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641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发声器件包括金属壳体和发声单体,金属壳体内形成收容空间,发声单体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发声单体通过电路板与外部器件导通;金属壳体包括上壳和盖设于上壳底部的下壳,上壳内具有固定部,固定部与上壳一体成型设置,发声单体固定于固定部面向下壳的一侧,下壳、固定部及发声单体共同围成后声腔;固定部自上壳朝下壳凸出,以在固定部背离下壳的一侧形成前声腔,且上壳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前声腔与外界的侧出声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声器件通过一体成型于上壳的固定部实现发声单体的固定,固定部无需单独制作,减少了物料成本,且固定部与上壳之间无需进行装配,省略了装配步骤,降低了制作成本及难度。难度。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声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发声器件,比如扬声器箱的全金属结构设计中,需要在扬声器箱内单独制作一个固定件来固定扬声器箱内的内核结构,单独制作固定件则增加了物料成本,并且,单独制作的固定件需要与扬声器箱通过涂胶或焊接工序来进行密封装配,制作成本高,且装配过程难以保障可靠性,有可能存在漏气以及跌落开裂等不良现象。上述问题对金属扬声器箱的推广应用,特别是手机上必须使用侧方位出声的扬声器箱的情况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器件及电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扬声器箱需要单独制作固定件来固定其内核结构而导致物料成本及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包括金属壳体和发声单体,所述金属壳体内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发声单体通过电路板与外部器件导通;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和盖设于所述上壳底部的下壳,所述上壳内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包括金属壳体和发声单体,所述金属壳体内形成收容空间,所述发声单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发声单体通过电路板与外部器件导通;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上壳和盖设于所述上壳底部的下壳,所述上壳内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上壳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发声单体固定于所述固定部面向所述下壳的一侧,所述下壳、所述固定部及所述发声单体共同围成后声腔;所述固定部自所述上壳朝所述下壳凸出,以在所述固定部背离所述下壳的一侧形成前声腔,且所述上壳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侧出声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单体具有磁轭和安装在所述磁轭上的振动单元;所述固定部呈环状,所述固定部的外缘与所述上壳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内缘形成对应所述振动单元设置的过音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框和倾斜板,所述固定框形成有所述过音孔,所述倾斜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框连接,所述倾斜板的另一侧与所述上壳上所述侧出声口的边沿连接,且所述倾斜板沿靠近所述侧出声口的方向朝所述下壳倾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包括顶框和多个所述侧壳壁,多个所述侧壳壁依次首尾连接围设于所述顶框外周,其中一个所述侧壳壁开设有所述侧出声口,所述固定部自所述顶框朝所述下壳凸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还包括金属前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飞陈国强王景伟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