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84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两根竖立的支撑杆,还包括由四根侧板铰接构成的四边形的边框;其中,左右两侧板的末端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左右两侧板的首端分别枢接于前侧板的两端部;在前后两侧板之间还设置有可水平翻转的遮阳板组件;当所述遮阳板组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时,左右两侧板连同所述遮阳板组件向所述前侧板的旁侧收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中,当所述遮阳板组件呈水平状态时,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入室内,起到遮阳效果;而当所述遮阳板组件呈竖立状态时,又可方便的将遮阳板组件收纳于前侧板的旁侧。板组件收纳于前侧板的旁侧。板组件收纳于前侧板的旁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遮阳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炎热的夏季,需要为建筑物设置必要的遮阳设施。
[0003]遮阳设施有设置于室内和室外两种,而设置于室外的通常为布棚式,即以遮阳布形成的棚顶来阻挡阳光照射入室内。此类软布式棚式遮阳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收纳,但是整体强度欠佳,尤其是遇到大风天气会遭受毁灭性损害;而设置硬质的棚式遮阳结构虽然可提高整体强度,但是却存在着不易收纳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
[0005]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两根竖立的支撑杆,还包括由四根侧板铰接构成的四边形的边框;
[0006]其中,左右两侧板的末端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左右两侧板的首端分别枢接于前侧板的两端部;
[0007]在前后两侧板之间还设置有可水平翻转的遮阳板组件;
[0008]当所述遮阳板组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时,左右两侧板连同所述遮阳板组件向所述前侧板的旁侧收纳。
[0009]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中,还包括驱动左右两侧板向前侧板的旁侧偏转的偏转驱动机构;
[0010]以及驱动所述遮阳板组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的翻转驱动机构。
[0011]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中,所述偏转驱动机构包括偏转驱动电机,以及与左侧板的末端同轴固定连接、且被所述偏转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的从动齿轮。
[0012]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翻转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后侧板的外侧、且被所述翻转驱动电机驱动而转动的从动传动带;
[0013]所述遮阳板组件包括多个遮阳板,各遮阳板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前枢转连接轴和后枢转连接轴;
[0014]其中,所述前枢转连接轴的另一自由端可转动的设置于前侧板内;
[0015]所述后枢转连接轴的另一自由端穿过所述后侧板,并在所述自由端设置有传动齿轮;
[0016]所述从动传动带配合套设于所述传动齿轮上、并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
[0017]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中,当所述遮阳板组件呈水平状态时,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入室内,起到遮阳效果;而当所述遮阳板组件呈竖立状态时,又可方便的将遮阳板组件收纳于前侧板的旁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在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在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在打开状态下的后枢转连接轴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所述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在收合状态下的后枢转连接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3]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两根竖立的支撑杆11、12,还包括由四根侧板铰接(即前侧板22、后侧板21、左侧板24、右侧板23通过铰链轴25相互铰接)构成的四边形的边框。
[0024]其中,左侧板24和右侧板23的末端241、231分别通过套筒243、233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支撑杆11、12上,左侧板24和右侧板23的首端242、232则分别枢接于前侧板22的左右两端部。
[0025]在所述前侧板22和后侧板21之间还设置有可水平翻转的遮阳板组件3。所述遮阳板组件3由多个并列设置的遮阳板31构成。当所述遮阳板组件3呈水平状态(即如图1所示,各遮阳板31均处于水平状态,从而相互衔接构成整体封闭的板面)时,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入室内,起到遮阳效果;而当所述遮阳板组件3呈竖立状态(即如图2所示,各遮阳板31均处于竖立状态,各遮阳板31之间存在间隙)时,即可令阳光透过遮阳板组件3的间隙照射入室内。
[0026]当需要收纳时,则令所述遮阳板组件3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将左侧板24和右侧板23连同所述遮阳板组件3向所述前侧板22的旁侧收纳。也就是说,利用前侧板22、后侧板21、左侧板24、右侧板23相互铰接构成的四边形的结构特点,将左侧板24和右侧板23向所述前侧板22的旁侧收纳,同时,改变遮阳板组件3的状态,使之与左侧板24和右侧板23同步收纳。
[0027]为了实现上述的收纳动作,本技术中还设置了驱动左侧板24和右侧板23向前侧板22的旁侧偏转的偏转驱动机构4;以及驱动所述遮阳板组件3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的翻转驱动机构5。
[0028]具体而言,所述偏转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于支撑杆11上的偏转驱动电机41,以及与左侧板24的末端241的套筒243同轴固定连接、且被所述偏转驱动电机41驱动而转动的从动齿轮42。当需要进行收纳时,以偏转驱动电机41驱动从动齿轮42转动,进而带动套筒243连同左侧板24的末端241同步转动,使左侧板24通过首端242牵拉前侧板22、以及牵拉右侧板23随之向所述前侧板22的旁侧偏转。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偏转驱动机构4也可以同样方式设置于支撑杆12上,并通过对右侧板23的驱动而实现相同的收纳效果。或者,在支撑杆11和支撑杆12上均设置偏转驱动机构4,通过协调控制来实现相同的收纳效果。
[0029]本技术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5具体包括翻转驱动电机51,以及设置于后侧板21的外侧、且被所述翻转驱动电机51驱动而转动的
从动传动带(图中未示)。所述遮阳板组件3包括多个遮阳板31,各遮阳板31的两端分别铰接有前枢转连接轴(图中未示,前枢转连接轴结构与后枢转连接轴32相同)和后枢转连接轴32。
[0030]其中,所述前枢转连接轴的另一自由端可转动的设置于前侧板22内,即该前枢转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至遮阳板31的前端,而该前枢转连接轴的另一端则被设置于前侧板22中。
[0031]如图3、图4所示,所述后枢转连接轴32的一端连接至遮阳板31的末端321,该后枢转连接轴32的另一自由端322穿过所述后侧板21,并在所述自由端322的端部设置传动齿轮(图中未示)。所述从动传动带配合套设于所述传动齿轮上、并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由于所述前枢转连接轴和所述后枢转连接轴32的结构均包括轴体320和套设于所述轴体320上、且可绕该轴体320转动的两个连接板,这两个连接板中的一个与所述自由端322固定连接,另一个则与遮阳板31的末端321固定连接。而且,在设置前枢转连接轴和后枢转连接轴32时,是令各自的轴体320的轴线方向与遮阳板31的板面平行。这样,当所述遮阳板31呈水平状态(图3所示状态)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两根竖立的支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四根侧板铰接构成的四边形的边框;其中,左右两侧板的末端分别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左右两侧板的首端分别枢接于前侧板的两端部;在前后两侧板之间还设置有可水平翻转的遮阳板组件;当所述遮阳板组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时,左右两侧板连同所述遮阳板组件向所述前侧板的旁侧收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棚式遮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左右两侧板向前侧板的旁侧偏转的偏转驱动机构;以及驱动所述遮阳板组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立状态的翻转驱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收合的室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亚林张勇丛玥
申请(专利权)人:小六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