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37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其中,过滤结构包括:外过滤筒,所述外过滤筒呈两端开放的长筒状;内过滤筒,所述内过滤筒包括锥筒,所述锥筒的小口端封堵有锥底,所述内过滤筒同轴设置在所述外过滤筒的内部;该过滤结构安装在板式换热器的纺织废水进液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外过滤筒内设置内过滤筒,纺织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会被内过滤筒拦截并聚集在内过滤筒的小口端内部,而内过滤筒的大口端附近聚集的固体颗粒或絮状物较少,不影响纺织废水穿过内过滤筒继续向下游流动,从而改善了靠近压紧板位置的板片之间的进液情况,提高了换热效果。热效果。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纺织品印染生产包括前处理、染色、印花、后整理工艺,各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纺织废水。纺织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固体颗粒、絮状物、有机物等,在对其进行降温或者热量回收时通常用到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纺织废水在板式换热器内流动时,固体颗粒、絮状物容易堆积或者粘附在板片上而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清理比较麻烦。因此,本技术旨在解决固体颗粒、絮状物堵塞、固化、附着于换热器板片上、减少热交换器的拆卸清洗次数等问题。
[000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可将纺织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拦截并聚集在内过滤筒的小口端内部,不影响纺织废水穿过内过滤筒继续向下游流动,改善了靠近压紧板位置的板片之间的进液情况,提高了换热效果。
[0005]本技术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过滤结构,包括:
[0007]外过滤筒,所述外过滤筒呈两端开放的长筒状,所述外过滤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
[0008]内过滤筒,所述内过滤筒包括锥筒,所述锥筒的小口端封堵有锥底,所述锥筒和锥底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过滤筒同轴设置在所述外过滤筒的内部,所述锥筒的小口端通过若干根支撑杆与所述外过滤筒的内壁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锥筒的大口端相对于锥筒的小口端更靠近所述外过滤筒的轴向中心。
[0010]优选的,所述外过滤筒的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外过滤筒的第二端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圈,所述内过滤筒位于外过滤筒的第一端和第一限位圈之间,所述支撑杆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圈上。
[0011]优选的,述外过滤筒的第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二限位圈。
[0012]优选的,所述锥筒的大口端外径等于所述外过滤筒的内径。
[001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包括所述的过滤结构,还包括固定板、压紧板以及设置在固定板和压紧板之间的板片组;
[0014]所述固定板及板片组的上部均开设有纺织废水进液角孔和换热介质出液角孔,所
述固定板及板片组的下部均开设有纺织废水出液角孔和换热介质进液角孔;
[0015]所述压紧板及板片组之间压紧后,各纺织废水进液角孔相互串联形成纺织废水进液通道、各纺织废水出液角孔相互串联形成纺织废水出液通道、各换热介质进液角孔相互串联形成换热介质进液通道、换热介质出液角孔相互串联形成换热介质出液通道;
[0016]所述过滤结构设置在所述纺织废水进液通道内,所述外过滤筒与所述纺织废水进液通道同轴设置,所述锥筒的小口端相对于锥筒的大口端更远离所述固定板。
[0017]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0018]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及其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外过滤筒内设置内过滤筒,纺织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会被内过滤筒拦截并聚集在内过滤筒的小口端内部,而内过滤筒的大口端附近聚集的固体颗粒或絮状物较少,不影响纺织废水穿过内过滤筒继续向下游流动,从而改善了靠近压紧板位置的板片之间的进液情况,提高了换热效果。内过滤筒的锥形结构的有效过滤面积较大,其内部小口端聚集固体颗粒或絮状物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纺织废水能通过其大口端附近的通孔穿过内过滤筒。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的主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中内过滤筒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的左视放大图;
[0024]图5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纺织废水换热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中,100、外过滤筒;110、第一限位圈;120、第二限位圈;200、内过滤筒;210、锥筒;220、锥底;230、支撑杆;310、固定板;320、压紧板;330、板片组;410、纺织废水进液通道;420、纺织废水出液通道;510、换热介质进液通道;520、换热介质出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8]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9]如图1

图4中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包括外过滤筒100和内过滤筒200,工作时将该过滤结构安装在板式换热器的纺织废水进液通道内,通过该过滤结构对纺织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等进行过滤,减少进入到板片之间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数量,减少板式换热器的清洗频次。
[0030]具体的,外过滤筒100呈两端开放的长筒状,外过滤筒100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内过滤筒200包括锥筒210,锥筒210的小口端封堵有锥底220,锥筒210和锥底220上均匀
开设有通孔,内过滤筒200同轴设置在外过滤筒100的内部,锥筒210的小口端通过若干根支撑杆230与外过滤筒100的内壁连接。
[0031]本技术提供的过滤结构中,外过滤筒100内设置了锥形的内过滤筒200,工作时纺织废水进入外过滤筒100内,经过外过滤筒100过滤后纺织废水进入到各板片之间与换热介质进行换热。在不设置内过滤筒200时,纺织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会逐渐聚集到外过滤筒100的下游端口处,使外过滤筒100的液体通过能力下降,从而导致靠近外过滤筒100下游端口的板片进液压力减小,影响换热效率。
[0032]在外过滤筒100内设置内过滤筒200后,纺织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絮状物会被内过滤筒200拦截并聚集在内过滤筒200的小口端内部,而内过滤筒200的大口端附近聚集的固体颗粒或絮状物较少,不影响纺织废水穿过内过滤筒200继续向下游流动,从而改善了靠近压紧板320位置的板片之间的进液情况。内过滤筒200的锥形结构的有效过滤面积较大,其内部小口端聚集固体颗粒或絮状物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纺织废水能通过其大口端附近的通孔穿过内过滤筒200。
[0033]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锥筒210的大口端相对于锥筒210的小口端更靠近外过滤筒10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过滤筒,所述外过滤筒呈两端开放的长筒状,所述外过滤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通孔;内过滤筒,所述内过滤筒包括锥筒,所述锥筒的小口端封堵有锥底,所述锥筒和锥底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内过滤筒同轴设置在所述外过滤筒的内部,所述锥筒的小口端通过若干根支撑杆与所述外过滤筒的内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的大口端相对于锥筒的小口端更靠近所述外过滤筒的轴向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的轴线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所述外过滤筒的第二端内壁固定有第一限位圈,所述内过滤筒位于外过滤筒的第一端和第一限位圈之间,所述支撑杆抵靠在所述第一限位圈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筒的第一端外侧套设有第二限位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普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