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67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8
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及腿部血液循环不好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摆动槽,摆动槽内经转轴铰接有踏板,两个踏板的摆动方向相反,底座左端设有两个与摆动槽一一对应的按摩装置,两个按摩装置前后对称,按摩装置包括开口朝右的U型框,U型框内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同且可随踏板的摆动而上下移动的滑板,U型框每个内侧面上均开设有两个上下方向的通槽,滑板上设有多个按摩机构,每个按摩机构均伸出其对应侧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在患者进行足部自主运动时,还能对小腿进行按摩,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预防足部病变。预防足部病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糖尿病护理
,特别是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糖尿病足常表现为下肢及足部冰凉,有时小腿抽筋,严重者下肢疼痛甚至出现跛行;如果糖尿病人发现自己的足部发凉、麻木、发紫,这就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
[0003]糖尿病足患者在足部护理时,不仅要选择柔软合适的鞋袜,还要进行适当的小腿和足部运动,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对于不能下地行走的患者来说,足部与腿部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是护理人员辅助按摩,但是足部有溃烂的患者不能按摩,以免损伤足部皮肤加重病情,因此,需要一种糖尿病足患者专用的护理装置,既能使患者自主活动足部,又能促进腿部及足部的血液循环,进而改善病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及腿部血液循环不好的问题。
[000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座,底座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摆动槽,摆动槽内经转轴铰接有踏板,两个踏板的摆动方向相反,底座左端设有两个与摆动槽一一对应的按摩装置,两个按摩装置前后对称,按摩装置包括开口朝右的U型框,U型框内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同且可随踏板的摆动而上下移动的滑板,U型框每个内侧面上均开设有两个上下方向的通槽,滑板上设有多个按摩机构,每个按摩机构均伸出其对应侧的通槽。
[0006]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在患者进行足部自主运动时,还能对小腿进行按摩,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0]图4是本技术中底座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1]图5是本技术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2]图6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0013]图7是本技术图6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由图1至图7给出,包括底座1,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摆动槽,摆动
槽内经转轴2铰接有踏板3,两个踏板3的摆动方向相反,底座1左端设有两个与摆动槽一一对应的按摩装置,两个按摩装置前后对称,按摩装置包括开口朝右的U型框4,U型框4内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同且可随踏板3的摆动而上下移动的滑板5,U型框4每个内侧面上均开设有两个上下方向的通槽6,滑板5上设有多个按摩机构,每个按摩机构均伸出其对应侧的通槽6。
[0016]为了使两个踏板3的摆动方向相反,所述的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转轴2同轴的弧形槽7,两个弧形槽7底部经连接槽8连通,弧形槽7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9,弧形杆9上端与踏板3固定连接。
[0017]为了使滑板5可随踏板3的摆动而上下移动,所述的两个转轴2的相对端分别设有第一齿轮10,U型框4内转动连接有可与其对应的第一齿轮10啮合的第二齿轮11,U型框4内滑动连接有腰型环12,第二齿轮11上偏心设有导柱13,导柱13自由端插入腰型环12内,腰型环12上端经顶杆14与滑板5连接。
[0018]所述的按摩机构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滚轮15,滚轮15与滑板5转动连接。
[0019]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满足患者的舒适度,所述的U型框4的上端向左倾斜。
[0020]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前侧的弧形槽7底部经弹簧与弧形杆9自由端连接。
[0021]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前侧的踏板3摆出摆动槽的初始状态;患者坐在病床上,将双脚分别放置在对应的踏板3上,并使小腿位于对应的U型框4内,患者右脚向下踩踏踏板3,前侧的踏板3带动弧形杆9向下摆动经挤压弹簧,前侧的弧形槽7内的气体经过连接槽8进入后侧的弧形槽7内,进而推动后侧的弧形杆9在弧形槽7内向上摆动,即后侧的踏板3带动左脚做钩背运动;
[0022]同时踏板3经转轴2带动第一齿轮10与第二齿轮11啮合,前侧的第二齿轮11产生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11经导柱13推动腰型环12向下移动,腰型环12经顶杆14带动滑板5向下移动,滑板5带动多个滚轮15向下移动,滚轮15对患者的右侧小腿进行滚动按摩;同理,后侧的第二齿轮11产生顺时针转动,使得腰型环12经顶杆14带动滑板5向下移动,多个滚轮15对患者左侧的小腿进行滚动按摩;
[0023]当前侧的踏板3摆动至摆动槽的底部时,患者的左脚向下踩踏后侧踏板3,同理前侧的踏板3向上摆动,从而实现患者双脚交替摆动,患者足部自主活动有效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同时,滑板5带动多个滚轮15产生上下移动,滚轮15对患者的小腿进行多方位的滚动按摩,有效促进小腿的血液循环。
[0024]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患者双脚交替踩踏对应的踏板时,滑板带动多组滚轮对患者的小腿进行多方位且上下往复的滚动按摩,刺激腿部神经,加快腿部及足部的血液循环,有效预防足部病变,提高护理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摆动槽,摆动槽内经转轴(2)铰接有踏板(3),两个踏板(3)的摆动方向相反,底座(1)左端设有两个与摆动槽一一对应的按摩装置,两个按摩装置前后对称,按摩装置包括开口朝右的U型框(4),U型框(4)内开设有与其形状相同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与其形状相同且可随踏板(3)的摆动而上下移动的滑板(5),U型框(4)每个内侧面上均开设有两个上下方向的通槽(6),滑板(5)上设有多个按摩机构,每个按摩机构均伸出其对应侧的通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糖尿病脚部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与转轴(2)同轴的弧形槽(7),两个弧形槽(7)底部经连接槽(8)连通,弧形槽(7)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杆(9),弧形杆(9)上端与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