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91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玉米种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搅拌放料装置,所述主箱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连接有与主箱体内壁滑动连接的顶杆,所述顶杆远离螺纹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凹陷框,所述凹陷框固定连接有与主箱体转动连接的架体,所述架体连接有隔膜,所述主箱体一侧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通有贯穿主箱体的导管,所述主箱体内设置有筛分腔,筛分腔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结构和第二筛网结构;种子于隔膜处反复跳动,相互分离,第一筛网结构振动筛选,第二筛网结构进行二次筛选,从而筛选出便于机器播种的体积相近的包衣后的种子。衣后的种子。衣后的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玉米种子生产
,具体是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玉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食物之一,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所含的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玉米中还含有的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作用;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排除体内毒素,其中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所以玉米对治疗青春痘和痘痘肌肤恢复也有一定的作用;玉米富含维生素C有长寿、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对痘痘肌肤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0003]针对病虫危害,目前普遍使用的办法是将种子进行播前包衣加工处理,最传统的办法是手工拌种处理,然而这种方式不仅加重了劳动强度,而且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机器拌种易发生种子相互粘连和包衣后的种子大小不一,不便于后续机器播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包括主箱体,包括搅拌放料装置、分离结构、筛选结构;
[0007]搅拌放料装置,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主箱体一侧;
[0008]分离结构包括安装在主箱体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连接有与主箱体内壁滑动连接的顶杆,所述顶杆远离螺纹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凹陷框,所述凹陷框固定连接有与主箱体转动连接的架体,所述架体连接有隔膜;
[0009]所述主箱体一侧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通有贯穿主箱体的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筛选结构;
[0010]所述筛选结构包括主箱体内设置的筛分腔,筛分腔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结构和第二筛网结构,所述第一筛网结构的网眼直径大于第二筛网结构的网眼直径,第一筛网结构和第二筛网结构均与凸轮转动机构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搅拌放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远离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内的滑动连接有弧状的挡板,所述挡板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远离挡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主箱体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楔形搅拌叶,所述搅拌轴一端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一侧面与壳体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三电机卡接有电机支撑套,所述电机
支撑套通过螺钉与主箱体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凸轮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主箱体一侧的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套接有两组凸轮,所述两组凸轮分别与第一筛网结构和第二筛网结构滑动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卡接有两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凸轮相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凸轮相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采用上述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种子与药液一同放入搅拌放料装置内,在搅拌放料装置搅拌完成后,被包衣的种子落入主箱体内,在重力作用下,种子于隔膜处反复跳动,第一电机机固定安装的螺纹轴驱动顶杆端部沿凹陷框与架体间的滑槽滑动,从而带动架体转动,晃动种子,使得种子快速完成相互分离,分离后的种子,在电磁阀打开的状况下,沿导管落入至第一筛网结构表面,在凸轮转动机构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第一筛网结构振动筛选,而后第二筛网结构进行二次筛选,从而筛选出便于机器播种的体积相近的包衣后的种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搅拌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电机支撑套;2、第三电机;4、壳体;5、挡板;6、固定架;7、卡板;8、第二电机;10、导管;11、电磁阀;12、第一电机;13、顶杆;14、凹陷框;15、螺纹轴;17、第一筛网结构;18、第二筛网结构;19、第四电机;20、定位环;21、凸轮;22、紧固螺母;23、架体;24、隔膜;25、搅拌轴;26、主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参见图1、图2、图4所示,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包括主箱体26,包括搅拌放料装置、分离结构、筛选结构;
[0025]搅拌放料装置,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主箱体26一侧;
[0026]分离结构包括安装在主箱体26内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连接有螺纹轴15,所述螺纹轴15连接有与主箱体26内壁滑动连接的顶杆13,所述顶杆13远离螺纹轴1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凹陷框14,所述凹陷框14固定连接有与主箱体26转动连接的架体23,所述架体23连接有隔膜24;
[0027]所述主箱体26一侧安装有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连通有贯穿主箱体26的导管10,所述导管10连接有筛选结构;
[0028]所述筛选结构包括主箱体内设置的筛分腔,筛分腔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
结构17和第二筛网结构18,所述第一筛网结构17的网眼直径大于第二筛网结构18的网眼直径,第一筛网结构17和第二筛网结构18均与凸轮转动机构相连接;种子与药液一同放入搅拌放料装置内,在搅拌放料装置搅拌完成后,被包衣的种子落入主箱体26内,在重力作用下,种子于隔膜24处反复跳动,第一电机机12固定安装的螺纹轴15驱动顶杆13端部沿凹陷框14与架体23间的滑槽滑动,从而带动架体23转动,晃动种子,使得种子快速完成相互分离,分离后的种子,在电磁阀11打开的状况下,沿导管10落入至第一筛网结构17表面,在凸轮转动机构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第一筛网结构17振动筛选,而后第二筛网结构18进行二次筛选,从而筛选出便于机器播种的体积相近的包衣后的种子。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放料装置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远离主箱体26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4内的滑动连接有弧状的挡板5,所述挡板5转动连接有卡板7,所述卡板7远离挡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主箱体26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8,所述壳体4转动连接有搅拌轴25,所述搅拌轴25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楔形搅拌叶,所述搅拌轴25一端安装有第三电机2,所述第三电机2的一侧面与壳体4固定连接;第三电机2驱动搅拌轴25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楔形搅拌叶相两侧推开种子,将种子持续推入药液中,而后第二电机8驱动卡板7移动挡板5,使得包衣后的种子下落,便于快速种子与药液进行混合和搅拌,提升加工的连续性。
[0030]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包括主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放料装置、分离结构、筛选结构;搅拌放料装置,通过固定架安装在主箱体一侧;分离结构包括安装在主箱体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连接有与主箱体内壁滑动连接的顶杆,所述顶杆远离螺纹轴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凹陷框,所述凹陷框固定连接有与主箱体转动连接的架体,所述架体连接有隔膜;所述主箱体一侧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通有贯穿主箱体的导管,所述导管连接有筛选结构;筛选结构包括主箱体内设置的筛分腔,筛分腔通过弹簧分别连接有第一筛网结构和第二筛网结构,所述第一筛网结构的网眼直径大于第二筛网结构的网眼直径,第一筛网结构和第二筛网结构均与凸轮转动机构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种子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放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远离主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壳体内的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飞黄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明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