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924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属于核辐射监测设备领域;提出一种适合手脚表面放射性污染监测用的可手持式监测探头;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包括:外壳、手柄和探测头;所述外壳为上侧端面开口的方形壳体,所述探测头固定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下侧端面上固定有手柄,所述外壳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槽。槽。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


[0001]本技术为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属于核辐射监测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使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作业的企业,大多会采购放射性表面污染监测设备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常见的是手脚表面污染监测仪,操作员手部和脚部是易被放射性物质附着位置,对此处进行监测可有效发现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污染。
[0003]但是,难免存在部分辐射物质附着于人体衣物等体表其他位置,一旦监测不及时会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伤害。采用全身式表面污染监测仪价格昂贵,而且人体其他位置附着辐射物质可能较低,对企业而言性价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适合手脚表面放射性污染监测用的可手持式监测探头。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包括:外壳、手柄和探测头;所述外壳为上侧端面开口的方形壳体,所述探测头固定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下侧端面上固定有手柄,所述外壳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槽。
[0007]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防脱模块;所述防脱模块包括:卡珠、推板、连接板筋和控制手柄;
[0008]所述控制手柄与连接板筋连接,所述控制手柄推动连接板筋运行,所述连接板筋为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筋活动设置于外壳下侧内壁与探测头之间,所述连接板筋相对于外壳沿滑动槽延伸方向往复运行,所述连接板筋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推板,所述推板为长条板,所述推板上设置有滚珠孔,两个推板上的滚珠孔相对一端的直径小于滚珠孔另一端直接,所述滚珠孔内壁是与卡珠相适应的圆弧结构,所述外壳两侧端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有多个,所述通孔位于外壳外侧直径小于其外壳内侧直径,所述通孔内壁是与卡珠相适应的圆弧结构,每个推板与其对应的外壳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卡珠,所述卡珠为滚珠,多个卡珠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通孔或滚珠孔内,所述通孔小直径端与滚珠孔小直径端距离大于卡珠直径,所述所述通孔大直径端与滚珠孔大直径端距离小于卡珠直径。
[0009]所述手柄包括竖直连接杆和手握杆,所述竖直连接杆是管状结构,所述竖直连接杆上端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竖直连接杆下端与手握杆固定连接。
[0010]所述控制手柄活动设置于手握杆上,所述控制手柄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筋连接;
[0011]所述连接板筋下端面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倾斜设置有通槽,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圆柱直杆,所述圆柱直杆活动设置于通槽内,所述推动板与竖直连接杆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2]所述外壳下侧与竖直连接杆连接连通。
[0013]所述外壳下侧内壁上设置有长度大于连接板筋,且宽度与连接板筋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安装连接板筋。
[0014]所述外壳内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板设置于与其对应的滑槽内。
[0015]所述滑动槽是设置于外壳两侧端面上条形槽,且所述条形槽下端和一侧端面开口。
[0016]所述探测头为放射性探测器。
[0017]与本技术适配的手脚污染监测仪还包括固定监测模块所述固定监测模块包括:手部监测模块和脚部监测模块;所述手部监测模块设置于和人体手部位置相适应的高度,所述手部监测模块一侧固定有手部监测探测器,手部监测模块另一侧固定有用于插接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的支架,所述脚部监测模块设置于手部监测模块下方。
[0018]所述支架为水平设置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侧壁上设置有与若干卡珠相适应的多个弧形槽,所述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形成插接于U型支架内的趋势且若干卡珠一一对应的卡接于弧形槽内,所述探测头检测端面向上。
[0019]所述两步式手脚污染监测仪还包括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单片机、信号放大电路、ADC转换电路和电源;所述固定监测模块和活动监测模块的探测器均与其一一对应的信号放大电路电气连接,所述信号放大电路输出端与ADC转换电路连接,所述ADC转换电路输出端与单片机连接,所述电源为闭气式手脚污染监测仪提供电力。
[0020]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固定于固定监测模块上方,所述触控显示屏与单片机电气连接。
[0021]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与固定监测模块之间通过螺旋电缆连接。
[0022]所述活动监测模块与固定监测模块之间通过螺旋电缆连接。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一、本技术可实现对手脚进行快速监测,符合大部分企业对手脚污染监测仪的要求,同时采用可拆卸结构,便于对人体进行全面手动监测,在价格相对稳定的同时提高安全系数。
[0025]二、本技术采用防脱模块采用卡珠和推板,操作方便的同时,具有卡接稳固,同时配合弧形槽,可微调活动监测模块的安装位置。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活动监测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图1中B

B的剖面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图2中C

C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中:21为外壳,22为手柄,23为监测头,24为防脱模块,241为卡珠,242为推板,243为连接板筋,244为控制手柄,245为通孔,246为滚珠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
[003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包括:外壳21、手柄22和探测头23;所述外壳21为上侧端面开口的方形壳体,所述探测头23固定于外壳21内,所述外壳21与下侧端面上固定有手柄22,所述外壳21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槽。
[0033]所述外壳21上还设置有防脱模块24;所述防脱模块24包括:卡珠241、推板242、连接板筋243和控制手柄244;
[0034]所述控制手柄244与连接板筋243连接,所述控制手柄244推动连接板筋243运行,所述连接板筋243为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筋243活动设置于外壳21下侧内壁与探测头23之间,所述连接板筋243相对于外壳21沿滑动槽延伸方向往复运行,所述连接板筋243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推板242,所述推板242为长条板,所述推板242上设置有滚珠孔246,两个推板242上的滚珠孔246相对一端的直径小于滚珠孔246另一端直接,所述滚珠孔246内壁是与卡珠241相适应的圆弧结构,所述外壳21两侧端面上设置有通孔245,所述通孔245有多个,所述通孔245位于外壳21外侧直径小于其外壳21内侧直径,所述通孔245内壁是与卡珠241相适应的圆弧结构,每个推板242与其对应的外壳21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卡珠241,所述卡珠241为滚珠,多个卡珠241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通孔2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21)、手柄(22)和探测头(23);所述外壳(21)为上侧端面开口的方形壳体,所述探测头(23)固定于外壳(21)内,所述外壳(21)与下侧端面上固定有手柄(22),所述外壳(21)两侧端面上各设置有滑动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用型放射性表面污染物监测用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上还设置有防脱模块(24);所述防脱模块(24)包括:卡珠(241)、推板(242)、连接板筋(243)和控制手柄(244);所述控制手柄(244)与连接板筋(243)连接,所述控制手柄(244)推动连接板筋(243)运行,所述连接板筋(243)为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板筋(243)活动设置于外壳(21)下侧内壁与探测头(23)之间,所述连接板筋(243)相对于外壳(21)沿滑动槽延伸方向往复运行,所述连接板筋(243)两端各固定有一个推板(242),所述推板(242)为长条板,所述推板(242)上设置有滚珠孔(246),两个推板(242)上的滚珠孔(246)相对一端的直径小于滚珠孔(246)另一端直接,所述滚珠孔(246)内壁是与卡珠(241)相适应的圆弧结构,所述外壳(21)两侧端面上设置有通孔(245),所述通孔(245)有多个,所述通孔(245)位于外壳(21)外侧直径小于其外壳(21)内侧直径,所述通孔(245)内壁是与卡珠(241)相适应的圆弧结构,每个推板(242)与其对应的外壳(21)一侧端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卡珠(241),所述卡珠(241)为滚珠,多个卡珠(241)一一对应的设置于通孔(245)或滚珠孔(246)内,所述通孔(245)小直径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熠郭喜荣王建飞武要成郝志军张菁马瑞麟刘芸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