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51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属于电力安全应急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端子箱本体(1)为上下开口的矩形壳体,端子箱本体(1)底部通过多个箱体固定脚与地面固定连接,端子箱本体(1)上设有箱体接地点(4)和排气弯头(5);端子箱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结构相同,包含箱体连接板、支撑紧固螺母、紧固支撑丝杆、紧固螺母、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将一二设备停电,即可短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待一二次设备检修同时进行更换,减少供电设备停电次数,提高供电服务可靠性。靠性。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属于电力安全应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端子箱做为站内一二设备的交汇点,一次设备通过辅助触点将设备状态信息通过端子箱内端子排传至二次设备,二次设备发出指令,通过端子排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变电站内交直流环网同样在端子箱内转接,端子箱在变电站内起到连接贯通的作用,所以对端子箱的密封、防潮、防尘以及使用都有明确要求,目前站内仍然存在大量铁皮端子箱,虽然通过每年刷漆防腐,但是由于运行年限长,长期风吹日晒造成端子箱锈腐严重,有部分端子箱底部与基座或上帽与主体的交接处锈腐出孔洞,造成端子箱不能有效防潮、防尘,易造成端子箱内端子因潮湿凝露短接,导致直流二次回路对地绝缘电阻下降,严重时绝缘电阻降至零,造成直流两点接地,造成保护或设备误发信号、误动作;另外部分端子箱由于底座老化锈腐,存在倾倒的可能。上述端子箱需要整体更换,但是更换端子箱需要将对应间隔一二次设备停电,单独更换端子箱而停电,造成电网停电次数多,造成电网风险增加,影响电网安全,所以端子箱更换与一二次设备检修同时进行,但由于一二次设备检修周期长,面临端子箱存在凝露以及倾倒的安全隐患。如何在措施上消除问题端子箱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亟待研制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在出线问题端子箱时,使用该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包裹并支撑原端子箱,消除端子箱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当站内原端子箱产生孔洞以及存在倾倒安全隐患时,使用本技术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将原端子箱放置于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内,有效包裹并支撑原端子箱,不会发生倾倒,保证安全运行到一、二次设备检修时对原端子箱进行更换,进而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包含端子箱本体、端子箱前门、端子箱上盖、箱体接地点、排气弯头、箱体固定脚、箱门把手、支撑装置一和支撑装置二,端子箱本体为上下开口的矩形壳体,上部开口处设有端子箱上盖,端子箱本体的前端箱壁上设有端子箱前门,端子箱前门上设有箱门把手,端子箱本体底部通过多个箱体固定脚与地面固定连接,端子箱本体上设有箱体接地点和排气弯头,箱体接地点用于连接站内地网,排气弯头用于连通端子箱本体内部和外界;端子箱本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支撑装置一和支撑装置二,支撑装置一和支撑装置二结构相同,包含箱体连接板、支撑紧固螺母、紧固支撑丝杆、紧固螺母、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和支撑板,箱体连接板为U形结构,箱体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在端子箱本体的内壁上,紧固支撑丝杆通过紧固螺母贯穿设置在箱体连接板的另一侧,紧固
支撑丝杆位于箱体连接板内的一端设有支撑紧固螺母,支撑板通过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固定在紧固支撑丝杆的另一端。
[0006]所述端子箱前门外沿部位环绕设有向外凸出的箱门防水凸槽;所述端子箱本体临近端子箱前门的外箱壁上环绕设有向外凸出的箱体防水凸槽。
[0007]所述箱体防水凸槽围绕设置在箱门防水凸槽外,箱体防水凸槽的内槽壁与箱门防水凸槽的外槽壁之间留有空隙,方便开启端子箱前门。
[0008]所述箱体固定脚数量为八个,分别为箱体固定脚一、箱体固定脚二、箱体固定脚三、箱体固定脚四、箱体固定脚五、箱体固定脚六、箱体固定脚七和箱体固定脚八,所述箱体固定脚一和箱体固定脚二设置在端子箱本体底部左侧,箱体固定脚三和箱体固定脚四设置在端子箱本体底部前侧,箱体固定脚五和箱体固定脚六设置在端子箱本体底部右侧,箱体固定脚七和箱体固定脚八设置在端子箱本体底部后侧。
