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转动惯量测量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转动惯量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转动惯量测量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转动惯量是表征刚体绕轴转动时惯性的量度,可用于建立角动量、角速度、力矩和角加速度等量度之间的关系,其量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形状规则的均匀刚体,其转动惯量可直接用公式计算得到,但对于不规则刚体或非均匀刚体的转动惯量,理论公式难以计算出准确结果,一般通过实验方法测量。
[0003]转动惯量在飞行器系统中,可直观体现飞行器当前航向信息,对于姿态控制、状态估计至关重要。对转动惯量测量平台测得数据辨识处理后直接应用在飞行参数调整上,能够有效促进飞行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传统的转动惯量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线摆法、扭摆法以及复摆法等,对于飞行器转动惯量测试效果不明显,尤其对于本技术针对的直线型飞行器,上述方法可操作性不强、所测数据误差大且不易直接辨识应用到飞控单片机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现有测量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灵活、准确度高且辨识数据应用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转动惯量测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安装盘(1)、连接法兰(2)、第一支撑板(3)、第一传动光轴(4)、第一梅花联轴器(5)、动态扭矩传感器(6)、第二支撑板(7)、支撑架(8)、第二梅花联轴器(9)、第三支撑板(10)、第二传动光轴(11)、第三梅花联轴器(12)、第四支撑板(13)、欧姆龙编码器(14)、固定架(15);飞行器安装盘(1)通过连接法兰(2)与第一传动光轴(4)连接,与支撑架(8)中间有微小间隙,便于飞行器在安装盘(1)上无阻尼转动;第一传动光轴(4)通过第一梅花联轴器(5)与动态扭矩传感器(6)相连;动态扭矩传感器(6)分别通过第二梅花联轴器(9)、第二传动光轴(11)、第三梅花联轴器(12)与欧姆龙编码器(14)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7)、第三支撑板(10)、第四支撑板(13)的两端按照空间顺序自上而下依次与垂直方向的支撑架(8)连接,支撑架(8)通过角码与水平放置地面的固定架(15)连接,整体结构为垂直地面向上;其中飞行器安装盘(1)、连接法兰(2)位于第一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传动光轴(4)、第一梅花联轴器(5)、动态扭矩传感器(6)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沈亚运,沈跃,孙志伟,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