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84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1
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同时注射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容易产生并发症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在卡本体上设置X轴线与Y轴线,X轴线与Y轴线相交的原点位于卡本体的心部,X轴线与Y轴线将卡本体划分为四个象限,圆环或者椭圆环将所述四个象限划分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和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胰岛素注射定位区,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低分子肝素注射定位区,每一注射定位区内分别设置有标记数字序号的通孔(用于注射定位)。本实用对两种药物的注射顺序与位置进行统筹安排,防止出现短时间内两种药物重叠注射的现象,预防和减少注射并发症发生。预防和减少注射并发症发生。预防和减少注射并发症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许多住院病人需要同时在腹部注射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为降低注射并发症发生,这两种药物需要有序轮换注射,而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在腹部的注射范围虽不完全相同,但有重叠部分,具体为:低分子肝素腹部注射范围:以脐为中心,上下5cm,左右10cm,除外脐周1cm范围内;胰岛素腹部注射范围:耻骨联合以上约1 cm,最低肋缘以下约1 cm,脐周2.5 cm以外的双侧腹部。
[0003]对于需要同时在腹部注射这两种药物的患者,如果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轮换注射,不统筹安排,很可能出现两种药物短时间内重叠注射的情况,极易导致注射并发症发生。因此,对于需要同时注射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的患者,需要对两种药物的注射顺序进行综合考虑、有序安排,以降低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同时注射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容易产生并发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对两种药物的注射顺序与位置进行统筹安排,防止出现短时间内两种药物重叠注射的现象,预防和减少注射并发症发生。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它包括卡本体,使用时所述卡本体覆盖于患者腹部位置处,其中:所述卡本体上设置X轴线与Y轴线,X轴线与Y轴线相交的原点位于卡本体的心部,原点位置处设置与患者肚脐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X轴线与Y轴线将卡本体划分为四个象限;所述卡本体的中部划设圆环或者椭圆环,圆环或者椭圆环将所述四个象限划分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和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
[0007]所述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胰岛素注射定位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标记
ꢀ“
胰岛素注射第一周”、“胰岛素注射第二周”、“胰岛素注射第三周”以及“胰岛素注射第四周”,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中每个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七个第二通孔,并且七个第二通孔由数字“1~7”顺序编号;
[0008]在所述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低分子肝素注射定位区,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中:第一象限区域内与第二象限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五个第三通孔,第一象限区域内的五个第三通孔分别标记数字“5、16、14、8、20”,第二象限区域内的五个第三通孔分别标记数字“1、11、13、7、19”;第三象限区域内与第四象限区域内分别设置有六个第三通孔,第三象限区域内的六个第三通孔分别标记数字“9、17、3、15、6、21”,第四象限区域内的五个第三通孔分别标记数字“18、10、22、12、2、4”。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0]1、本注射定位卡可应用于需要同时在腹部注射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的患者,对于需要单独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胰岛素的患者也同样适用,可在全院各科室广泛推广应用。
[0011]2、本注射定位卡可以节约护士操作时间,便于各班次交接,提高工作效率。
[0012]3、本注射定位卡可以降低注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为卡本体,2为第一通孔,3为第二通孔,4为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
[0016]如图1所示的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它包括卡本体,使用时所述卡本体覆盖于患者腹部位置处,其中:所述卡本体1上设置X轴线与Y轴线,X轴线与Y轴线相交的原点位于卡本体1的心部,原点位置处设置与患者肚脐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X轴线与Y轴线将卡本体1划分为四个象限;所述卡本体1的中部划设圆环或者椭圆环,圆环或者椭圆环将所述四个象限划分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和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
[0017]所述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胰岛素注射定位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标记
ꢀ“
胰岛素注射第一周”、“胰岛素注射第二周”、“胰岛素注射第三周”以及“胰岛素注射第四周”,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中每个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七个第二通孔3,并且七个第二通孔3由数字“1~7”顺序编号;
[0018]在所述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低分子肝素注射定位区,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中:第一象限区域内与第二象限区域内分别设置有五个第三通孔4,第一象限区域内的五个第三通孔4分别标记数字“5、16、14、8、20”,第二象限区域内的五个第三通孔4分别标记数字“1、11、13、7、19”;第三象限区域内与第四象限区域内分别设置有六个第三通孔4,第三象限区域内的六个第三通孔4分别标记数字“9、17、3、15、6、21”,第四象限区域内的五个第三通孔4分别标记数字“18、10、22、12、2、4”。
[0019]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0020]S1、操作前准备注射所需用物,根据医嘱准备药物,查看无菌物品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有效使用时间)内,检查药品的效期及药品质量;
[0021]S2、核对患者身份,告知患者注射药物名称、剂量、作用及注意事项;
[0022]S3、协助患者取舒适仰卧位,暴露注射部位(腹部);
[0023]S4、将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的第一通孔2对准患者脐部,定位卡上的Y轴线对准患者的腹白线,在胰岛素注射定位区与/或低分子肝素注射定位区,根据各通孔位置(即注射位置)的数字标号,按序选择注射部位(注意避开皮疹、感染、硬结等处),先用碘伏棉棒选择注射点,再根据低分子肝素注射规范有序进行消毒、注射、按压;
[0024]S5、注射完毕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和注射药物、剂量,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0025]S6、在注射宣教单上在相应注射药物的序号处打勾签字,标注注射时间,观察患者
用药后效果。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分子肝素/胰岛素腹部轮换注射定位卡,它包括卡本体(1),使用时所述卡本体(1)覆盖于患者腹部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本体(1)上设置X轴线与Y轴线,X轴线与Y轴线相交的原点位于卡本体(1)的心部,原点位置处设置与患者肚脐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2),X轴线与Y轴线将卡本体(1)划分为四个象限;所述卡本体(1)的中部划设圆环或者椭圆环,圆环或者椭圆环将所述四个象限划分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和靠近内侧的四个象限;所述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设置为胰岛素注射定位区,靠近外侧的四个象限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标记
ꢀ“
胰岛素注射第一周”、“胰岛素注射第二周”、“胰岛素注射第三周”以及“胰岛素注射第四周”,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丽娜董丽敏黄国顺范睿霞席宝莉郭旭芳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