[0009]当站内原端子箱锈腐处孔洞或存在倾倒安全隐患,而不能立即停电时,将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套于原端子箱外部,箱门开启方向一致,不影响原箱门打开,将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底部的箱体固定脚通过膨胀栓固定于地面,通过支撑装置一和支撑装置二,将原端子箱的箱体紧固支撑,防止倾倒,再将箱体接地点与地网连接可靠。待一二次设备检修停电时,去除安全应急套筒端子箱的箱体固定脚、支撑装置一和支撑装置二和箱体接地点与地网的连接,拆除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并进行原端子箱更换。保证不会因原端子箱内部凝露或倾倒造成保护或设备误发信号、误动作,保证电网设备可靠运行。
[0010]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当站内原端子箱锈腐处孔洞或存在倾倒安全隐患时,将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套于原端子箱外部,不需要将一二设备停电,即可短时间内消除安全隐患,待一二次设备检修同时进行更换,减少供电设备停电次数,提高供电服务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支撑装置一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端子箱本体1、端子箱前门2、端子箱上盖3、箱体接地点4、排气弯头5、箱体防水凸槽6、箱体固定脚一7、箱体固定脚二8、箱体固定脚三9、箱体固定脚四10、箱体固定脚五11、箱体固定脚六12、箱体固定脚七13、箱体固定脚八14、箱门把手15、箱门防水凸槽16、支撑装置一17、支撑装置二18、箱体连接板19、支撑紧固螺母20、紧固支撑丝杆21、紧固螺母22、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23、支撑板24。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包含端子箱本体1、端子箱前门2、端子箱上盖3、箱体接地点4、排气弯头5、箱体固定脚、箱门把手15、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端子箱本体1为上下开口的矩形壳体,上部开口处设有端子箱上盖3,端子箱本体1的前端箱壁上设有端子箱前门2,端子箱前门2上设有箱门把手15,端子箱本体1底部通过多个箱体固定脚与地面固定连接,端子箱本体1上设有箱体接地点4和排气弯头5,箱体接地点4用于连接站内地网,排气弯头5连通端子箱本体内部和外界;端子箱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
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结构相同,包含箱体连接板19、支撑紧固螺母20、紧固支撑丝杆21、紧固螺母22、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23和支撑板24,箱体连接板19为U形结构,箱体连接板19的一侧固定在端子箱本体1的内壁上,紧固支撑丝杆21通过紧固螺母22贯穿设置在箱体连接板19的另一侧,紧固支撑丝杆21位于箱体连接板19内的一端设有支撑紧固螺母20,支撑板24通过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23固定在紧固支撑丝杆21的另一端。
[0016]所述端子箱前门2外沿部位环绕设有向外凸出的箱门防水凸槽16;所述端子箱本体1临近端子箱前门2的外箱壁上环绕设有向外凸出的箱体防水凸槽6。
[0017]所述箱体防水凸槽6围绕设置在箱门防水凸槽16外,箱体防水凸槽6的内槽壁与箱门防水凸槽16的外槽壁之间留有空隙,方便端子箱前门2开启。
[0018]所述箱体固定脚数量为八个,分别为箱体固定脚一7、箱体固定脚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安全应急套筒式端子箱,其特征在于:包含端子箱本体(1)、端子箱前门(2)、端子箱上盖(3)、箱体接地点(4)、排气弯头(5)、箱体固定脚、箱门把手(15)、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端子箱本体(1)为上下开口的矩形壳体,上部开口处设有端子箱上盖(3),端子箱本体(1)的前端箱壁上设有端子箱前门(2),端子箱前门(2)上设有箱门把手(15),端子箱本体(1)底部通过多个箱体固定脚与地面固定连接,端子箱本体(1)上设有箱体接地点(4)和排气弯头(5),箱体接地点(4)用于连接站内地网,排气弯头(5)用于连通端子箱本体内部和外界;端子箱本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支撑装置一(17)和支撑装置二(18)结构相同,包含箱体连接板(19)、支撑紧固螺母(20)、紧固支撑丝杆(21)、紧固螺母(22)、紧固支撑丝杆固定头(23)和支撑板(24),箱体连接板(19)为U形结构,箱体连接板(19)的一侧固定在端子箱本体(1)的内壁上,紧固支撑丝杆(21)通过紧固螺母(22)贯穿设置在箱体连接板(19)的另一侧,紧固支撑丝杆(21)位于箱体连接板(19)内的一端设有支撑紧固螺母(20),支撑板(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勇刘润洁李征李岳于海峰秦浩然焦扬孙鑫闫萍张科科郭名文马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