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856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所述装置支撑架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装置顶板,所述装置顶板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眼角技术领域。该微创开眼角用装置,当通过人工将安装块插入安装座的内部,挤压滑动板收缩产生弹力,使得滑动板上升,通过滑动板上升,使得支撑弹簧所受到的弹力减小,从而在支撑弹簧的弹力带动下,带动固定块对插入安装座内腔的安装块进行卡接,即可对撑片进行安装固定,操作简单快速,操作难度较小,便于人工对撑片进行安装,以便后续清理,解决了大多数撑杆采用固定连接,在手术结束后,无法对撑杆进行拆卸,导致医务人员对撑杆消毒时较为困难的问题。务人员对撑杆消毒时较为困难的问题。务人员对撑杆消毒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开眼角
,具体为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开眼角是指内外眦成形术,它是通过手术方式,分别对内、外侧眼角进行矫正放大,以去除内眦赘皮、延长眼裂水平长度,来达到放大眼睛的效果,内外眦成形术最早用于矫正小眼症,先天性小眼症由于既有睑裂狭小、严重的内眦赘皮,又常合并内眦间距增宽和上睑下垂,因此常需多次手术,而目前随着美容医学的发展和爱美者要求越来越高,内外眦成形术也用于较多追求大眼睛的正常人群。
[0003]现有的微创开眼角在工作时,通常医务人员需要将患者的眼皮进行撑开,以便后续切割,但大多数撑杆采用固定连接,在手术结束后,无法对撑杆进行拆卸,导致医务人员对撑杆消毒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解决了大多数撑杆采用固定连接,在手术结束后,无法对撑杆进行拆卸,导致医务人员对撑杆消毒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所述装置支撑架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装置顶板,所述装置顶板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内腔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撑杆,所述撑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撑片,所述撑杆的顶端竖向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座的内腔可滑动地横向设置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座的内壁面之间可伸缩地竖向设置有收缩弹簧,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绳,所述安装座内腔的底部可滑动地竖向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安装座的内腔且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后侧竖向设置有挡板,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壁与所述挡板的前侧壁之间可伸缩地横向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的内部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相适配的安装槽。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底部的一侧竖向设置有定位杆,所述撑杆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杆相适配的定位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内腔的一侧开设有可供所述滑动板活动的第一滑槽,所述安装座内壁的底部开设有可供所述固定块活动的第二滑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内腔设置有与所述牵引绳相接触的滚轮,所述活动腔的
内腔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二移动座活动的第一移动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置顶板的内腔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移动座活动的第二移动槽,所述装置支撑架的内侧壁均设置有灯光罩,所述装置支撑架内部的后侧开设有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内腔可转动地竖向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传动腔内腔的底部可转动的横向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装置支撑架的外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腔的顶端延伸至所述装置顶板的内腔,所述传动腔的顶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螺纹杆表面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齿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微创开眼角用装置,通过设置滑动板,当通过人工将安装块插入安装座的内部,挤压滑动板收缩产生弹力,使得滑动板上升,通过滑动板上升,使得支撑弹簧所受到的弹力减小,从而在支撑弹簧的弹力带动下,带动固定块对插入安装座内腔的安装块进行卡接,即可对撑片进行安装固定,操作简单快速,操作难度较小,便于人工对撑片进行安装,提高人工对撑片的安装效率,减小人工的劳动量,并通过定位杆进行定位,使得撑片的安装效果较好,解决了大多数撑杆采用固定连接,在手术结束后,无法对撑杆进行拆卸,导致医务人员对撑杆消毒时较为困难的问题。
[0013](2)、该微创开眼角用装置,通过转动第一转动杆,使得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进行啮合,随后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第二转动杆顶部的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进行啮合,带动第一螺纹杆进行转动,启动电机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两个电动伸缩杆相互远离,配合第一螺纹杆转动时通过螺纹带动第一移动座进行移动,从而改变两个撑片之间的间距,便于人工根据不同使用人员调节撑片,提高装置的可调节性,并通过第一螺纹杆的转动即可调节第一螺纹杆的位置,使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更加的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一移动座和活动腔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安装座和安装块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1

装置支撑架、2

装置顶板、3

电机、4

电动伸缩杆、5

滑动板、6

灯光罩、7

第一螺纹杆、8

第一转动杆、9

第一齿轮、10

第二转动杆、11

传动腔、12

第二齿轮、13

第三齿轮、14

第一移动座、15

活动腔、16

第二移动座、17

第二螺纹杆、18

撑杆、19

撑片、20

安装座、21

定位杆、22

支撑弹簧、23

挡板、24

牵引绳、25

收缩弹簧、26

固定块、27

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1,装置支撑架1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装置顶板2,装置顶板2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杆7,第一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4,当第一螺纹杆7转动时,第一螺纹杆7可通过螺纹带动第一移动座14进行移动。
[0020]第一移动座14的内腔开设有活动腔15,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开眼角用装置,包括装置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撑架(1)的顶部横向设置有装置顶板(2),所述装置顶板(2)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第一螺纹杆(7),所述第一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移动座(14),所述第一移动座(14)的内腔开设有活动腔(15),所述活动腔(15)的内腔可转动地横向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7),所述第二螺纹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座(16),所述第一移动座(14)的一侧设置有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螺纹杆(17)固定连接的电机(3),所述第二移动座(16)的底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电动伸缩杆(4)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的底端可拆卸地设置有撑杆(18),所述撑杆(1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撑片(19),所述撑杆(18)的顶端竖向设置有安装块(27),所述安装座(20)的内腔可滑动地横向设置有滑动板(5),所述滑动板(5)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座(20)的内壁面之间可伸缩地竖向设置有收缩弹簧(25),所述滑动板(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绳(24),所述安装座(20)内腔的底部可滑动地竖向设置有固定块(26),所述安装座(20)的内腔且位于所述固定块(26)的后侧竖向设置有挡板(23),所述固定块(26)的后侧壁与所述挡板(23)的前侧壁之间可伸缩地横向设置有支撑弹簧(22),所述牵引绳(24)远离所述滑动板(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26)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27)的内部插设有固定杆,所述安装座(20)的正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安装块(27)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块(26)相适配的安装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云李仕宁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星辰医疗美容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