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6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滤芯,它包括外壳,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外壳内上部同轴套设有第一过滤模块并形成第一出水通道和与第一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外壳内下部设有分水处理器和第二过滤模块,并形成与第二进水口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和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出水通道;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盖接在第一过滤模块的顶部,第二端盖位于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之间并盖接在分水处理器的顶部,第二端盖设有一过孔,该过孔连通第一出水通道和内管柱的管腔,第一出水口连通内管柱的管腔。它具有如下优点:一个芯体过滤多种水质,占用空间小。占用空间小。占用空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滤芯


[0001]本技术涉及水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用户对水质及产品占用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净水设备中,复合滤芯能做到多过滤材质复合及多水路的过滤功效,其过滤效果较佳,体积较小,进而被普遍采用。然而,在目前的复合滤芯中,虽然采用了多中过滤材质进行过滤,但最终过滤后只能得到一种水质的水,即一个复合滤芯出来一种水质的水。如果需要通过多种过滤材质过滤,得到多种不同过滤后水质,则需要安装多个复合滤芯,这样就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且安装工作增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滤芯,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复合滤芯,它包括:
[0006]外壳,外壳的顶部呈封闭状,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
[0007]外壳内上部同轴套设有第一过滤模块,第一过滤模块中心形成第一出水通道,第一过滤模块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进水通道,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进水通道连通;
[0008]外壳内下部设有一分水处理器和第二过滤模块,分水处理器具有一外管柱和外管柱内的一内管柱,第二过滤模块置于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且外管柱与第二过滤模块之间形成第二进水通道,第二过滤模块与内管柱之间形成第二出水通道,第二进水口与第二进水通道连通,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口连通;
[0009]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盖接在第一过滤模块的顶部,并封堵第一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的顶部出口,第二端盖位于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之间,第二端盖盖接在分水处理器的顶部并封堵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的顶部出口,第二端盖设有一过孔,该过孔连通第一出水通道和内管柱的管腔,第一出水口连通内管柱的管腔。
[0010]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处均设有一单向防回流阀。
[0011]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包括由外到内嵌套设置的多个过滤芯体。
[0012]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过滤模块包括由外到内嵌套设置的多个过滤芯体。
[0013]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过滤模块包括由外到内嵌套设置的PP棉过滤芯体和碳棒过滤芯体。
[0014]一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二过滤模块包括碳棒过滤芯体。
[0015]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外壳的顶部盖接有一外上盖,该外上盖盖接与外壳顶部并将外壳顶部封闭。
[0016]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中,第一端盖、第一过滤模块、第二端盖及壳体构成了第一种水质的过滤水路结构,第二端盖、第二过滤模块及分水处理器构成了第二种水质的过滤水路结构,一个复合滤芯集成了分别用于过滤形成不同水质流出的两种过滤水路结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复合滤芯的缺陷,因此,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功能更加多样、完善,在实现多种过滤水质流出的条件下,采用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紧凑、占用的空间更小。
[0018]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设计巧妙,新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及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一种复合滤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复合滤芯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3为一种复合滤芯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查阅图1至图3,一种复合滤芯,它包括:
[0024]外壳1,外壳1的顶部呈封闭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顶部盖接有一外上盖2,该外上盖2盖接与外壳1顶部并将外壳1顶部封闭;外壳1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101、第二进水口201、第一出水口102和第二出水口202;
[0025]外壳1内上部同轴套设有第一过滤模块7,第一过滤模块7中心形成第一出水通道103,第一过滤模块与外壳1之间形成第一进水通道104,第一进水口101与第一进水通道104连通;
[0026]外壳1内下部设有一分水处理器3和第二过滤模块8,分水处理器3具有一外管柱31和外管柱31内的一内管柱32,第二过滤模块8置于内管柱32与外管柱31之间,且外管柱31与第二过滤模块8之间形成第二进水通道203,第二过滤模块8与内管柱32之间形成第二出水通道204,第二进水口201与第二进水通道203连通,第二出水通道204与第二出水口202连通;
[0027]还包括第一端盖4和第二端盖5,第一端盖4盖接在第一过滤模块7的顶部,并封堵第一进水通道104、第一出水通道103的顶部出口,第二端盖5位于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8之间,第二端盖5盖接在分水处理器3的顶部并封堵第二进水通道203和第二出水通道204的顶部出口,第二端盖5设有一过孔51,该过孔51连通第一出水通道103和内管柱32的管腔,第一出水口102连通内管柱32的管腔。
[0028]所述第一进水口101、第二进水口201、第一出水口102和第二出水口202处均设有一单向防回流阀6。
[0029]所述第一过滤模块7可包括由外到内嵌套设置的多个过滤芯体。所述第二过滤模块8可包括由外到内嵌套设置的多个过滤芯体。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模块7包括由外到内嵌套设置的PP棉过滤芯体和第一
碳棒过滤芯体。所述第二过滤模块8包括第二碳棒过滤芯体。
[0031]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结构中,请查阅图3,:
[0032]第一端盖4、第一过滤模块7、第二端盖5及壳体1构成了第一种水质的过滤水路结构;待过滤的水从第一进水口101进入复合滤芯,经过第一进水通道104,再从第一进水通道104通过第一过滤模块7过滤,在第一出水通道103中形成具有第一种水质的净化水,净化水经第二端盖5的过孔51、分水处理器3的内管柱32的管腔流到第一出水口102,通过第一出水口102流出第一种水质的净化水。
[0033]第二端盖5、第二过滤模块8及分水处理器3构成了第二种水质的过滤水路结构;待过滤的水从第二进水201口进入复合滤芯,经过第二进水通道203,再从第二进水通道203通过第二过滤模块8过滤,在第二出水通道204中形成具有第二种水质的净化水,净化水流到第二出水口202,通过第二出水口202流出第二种水质的净化水。
[0034]这里,第一种水质过滤水路结构巧妙地借助分水处理器3将净化水引到第一出水口流出,通过第二端盖5将第一种水质过滤水路与第二种水质过滤水路间隔开,形成两个独立的过滤水路结构。
[0035]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实现了一个复合滤芯同时过滤出多种不同水质的净化水,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现有复合滤芯的缺陷,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功能更加多样、完善,在实现多种过滤水质流出的条件下,采用本案所述的复合滤芯占用的空间更小。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呈封闭状,外壳的底部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外壳内上部同轴套设有第一过滤模块,第一过滤模块中心形成第一出水通道,第一过滤模块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进水通道,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进水通道连通;外壳内下部设有一分水处理器和第二过滤模块,分水处理器具有一外管柱和外管柱内的一内管柱,第二过滤模块置于内管柱与外管柱之间,且外管柱与第二过滤模块之间形成第二进水通道,第二过滤模块与内管柱之间形成第二出水通道,第二进水口与第二进水通道连通,第二出水通道与第二出水口连通;还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盖接在第一过滤模块的顶部,并封堵第一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的顶部出口,第二端盖位于第一过滤模块和第二过滤模块之间,第二端盖盖接在分水处理器的顶部并封堵第二进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的顶部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锦池赵超强林泽勇李小年蔡陈邸凯辉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众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