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96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微储能电路、储能元件、采集单元,其中,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微储能电路、储能元件和采集单元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将自供电技术和低功耗的采集技术集成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可以获取环境中的能量并转化为电,由此可以有效利用环境中的能量,为电路获取更多的电能储备。电能储备。电能储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微储能
,具体涉及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工业控制器和传感器越来越普遍,传统的产品需要电源线供电或者电池供电,电源线布线施工难、成本高,电池使用寿命受限,需要及时更换,既增加了使用和维护成本,而且如果更换不及时还会造成系统问题。
[0003]如今低功耗技术越来越成熟,通常使用的控制器和传感器可以低功耗模式运行。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在低功耗条件下进行供电的装置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微储能电路、储能元件、采集单元,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所述微储能电路、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采集单元依次连接。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或者电磁感应装置。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的数量为2个或者2个以上时,所有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并联或者串联后与所述微储能电路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储能电路包括IC芯片。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IC芯片为IC1时,所述微储能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感L1和IC1,其中,
[0011]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微储能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二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IC1的管脚G1和管脚G8,所述IC1的管脚G1还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IC1的管脚G3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IC1的管脚G4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微储能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接地端,所述IC1的管脚G7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IC1的管脚G6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IC5的管脚G5连接所述电容C4的
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1的管脚G2连接接地端。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IC芯片为IC2时,所述微储能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4、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感L2和IC2,其中,
[0013]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所述微储能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7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8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2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7的第一端和所述IC2的管脚J10,所述稳压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微储能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7的第二端和所述电容C8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感L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IC2的管脚J13,所述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第一端和所述IC2的管脚J9,所述电容C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2的管脚J8,所述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2的管脚J21,所述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IC2的管脚J22,所述电阻R8的第二端、所述电容C9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9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18连接所述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电池电压VBAT端,所述电容C10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20连接所述电阻R1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24连接所述电阻R12第一端,所述电阻R12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7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12和管脚J25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14和管脚J15连接电源VCC端,所述IC2的管脚J16连接所述电容C11的第一端和所述微储能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1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17连接所述电容C1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2的管脚J1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5的第一端和所述电阻R16的第一端,所述IC2的管脚J2连接所述电阻R1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18的第一端,所述IC2的管脚J5连接所述电阻R14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17的第一端,所述IC2的管脚J6连接所述电阻R17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19的第一端,所述IC2的管脚J3连接所述电阻R15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20的第一端,所述IC2的管脚J4连接所述电阻R16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2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8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19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20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2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储能电路集成于PCBA板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元件包括可充电电池、复合电容或超级电容。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单元包括MCU和SENSOR,所述MCU和所述SENSOR依次连接。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单元包括SENSOR。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将自供电技术和低功耗采集技术集成在一起,通过收集环境中的能量,将其转换成电能,为采集单元供电,采集单元完成信号采集功能。
[0020]本技术的储能元件具备多次充电放电的能力,避免的使用一次性电池的不可逆性。
[0021]本技术的低功耗的采集单元通过运用休眠与唤醒功能,既能保证有效通信,又能够减缓装置的整体能量消耗。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微储能电路、储能元件、采集单元,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所述微储能电路、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采集单元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或者电磁感应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的数量为2个或者2个以上时,所有所述能量吸收转化装置并联或者串联后与所述微储能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储能电路包括IC芯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C芯片为IC1时,所述微储能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肖特基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3、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感L1和IC1,其中,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微储能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1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二输入端和接地端,所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IC1的管脚G1和管脚G8,所述IC1的管脚G1还连接所述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IC1的管脚G3和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阳极,所述IC1的管脚G4连接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2的阴极、所述电阻R2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4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C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5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电阻R5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6的第一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和所述微储能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容C6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接地端,所述IC1的管脚G7连接所述电阻R2的第一端和所述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IC1的管脚G6连接所述电容C3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所述IC5的管脚G5连接所述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电阻R6的第一端,所述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接地端,所述IC1的管脚G2连接接地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供电一体化低功耗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C芯片为IC2时,所述微储能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4、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马娅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瑞创致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