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延文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3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所述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包括手柄、连接杆、撬盖头和助力结构,用于撬起凹型内盖的撬盖头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手柄上,用于助力撬盖头撬起凹型内盖的助力结构安装在连接杆上,且助力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撑筒和弹性夹板,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且支撑杆的另一端插设在支撑筒中并与支撑筒滑动连接,支撑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弹性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具有能降低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和防止凹形盖受腐蚀而边缘损坏没办法揪出的优点。盖受腐蚀而边缘损坏没办法揪出的优点。盖受腐蚀而边缘损坏没办法揪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化学实验室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物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实验室数量随之增加,不可缺少的就是各种酸、碱、醇、醚类试剂的普遍使用。由于安全考虑,国内各种酸、碱、醇、醚类液体试剂均采用双层瓶盖设计,内置凹型摁盖,外置螺旋拧盖。随之而来的就是困扰实验人员几十年的一个小问题,液体试剂瓶内置凹型摁盖的打开方式,由于各种试剂储存方式及受其本身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如挥发,气压不均等情况,经常出现实验人员力气小揪不开内置瓶盖,之后采取指甲抠等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试剂污染和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如;指甲抠时不慎手套破裂或者由于内部气压过大试剂喷溅而出,更有甚者用力过猛导致试剂瓶不稳倒地破碎等情况时有发生。液体试剂瓶内置摁盖的打开问题已经困扰实验室人员很久。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降低实验室的安全问题,防止凹形盖受腐蚀而边缘损坏没办法揪出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
[0005]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包括:手柄、连接杆、撬盖头和助力结构,用于撬起凹型内盖的所述撬盖头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手柄上;用于助力撬盖头撬起凹型内盖的所述助力结构安装在连接杆上,所述助力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撑筒和弹性夹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上,且支撑杆的另一端插设在支撑筒中并与支撑筒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弹性夹板;所述助力结构还包括螺纹杆、摇杆、螺纹套和转动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安装在支撑筒的外侧壁上并与支撑筒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杆,且螺纹杆上串接有螺纹连接的螺纹套,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安装在螺纹套上并与螺纹套转动连接,且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杆上并与支撑杆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插设在防护盖中并与防护盖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撬盖头位于防护盖内。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凸起,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内凸起配合设置的环形凸起。
[0008]优选的,所述撬盖头的弧形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锯齿片,锯齿片设计,增加受力点,防止凹型盖单点压强太大导致破损。
[0009]优选的,所述撬盖头为聚乙烯材质,能避免化学试剂的腐蚀,增加使用寿命。
[00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从凹型内盖内部着力拉出瓶盖,防止任何可直接接触瓶口的可能,大幅减少污染试剂的概率。即使部分凹型内盖因为试剂腐蚀,边缘已经损坏依然不妨碍开瓶器的使用;
[0012]2、本技术能用于实验室各种不同型号试剂瓶的内置凹型盖,防止资源浪费;
[0013]3、本技术中锯齿片的设计,增加受力点,防止凹型内盖单点压强太大导致破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手柄;2、连接杆;3、撬盖头;4、助力结构;41、支撑杆; 42、支撑筒;43、弹性夹板;44、螺纹杆;45、摇杆;46、螺纹套;47、转动杆;5、防护盖;6、内凸起;7、环形凸起;8、锯齿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手柄1、连接杆2、撬盖头3和助力结构4。
[002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用于撬起凹型内盖的撬盖头3 通过连接杆2固定安装在手柄1上,连接杆2的一端插设在防护盖5中并与防护盖5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撬盖头3位于防护盖5内,防护盖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凸起6,连接杆2上设置有与内凸起6配合设置的环形凸起7。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使用时,取下避免撬盖头3被污染的防护盖5,将撬盖头3水平插向凹型内盖内部侧壁底部,以试剂瓶口为支点向下按压手柄1,直至凹型内盖被撬盖头3撬开,省时省力,避免污染试剂。
[0022]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试剂瓶的瓶口损坏或者凹型内盖与瓶口接触过紧时,则不适宜使用本实施例。
[002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用于助力撬盖头3 撬起凹型内盖的助力结构4安装在连接杆2上,且助力结构4包括支撑杆41、支撑筒42和弹性夹板43,支撑杆4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上,且支撑杆41的另一端插设在支撑筒42中并与支撑筒42滑动连接,支撑筒42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弹性夹板43,助力结构4还包括螺纹杆44、摇杆45、螺纹套46和转动杆47,螺纹杆44的一端安装在支撑筒42的外侧壁上并与支撑筒42转动连接,且螺纹杆4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杆45,且螺纹杆44上串接有螺纹连接的螺纹套46,转动杆47的一端安装在螺纹套46上并与螺纹套46转动连接,且转动杆47的另一端安装在支撑杆41上并与支撑杆41转动连接。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时,取下避免撬盖头3被污染的防护盖5,将撬盖头3水平插
向凹型内盖内部侧壁底部,于此同时将弹性夹板43夹在试剂瓶的瓶身上,用手摇动摇杆45,使得螺纹套46向瓶身方向移动,促使转动杆47 带着支撑杆41向上移动,推动连接杆2将撬盖头3抬起,使得凹型内盖被缓慢撬开,避免用力过大而造成试剂飞溅的情况发生。
[0025]参考图1和图2所示,撬盖头3的弧形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一体成型的锯齿片8,锯齿片8的设计,增加受力点,防止凹型盖单点压强太大导致破损。
[0026]参考图1所示,撬盖头3为聚乙烯材质,聚乙烯化学稳定性较好,室温下可耐稀硝酸、稀硫酸和任何浓度的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醋酸、氨水、胺类、过氧化氢、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溶液,能避免化学试剂的腐蚀,增加使用寿命。
[0027]本技术提供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8]使用时,取下避免撬盖头3被污染的防护盖5,将撬盖头3水平插向凹型内盖内部侧壁底部,以试剂瓶口为支点向下按压手柄1,直至凹型内盖被撬盖头3撬开,省时省力,避免污染试剂,在试剂瓶的瓶口损坏或者凹型内盖与瓶口接触过紧时,在使用时,取下避免撬盖头3被污染的防护盖5,将撬盖头3 水平插向凹型内盖内部侧壁底部,于此同时将弹性夹板43夹在试剂瓶的瓶身上,用手摇动摇杆45,使得螺纹套46向瓶身方向移动,促使转动杆47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化学实验室专用开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撬盖头(3),用于撬起凹型内盖的所述撬盖头(3)通过连接杆(2)固定安装在手柄(1)上;助力结构(4),用于助力撬盖头(3)撬起凹型内盖的所述助力结构(4)安装在连接杆(2)上,所述助力结构(4)包括支撑杆(41)、支撑筒(42)和弹性夹板(43),所述支撑杆(4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上,且支撑杆(41)的另一端插设在支撑筒(42)中并与支撑筒(42)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42)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转动连接的弹性夹板(43);所述助力结构(4)还包括螺纹杆(44)、摇杆(45)、螺纹套(46)和转动杆(47),所述螺纹杆(44)的一端安装在支撑筒(42)的外侧壁上并与支撑筒(42)转动连接,且螺纹杆(4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摇杆(45),且螺纹杆(44)上串接有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延文
申请(专利权)人:秦延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