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抬高垫
[0001]本技术涉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抬高垫。
技术介绍
[0002]骨科病人的肢体损伤或手术后常会引起肢体肿胀,患肢抬高是减轻肢体肿胀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临床上常采用枕头、气枕、棉被、布朗氏架等物品或直接摇高床尾支架将下肢抬高,但效果均不理想。另外,对于半月板缝合、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侧副韧带损伤后的手术修复重建等病人,由于术后早期常需要佩戴伸直位膝关节支具进行保护,对抬高患肢有特殊要求,上述抬高患肢方法更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0003]现有的下肢抬高垫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下肢抬高垫需要根据病人下肢不同抬高角度需求选择不同型号的下肢抬高垫,需要配备数种抬高垫,使得使用很不方便,也会使得制作成本的增加,其次,普通下肢抬高垫占用空间大,很不利于收纳储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下肢抬高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抬高垫,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下肢抬高垫需要根据病人下肢不同抬高角度需求选择不同型号的下肢抬高垫,需要配备数种抬高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抬高垫,包括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的上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板(9),所述底板(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板(10),所述第一安装板(9)与第二安装板(10)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11)和第二滑轨(12),所述第一滑轨(11)上套设有第一滑块(13),所述底板(8)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连接板(6)通过第一转轴(4)铰接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底部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三转轴(18),所述第一支撑板(2)通过第三转轴(18)铰接有第一支撑架(20),所述第一滑块(13)的上侧边沿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筒(22),所述第一支撑架(20)底端插接在第一套筒(22)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11)与第二滑轨(12)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滑轨(12)上套设有第二滑块(14),所述第一滑轨(11)与第一滑块(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12)与第二滑块(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3)与第二滑块(14)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三连接板(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