅格顶部与防浪墙相连、通过Ⅲ型套筒将三角栅格底部与混凝土护脚相连、构建一面嵌固于海堤斜坡的三角栅格保护网,有效提高了海堤防护综合强度及长期稳定性;
[0025]本技术通过三角栅格固定其内部土工网垫和土层,为生态绿植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栖息环境;通过三角栅格内部通道与表面的排水孔可有效排除堤顶路面与堤面斜坡积水,避免堤面积水过多渗入堤身或影响植被,另外堤面水分过少时,三角栅格内储存的水分通过水孔蒸发逸出反哺绿植,为堤面植被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0026]本技术通过预制混凝土空心管、套筒与管桩加固海堤、削弱海浪冲击,适用于现有海堤坡面,而且装配式构件可有效保证构件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便于更换受损构
件,有利于后期维护,提高海堤防护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防浪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空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1中Ⅰ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1中Ⅱ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图1中Ⅱ型套筒与堤顶防浪墙连接示意图;
[0033]图7是图1中Ⅲ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是图1中Ⅰ型套筒与管桩使用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图1中Ⅰ型套筒与空心管的连接示意图;
[0036]图10是图1中土工网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是图1中三角栅格网中水流方向的示意图;
[0038]图中:堤面1、排水槽11、路面12、
[0039]防浪墙2、榫头21、榫槽22、弧形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栅格网的斜坡式生态海堤结构,其由临海侧向内陆方向依次包括堤脚(3)、堤面(1)和路面(12),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防浪墙(2)、三角栅格网和土工网垫(6),所述堤面(1)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堤面(1)下方基础、土工网垫(6)和三角栅格网;所述防浪墙(2)设置于路面(12)与堤面(1)的交界处,其包括弧形面板(24)、底板(25)和复数个进水孔(26),所述弧形面板(24)设置于底板(25)上方的临海侧并固定,所述路面(12)铺设在底板(25)上,并于弧形面板(24)的内陆侧设置沿路面(12)走向的排水槽(11),所述进水孔(26)贯穿弧形面板(24)且贴近底板(25)设置并与排水槽(11)连通;所述三角栅格网设置于堤面(1)的上方的防浪墙(2)与堤脚(3)之间,其包括空心管(4)、套筒(5)和管桩(56),所述空心管(4)通过套筒(5)拼接形成复数个三角形栅格单元,所述三角形栅格单元再通过所述套筒(5)顺次连接向堤脚(3)方向排布;所述空心管(4)两端各设有一连接榫头(44),所述空心管(4)分为Ⅰ型空心管(41)和Ⅱ型空心管(42),所述Ⅰ型空心管(41)设于三角形栅格单元的两边,所述Ⅱ型空心管(42)设于三角形栅格单元的底边;所述套筒(5)分为Ⅰ型套筒(51)、Ⅱ型套筒(511)与Ⅲ型套筒(512),所述Ⅰ型套筒(51)为正六边形结构,其每边各设有一个管道孔(531),所述管道孔(531)内部通道相互贯通,并各外焊接一个与所述空心管(4)的连接榫头(44)匹配的对接榫头(53),所述Ⅰ型套筒(51)的中心处设有与管桩(56)配合的桩孔(55),所述桩孔(55)上下贯通Ⅰ型套筒(51),所述管桩(56)从Ⅰ型套筒(51)的桩孔(55)打入堤面(1)下方基础;所述Ⅱ型套筒(511)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结构的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两边和一最长边,其完整的两边及最长边上各设有一个管道孔(531),所述管道孔(531)内部通道相互贯通,其完整的两边的管道孔(531)各外焊接一个与所述空心管(4)的连接榫头(44)匹配的对接榫头(53),其最长边上的管道孔(531)与防浪墙(2)的进水孔(26)连接;所述Ⅲ型套筒(512)的形状为正六边形结构的二分之一,包括完整的两边和一最长边,其完整的两边各设有一个管道孔(531),并各外焊接一个与所述空心管(4)的连接榫头(44)匹配的对接榫头(53),其最长边处设有横置的凹槽(532),所述凹槽(532)与外界连通,且与管道孔(531)内部通道均相互贯通;所述土工网垫(6)也呈复数个连续的三角形,其三边设置网垫边框(61),所述网垫边框(61)被压于空心管(4)的下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显峰鲜于虎成王肖鑫李兴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